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天出了一个搞笑的新闻,一本描写特工生活的小说因为太过真实,警方控制了小说的作者才发现,他真的是潜伏在中国的特工。

这个真实案件的确让人啼笑皆非,不过也说明了一件事,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特工也是十分常见的,他们就潜伏在我们身边,用普通人的身份做着掩饰,更不用说战乱年代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间谍是夏商时期的女艾,这个美貌和智商都在线的女子让间谍站上了政治舞台,从那之后间谍、特工就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志存高远之士,没有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随便变节。

吴石就是一名立场坚定的特工,潜伏在台湾期间一直不断获取资讯并设法传回大陆,工作之深入让毛主席都为之吃惊,在一次收到情报之后竟然破例询问了信息来源,可见这份情报的震撼性。

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这位传奇将军,分享他的光荣一生。

探索革命

1894年,吴石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他自幼就刻苦学习,17岁时进入武昌学校学习,在校期间无论大大小小的考试,他总是名列前茅,这让他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

对于探索革命救国道路,他也十分有热情,辛亥革命爆发之后第一时间参加了福建北伐学生军,后来被保送到日本著名的保定军校,和白崇禧、张治中等日后的抗日将军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同学。

在日本学校期间,他也保持了学霸本色,每次考试都把全校第一收入囊中,因此获得了“军校状元”的美誉,也获得了蒋介石的青睐。

吴石不仅文武兼备,而且语言天赋也非常高,精通英语和日语,是当时国民党内难得一见的军事奇才,因此先后担任了第三军和福建军事所的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政治事业上的平步青云并没有让他止步于此,1929年,时年35岁的吴石决定再次赴日本求学,因为他对于国内军阀混战的情况十分失望,也敏锐地觉察到日本对中原大地的野心。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职,前往日本炮兵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进行深造,虽然他的许多同学和朋友们都已经步上了事业的正轨,他这番从头再来的决定无疑是十分冒险的,但是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他义无反顾。

在日本求学的六年期间,吴石过着十分艰苦朴素的生活,他生活费的大头支出在于购买军事著作和日本相关的政治、地理、人文等资料,以尽可能多地了解日本,也因为如此,他被戏称为“日本通”。

抗战时期蒋介石关于日本的作战计划总是要参考吴石的建议,日本军队的兵力组合和作战策略往往能被吴石预测到,吴石也因此成为了蒋介石的心腹。

而吴石回国后担任了国民党陆军大学教官,撰写了不少军事著作,其中《兵学辞典缀编》 一书,被称为最优良的军学参考书。

国民党内许多高级将领都是他的学生,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可以说是十分崇高的。

立场转变

如果说吴石和国民党的渊源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羁绊,那共产党对他而言就有些雪中送炭的意味了。

当时吴石被同学白崇禧推荐成为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他以为自己终于能够在战场一展拳脚了,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实权。

此时他遇到了阔别20年之久的老友吴仲禧,虽然多年未见,但是两人却不觉得陌生,一起在第四战区工作。

吴仲禧虽然明面上的身份还是第四战区长官部军务处处长和韶关警备司令,但他早在1937年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一名潜伏在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一直利用职务之便为共产党传递信息。

怀才不遇的吴石正值对蒋介石政府的失望之极,又对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十分敬佩,一来二往就被吴仲禧说动了,虽然还没有脱离国民党的想法,但是对于共产党的想法也产生了很大的转变。

真正让他转变立场的,是国民党的自私自利和唯利是图。

1944年,日军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41万士兵把湘桂地区重重包围,吴石作为当地驻扎军地,曾经一度给蒋介石发电报要求增援,可是蒋介石却选择了消极应战。

最终造成豫湘桂会战的国军大溃败,也是正面战场上国民党的第二次大溃败,60万人丧生于此,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驻扎军队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因此就得不到最好的物资和后援。

吴石逃亡过程中亲眼看到大批难民因为饥饿或者寒冷倒在路上,自己的儿子也不幸身亡,他在那个寒冬看清了国民党统治的腐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后毅然决定辞去第四战区参谋长的职务,仰天长叹:“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抗战胜利之后,他又在上海目睹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景。

而这一切和他加入国民党的初衷——爱国救民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在看透国民党政府的本质之后,他的思想开始转向共产党,在吴仲禧的帮助之下,于1948年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开始了秘密的特工之路。

解放战争时期

加入共产党之后,吴石便开始利用自己的职务和身份为共产党获取消息。

1948年,吴仲禧得到组织上的命令要到徐州总司令部收集情报,却苦于与当地的高层军官并不相熟,只能找到吴石求助。

正好徐州总司令部的参谋长李树正曾经是吴石的学生,吴石就亲笔写了一封信要李树正多多关照吴仲禧。

李树正果然对吴仲禧十分客气,甚至拿出了军用地图,为吴仲禧详细讲述了国共双方部队的有关信息,吴仲禧趁机把一切都记录下来,这份情报对于淮海战役的胜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后吴仲禧回忆道:“这次任务的完成,如果没有吴石的有力帮助,没有李树正按照吴石的嘱托作了种种关照,是不可能这样顺利的。”

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胜利之后,国民党准备撤离南京,白崇禧主张把500箱重要军事资料直接运到台湾,而吴石却建议放在福州,因为这样“进则返京容易,退则转台便捷”,他的意见被采纳了。

在福州期间,他传递出了多个重要情报,帮助共产党顺利解放福建,还动员了海军的起义。

本来吴石是打算时机成熟之后直接在福州起义,将这500箱重要机密交给中国解放军,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国共谈判的破裂加快了国民党转移的速度。

蒋介石催促吴石尽快把机密转移到台湾,吴石就一边用其他军事资料充当绝密档案,运到台湾,一边把剩下的绝密档案藏在福建省研究院书库。

这些资料后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肃清潜伏的特务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台期间

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前,吴石的身份并没有暴露,而当蒋介石撤离大陆之后,当时吴石面临的选择有两个,是作为共产党留在大陆任职,过着太阳下的安稳生活,还是继续潜伏在国民党内,过着走钢丝的日子?

吴石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他说:“我的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算不了什么。我到台后继续提供情报,争取帮助祖国早日统一。”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一双儿女一起前往台湾,继续过着危险的潜伏生活,自此他在共产党内就是“密使一号”。

而在国民党,他则是国防部参谋次长,被授予中将军衔,据说他死后被抄家,国民党反动派只在他家搜出了一条四两的黄金。

这强烈的对比让这些特工都觉得迷惑不解,觉得吴石放着好好的将军不做,放着高官厚禄不要,非要过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日子,经济还这么困难,实在是不值得。

他们不懂的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发自内心地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是多么强大,既然国民党实现不了这个愿望,那么吴石自然会选择有能力的党派。

在金门战役之后,蒋介石封锁了整个台湾,情报的输送和地下组织的活动都极其困难,吴石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的惊喜

为了让情报能够流回大陆,朱枫被选为特别联络员前往台湾。在此之前,她曾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用不同的公开身份从事情报工作,有着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再加上台湾有她的亲戚在军统工作,这份工作非她莫属。

在朱枫到达台湾一周之后,吴石就在她的帮助之下顺利向毛主席递交了有关台湾军事、地理的珍贵情报,其中包括《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等绝密资料。

详细描述了舟山群岛、大小金门、台湾各个战略要点的地理位置和火力分布,解了毛主席的燃眉之急,有了这些绝密资料,解放军就可以趁其不备,尽早收复台湾了。

看到这份详细之至的情报,毛主席十分吃惊,第一次破坏了情报工作的规矩,竟然开始追问情报的出处和情报人员的身份,因为他知道,这种程度的情报绝对不是一两天能够拿到的,必须是潜伏了很久而且这个人在国民党内的身份绝对不会低,才有可能有权限接触到这些机密。而接头人员也只知道这是一名女特派员从“密使一号”那里取回的材料。

大喜之下,毛主席当即作诗一首赞美道:“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不幸的是,因为蔡孝乾背叛革命,吴石终究还是被暴露了,这件事震惊了国民党高层,蒋介石更是亲手签发了枪决吴石的文书。

吴石,这位终极潜伏者,就像一把狠狠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为共产党的胜利呕心沥血,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值得我们铭记!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