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涨潮落/文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自古以来,钱江潮的壮美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颂。但壮美的背后隐含着危险,2019年的10月,一位名叫洛洛的女孩,不幸成为钱江潮的牺牲者。

这起悲剧后来演变成“现实版樊胜美”的故事:滚滚潮水卷走了一个优秀、上进的女青年,卷走了她本有无限可能的未来,还把她的原生家庭问题抛到了阳光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洛的父母在调解节目上向公司索要高额赔款

01原生家庭“割席”不易

几天前,渡过公号转载了一篇文章: 《“现实版樊胜美”:真的有父母会PUA自己的孩子》,引起广泛关注。

其中一段写道:

洛洛始终在奢望证明父母对自己还有“亲情”的存在,她得病要做手术,母亲在微信里轻飘飘的说了一句“你确定不需要我来看你吗?”都能被她截图发个朋友圈,证明母亲还爱自己。正是这种想证明父母还爱自己的奢望,让她始终割舍不下那段她自己宣称已经看透了的关系,为此反复纠结、痛苦不堪……你身边一定会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你、不爱你,如果这个人碰巧是你的亲人、甚至父母,那你也只能接受。

确如作者所说,不要被冷血家长透出的一丝“温情”所迷惑;努力摆脱他们好过逆来顺受。但是,在现实中,承认父母真的一点也不爱自己,很可能比作者想象的更加艰难。

原因在于: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仅次于生存需求的,是稳定、受到保护的安全需要,再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作为人类,父母之爱是襁褓中孩子的最底层生存需求,而对于经济状况不稳定,从小没有得到过爱,严重缺少安全感的洛洛,从未存在的父母之爱至少处于第二层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该承认,精神食粮也是人类生存之必需。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并非相互替代关系,不是一个得到满足,另一个就可以忽视。如果心灵需求满足程度是0,那么物质满足无论到什么程度,整体都会归零。即使这安全感存在于幻想中,仅仅是0.1,甚至0.001,都比是0要强。

洛洛生前留下的只言片语中,除了对家人的抱怨,还有相当一部分,记录了周围人对她的不理解。

在《欢乐颂》中,樊胜美之所以在外人面前戴上“仗义”的面具,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获得安全感,可却一次一次碰壁。幸运的是,她有四个好闺蜜,能体贴她,给予她友爱,让她知道了如何独立、自强。

《欢乐颂》剧照,樊胜美和闺蜜们

然而洛洛却没有这些。工作才几年,尚未完全稳定,10000元的月收入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远远称不上宽裕——他们介于能够立足与不能立足之间,很难有真正的知心朋友。面对原生家庭吸血,这样的年轻人是最为脆弱的。在一个毫无理解接纳和安全感的环境下,仍然要让她放弃幻想,是缘木求鱼。

更进一步说,即使子女在心理上与不爱自己的父母割席,问题就解决了吗?

没这么简单。

02“娶妻不娶扶弟魔”

在继《欢乐颂》后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中,同样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的女主角苏明玉,在刚刚成年时,就与家庭中断了往来,但十多年后仍然宿命般地被卷入苏家的那些烦心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挺好》剧照

《安家》中的房似锦,也从小被重男轻女的家人忽视,刚出生就差点被溺死在井里。后来她事业有成,母亲不仅张口就要100万元,甚至嚣张到跑到公司门口,和女儿吵架,导致房似锦一度被公司停职。这表明,即使狠心与父母断绝关系,仍然难以逃避。

《安家》剧照

上个世纪,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许多女孩被冠名以“招娣”,仿佛她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能够保佑自己的父母生下男孩。前段时间,一个虚构的“父母没钱养二胎,就让刚成年的姐姐养”的案例,激起了无数人愤慨;最近,又出现了“00后女孩抚养三弟妹欲轻生”的新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有弟弟且不断向原生家庭输血的女性,被称作“扶弟魔”,还衍生出了“娶妻不娶扶弟魔”这样的“格言”。即使考虑到“谐音梗”的存在,这依然是一个恶毒的称谓:“魔”难道不是她们的原生家庭吗?在这套话语体系下,陷入这种境地的女性,会更加孤立无援。 摧残她们精神的,一半是自己的原生家庭,一半是冷漠无情的社会。

这造成了一个极为可怕的后果:对父母无论若即若离还是断然决裂, 原生家庭在吸血这个事实本身,就可以摧毁你的社会关系、你的事业……你辛苦打拼 所挣到 的一切——通俗来说,就是“社会性死亡”。

曾有网络爆料,一个大学生回老家时,某中年亲戚忽然跪在自己面前,原来是请求自己去医院做配型,能否能给因嗜酒得了肝病的儿子捐肝。虽然是真实性存疑的“三无”传闻,但如果未来真的出现了这样的事,一点也不值得惊异。

这远远不是最过分的。

这是一桩多年前的惨案,读者想了解可以自行查阅资料,关键词下面都有。如果害怕留下心理阴影,可以跳过。

03不仅仅是女儿,也不是逃能逃掉

网络上有人说,房似锦之所以被恶母缠上,是因为她没有对家人彻底保密联系方式。那么,离开原先居住的城市,改变联系方式甚至名字,就可以彻底摆脱梦魇吗?且不说放弃苦心经营的事业、人脉要付出什么代价,在通讯方式更加便捷的今天也越来困难。

2019年底,“北大博士后王永强失联20年,老人弥留之际想见儿子”的新闻曝出,一度引发对“不孝子”的愤慨。

然而,当事实进一步浮现,真实的情况却是这个样子:

后来,在一些“热心网友”的协助下,王永强父母成功“人肉”到王永强信息,找到了他。王永强以“清官难断家务事”回绝,王家人竟说:“失望至极!”随着网友质疑的加深,王家人的口气终于软了下来,承认“另有隐情”。

按照“六度分隔”理论,只要运气不差,辗转六次左右,理论上可以联系到地球上每一个人。逃是逃不掉的,越往后越逃不掉。

这个事件也说明,遭遇这种境地的不仅仅是女性。

孟子曰:“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唯重义耳。”父母一旦放弃了对子女的亲情,就会化为毒蛇猛兽吞噬子女血肉。

进入社会时间不长、辛苦揾食的子女,面对这样的父母,是 完全 不对等的博弈。

04期待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必要时需要法律介入

最近,格力创始人董明珠,因在早年创业之初拒绝哥哥的请托,被董家逐出家谱的事,受到关注。

董明珠很了不起,这勇气是她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每个人都是董明珠,不能要求每个普通人都有这样超人的勇气。

每当面对身边遭遇这种境地的朋友,我常常有一种无力感:除了在网络上声援他/她,身为普通人什么也做不了。

谁也不愿意被这样的家庭卷入,这是人之常情。唯一真正能够给他们以帮助的,是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希望媒体和舆论更多同情他们的遭遇,不能在真相未明之际就指责他们不孝顺;也不能以“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等受害者有罪论,批判他们不独立、不敢割席,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就算不能给予实质帮助,至少给他们以心灵的抚慰。

在无尽的悲伤与愤怒中,本文谈及的这个事件稍稍让人感到快慰的是,网络上基本没有人用“扶弟魔”指责她。但愿这是个好的开始。

希望社会调解机构,以及调解家庭矛盾的节目组,能够有点棱角,明辨是非,不为了维护父(母)子(女)一家亲的表象,做滥好人,站在受害者那边,维护受害者的权益。

希望公检法等机构,针对以亲情的名义索要财物的行径,应视具体情节,依敲诈勒索、家庭暴力、寻衅滋事等,课以行政、刑事处罚。若有其他恶劣情节、后果则应判以更严重的罪名;对于勒索得到的财务予以强制返还,拒不返还同样追究法律责任;并对于受害的子女,实施人身保护令等救济。不能因为“家庭矛盾”就轻轻放下。如果子女在反抗,维护自己的权益,和父母冲突,导致人身伤害,应根据正当防卫等有关规定,酌情减免处罚。

希望有相应资质的个人、社会机构,给予受害的子女法律援助:协助他们报案或提出民事诉讼、刑事自诉;他们因此陷于诉讼时,为他们提供法律代理服务,等等。

愿洛洛能够安息,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安宁,有一个爱她的家;更愿世上正义的力量联合起来,破除“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这样的迷信,让刚刚进入社会的子女,能够站出来反抗,维护自己的权益与独立人格。

(图片源于网络)

“现实版樊胜美”: 真的 有父母会PUA自己的孩子!

其他参考资料:

“现实版樊胜美”冲上热搜,关于女孩洛洛的12件小事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