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大家对于重庆大足石刻不会陌生,毕竟这是中国石窟和石刻文化最后的辉煌,同时也见证着宋代雕刻的最高水准。其实在距离大足不远的四川安岳县石羊镇同样藏着不少诠释着宋代石刻文化的景点,比如马且停今天要分享的华严洞就是其中一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为圆觉洞,同为安岳境内特色的石刻

为什么会推荐大家来看这座石刻呢?因为地处箱盖山的华严洞虽然名气不如大足石刻广为人知,然而在这规模不大的石刻群中却藏着159尊宋代的摩崖造像,并且这些摩崖造像几乎诠释了中国宋代雕刻的精华和代表,打卡完华严洞之后你也大概会领略到宋代石刻艺术的魅力。

那么到底华严洞的宋代石刻艺术如何呢?一起跟着马且停的文字来欣赏一下华严洞吧!

从高高的台阶直上就是管理处,在这里花10块钱买了一张门票后就进入到了华严洞的核心景点--华严洞窟龛。穿过木质的架构之后,高6.2米,宽10.1米, 深11.3米的窟龛呈现在你的眼前。或许是因为内部光线昏暗的缘故,整个华严洞看起来多了几分神秘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待你的眼睛适应光线之后,那一尊尊造像突然就映入眼帘,顶部可以看到六字之“唵”,因为修旧如旧的缘故不少游客都会误以为这是宋代原刻,但其实这个大字是曾经洞顶倒塌之后重修后的字体。

接着往龛的下方欣赏,窟中正壁立有三尊主像-华严三圣,中间为毗卢佛,头戴化佛宝冠,宝冠的顶部中间还可以看到置于莲花宝座上的柳本尊趺坐像。左右两侧为同样带宝冠的文殊、普贤菩萨,宝冠的中间部分同样雕刻有一尊小化佛,姿态同样和柳本尊一样置于莲花座上。

这三尊造像最精华的部分就是顶部化佛冠,除了刚下说的宝冠内容丰富之外,整个宝冠采用了北宋非常典型的镂空雕刻技艺,这几尊的技艺几乎是北宋时期最为精华的工艺水平,通过这些可以反映了当地安岳境内的民间工匠技艺极其精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往华严洞的两壁欣赏,两侧分别塑有5尊菩萨,共有十尊菩萨,加上正中毗卢佛旁边的文殊、普贤共同形成了十二圆觉菩萨。

除了其中一尊菩萨外,每尊菩萨均半结枷跌坐于金刚座上,头上均戴着镂空的化佛宝冠,身后还可以看到宝珠形状的背光,座下的莲花和其他地方相比多了几分写实风格,带着浓郁的北宋雕刻手法。

其实整个华严洞中让我惊喜的并不是这12尊圆觉菩萨,毕竟这样的圆觉菩萨在安岳和大足石刻中并不少见,反倒是菩萨头顶的崖壁上那一排排的浅浮雕图案令我眼前一亮。

因为光线比较暗所以需要细细的去发现,当你仔细的去看这些图案之后,你会发现这些图案中既有亭台楼阁、花、树、云彩,还有佛和菩萨等人物造型。尤其是那些亭台楼阁带着非常浓郁的宋代建筑特色,为研究中国古建筑带来了很好的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严洞的旁边还有一座木结构建筑保护着的“大般若洞”,这个石窟的特色之处就在于它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造像窟,可以说这样的窟龛成为了安岳和大足石刻中很典型的风格,在中国其他地方可是非常罕见。

洞口横额的“ 大般若洞”四个字为南宋嘉熙四年安岳进士赵印存叔书,佛龛正中为高2.3 米的结枷跌坐的释迎佛代表着佛教,在其旁边分别雕刻了两尊体积小很多的孔子、老君,分别代表着儒家和道教。

当然除了三教合一特色外,大般若洞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呈坐姿的观音,姿态微微侧着,身体上带着璎珞,双眼炯炯有神却又面容文静,如此写实的手法让这尊菩萨看起来完全像是一位当时社会中的优雅女性。

大般若洞的其余的崖壁上雕刻着三层造像,分别刻有十大弟子、二十四诸天以及十八罗汉,虽然看起来有些模糊,但是依然可以通过现存的规模展现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总的来说,在名气上安岳石羊镇的华严洞并不算出名,然而凭借着北宋最高水准的雕刻以及儒道佛三教合一的特色,比起大足石刻更让我惊喜,因此成为马且停最喜欢的宝藏石窟之一。(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