“大地敞着胸襟,欢迎我们下锄头铁耙造成锦绣,人人生活在这锦绣堆中,全仗农民底(的)气力。”在凤凰山下,一百年前的衙前农民,曾在这片土地发出呐喊,燃起了中国农民运动“第一把火”。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衙前镇凤凰村的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探寻这一段令人引以为傲的红色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运动会发生在衙前?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如何燎原的?许多人或许会发出这样的疑惑。在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我们找寻着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中国许多个“第一”,为什么出现在大杭州这个村?100年前这里的农民就很拼!

周越 摄

古时的衙前,濒临钱塘江海湾,一代代衙前人修砌海塘,让小江绝潮,与生俱来就有与恶劣环境抗争的“弄潮儿”精神。不间断的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多达50多种,更使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随着时代新思潮的传播,进步人士意识到了农民的地位与权益,纷纷投入到激发和引导民众争取民主权益的运动中。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下,衙前,最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所农民学校——衙前农村小学校,播下寻求变革的火种。为了反抗地主压迫和各种苛捐杂税,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第一场农民运动,成立了农民协会,亮出了实现“土地公有”等政治主张,揭开了中国现代农民革命斗争的序幕。

静静躺在玻璃展柜中的《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衙前农民协会章程》是纪念馆里的宝贝,百年前他们也是农民们的宝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户们兴奋地说:“这两样东西可是个宝贝,年底地主来收租,拿出来一看,减租是农会规定的,地主就无话可说了。”但地主们哪肯减租,他们租了上百艘收租船打算去农户家里收租,农协会领导知道后,就召集了上千名农民在码头阻止收租船靠岸……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运用现代化声光电技术,将绍剧《火种》投射入长长的布展雕塑中,艺术性地再现了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这一静一动,把看客带入了那段苦难深重而惊心动魄的烽火岁月,在场者皆沉默许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运老物件中,不得不提一样东西,那就是“公斗”。斗是当时的计量工具,形似木桶。

农运老物件中,不得不提一样东西,那就是“公斗”。斗是当时的计量工具,形似木桶。大斗和公斗放在一起,看似差别不大,却给当时的农民减轻了极大的负担。衙前农民协会根据章程规定,作出了“三折还租”(按原定租额的三折缴纳)和看年成好坏交租的决议,并改大斗(每斗17市斤)为公斗(15市斤)量租,取消田主下乡另加的“东脚费”,反对交预租。这些规定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响应,萧绍各地掀起了减租抗租斗争的高潮,地主豪绅一时间失去了昔日的威风。可以说,就是这个“公斗”,让广大群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与一百年前的《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呼应,如今在衙前凤凰村委大楼一侧印着这样的标语。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村,到闻名遐迩的经济强村,凤凰山脚下的这个中国农运第一村,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不断实现华丽蜕变。

从衙前农民运动启航,百年历史锤炼出的红色精神催人奋进。“衙前农民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它揭开了中国现代农民革命斗争的序幕,充分展示了衙前人敢为人先的精神。”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负责人王国龙说。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萧山人留存了一段引以为傲的红色记忆。

中国许多个“第一”,为什么出现在大杭州这个村?100年前这里的农民就很拼!

丁嘉兵 制作

烽火衙前,激荡钱塘,红色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萧山人,不断抒写着“敢为人先”的故事。

来源:萧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