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国际角度而言,边境问题错综复杂,邻国之间频繁因为这些问题发生摩擦和冲突。以我国南方边境来说,便有越南这个不怎么安分的邻居。在历史上,越南与古中国的恩怨纠葛真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在中原王朝强势时,越南屡次被并入中国版图,但在王朝衰败后,越南又屡次独立出去。

从文化层面来看,自古以来越南便倾慕强大的中华文化。但若真让越南依附于中国,二者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矛盾就浮出水面了。朱元璋是个颇有先见之明的皇帝,他明白越南人颇有性格,且征服越南无法让当时的中原王朝获得太多利益。所以,朱元璋便在十五个禁止征讨的国家名单中添上了越南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朱元璋看不上越南呢?

“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简而言之,就是越南这个地方离中央太过遥远,加上交通不方便,所以王道和教化没有办法传播到当地。加上越南土地贫瘠,没有办法给朝廷缴纳足够多的赋税,朝廷还得倒贴一笔钱去发展当地经济,着实有些得不偿失。

更何况,越南人民风彪悍,这里的老百姓很难使唤,根本无法服兵役或劳役。朱元璋千算万算,也算不出越南有多少价值,所以就让后世子孙别去做吃力不讨好的麻烦事,忽略越南这一亩三分地。

靖难之役期间,越南的陈氏王族在政治斗争中落败,不得不将王位“禅让”给黎氏一族。黎氏国王上台之后,开始大肆屠杀陈氏宗室,并开始对大明进行骚扰。刚刚从侄子那夺取了皇位的朱棣,经常会接到来自西南边境的战报。

但考虑到朱元璋曾留下的遗言,朱棣仍决定遵从父亲的想法:只要越南别太过分,作为天朝上国的大明就不会搭理他们。没想到,没过多久越南人就做出了很过分的事。1405年,越南陈氏王族的幸存者逃到了南京,向朱棣哭诉黎氏的所作所为。

当时朱棣刚刚经历过篡位,所以他对这种情况相当敏感。本来就是通过谋权篡位获取权力的朱棣,心里相当忌惮谋朝篡位这回事。所以,朱棣对黎氏父子的行为大加斥责,说他们是天地鬼神所不容的畜生,还骂那些没有为陈氏王族提供庇护的安南百姓都是些奸臣欺蔽的家伙,整个国家没有一个好人。

朱棣当即派使者对安南进行谴责,安南人被吓坏了,连忙奏疏永乐帝,说要将陈氏遗孤接回来当国王,希望天朝上国能法外开恩。于是乎,朱棣心满意足地派五千人护送陈氏遗孤回到安南继承王位。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安南人的阴谋,黎氏国王已在半岛上埋伏了十万雄兵,将陈氏遗孤和五千名大明卫兵全都干掉了。

这件事传回京城以后,朱棣被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盛怒之下的朱棣,忘记了父亲留下的嘱托,发动大明举国之兵要荡平安南,向黎氏国王兴师问罪。朱棣打了一辈子仗,他手底下全都是经历过靖难之战洗礼的精兵强将。1406年,朱棣挥师八十万,轻而易举地拿下安南都城,赶走了黎氏王族。

当地老百姓一看,这明军果然锐不可当。反正黎氏国王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陈氏王族也已被屠杀殆尽,此时也没办法找出个合格的统治者管理当地,索性便归附了明朝。安南百姓集体请议,希望天朝能在安南设置郡县,从此使安南纳入大明版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个皇帝不喜欢开疆扩土呢?

面对“主动”的安南人,朱棣欣然接受。发动了八十万大军,总得换点儿回报对吧?于是乎,朱棣在此设立了交趾布政司,划分了十五个行政区划,使安南成为大明王朝的一部分。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安南的名字里虽然有个“安”字,但做出来的事却并不安分守己。在礼仪方面,安南将中国视作老师,但在政治立场上却不愿成为天朝下属的行政区划。自1407年明军扫荡安南,一直到1426年的这十多年里,安南地区不断涌现叛党逆贼。为了平定安南,每次朱棣都大费心思地调兵讨伐。

朱棣驾崩之后,继承大统的明宣宗做了一件大事——命令交趾布政司驻军全部撤出安南,并废除当地的行政区划。这样做,无疑是让安南重新独立。

那么,为什么明宣宗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根据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朱棣每年发兵平定安南地区的叛乱,都要花去近三百万两的银子。

安南人每年能缴纳多少赋税呢?

仅有区区的七万两。

也就是说,每年明朝都会因为稳定安南损失大量白银,二十年下来几千万两银子打了水漂。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对于大明国库来说将是无法承担的重负。况且,此时北方残元的势力尚未平定,每年明朝都要双线作战,难免有些疲于应对。

站在越南人的角度来看,这些原住民对大明王朝着实没什么好感。

《大越史记全书》是一本越南人自己编写的历史书,在这本书里我们就能看到越南人对中国有强烈的抵触心理。在这部文献中,出现了“北寇凶残,南民困屈”的文字,这段文字便是用于形容越南归附于明朝的那段历史的。很明显,在越南人的眼中,十五世纪的明朝铁骑,就像是二十世纪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白种人一样,无一不是侵略者。

不得不说,在歪曲历史这方面,安南人着实有一套。朱棣征讨安南,完全是在“先礼后兵”的前提下的。越南发生动乱之后,朱棣帮助王族平乱,安南人首先对明朝发动袭击,这亦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越南人的史书中,大明铁骑何其不光彩?简直成了杀人越货的掠夺者,令人唏嘘。好在此时的大明王朝经历了两位穷兵黩武的皇帝,守成的重任落在明宣宗的身上。

虽然明宣宗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但在休养生息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在杨士奇等大臣的劝谏之下,不愿意打仗的明宣宗顺水推舟,撤出了让安南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八万明军战士,并废除了当地的行政区划。在明宣宗下达命令之后,明军离开越南土地,当地人重新独立。不过独立归独立,在名义上越南仍要承认国际上的藩属地位,向天朝纳贡。

对于明朝本身而言,废除安南行政区划虽然意味着失去了土地,但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承认了越南藩属国的地位,从此以后便无需每年承担巨额的维稳开支,还能得到一笔蚂蚱腿一般的微薄收益,何乐而不为。在此之后,越南与中国的关系恢复到往昔朝贡——贸易的秩序体系中,越南人依旧以天朝为师,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与中原王朝保持较为和谐的关系。

一百多年后的嘉靖时期,历史再度重演。

当时的大明王朝,再次获得了将安南重新收归版图的机会。不过,鉴于前车之鉴,王朝汲取了朱棣时期的教训,选择冷静处理越南地区的内乱。当时,安南王朝爆发政变,安南人来到北京请求大明伸张正义,帮助安南人民平定叛乱。面对藩属国的请求,嘉靖皇帝自然不会置之不理。于是,大明王朝的主力军浩浩荡荡地开向镇南关,随时准备深入安南境内作战。

1539年,叛乱的发起者莫氏王族碍于大明王朝权威,不得不派遣使者来到镇南关请降。莫氏王族将安南的土地、户籍名册进献给嘉靖皇帝,表示安南愿意并入大明版图。朝廷并没有像当年一样草率地处理此事,而是谨慎地将安南从属国降格为属地,任命安南王为安南都统使司。明朝规定,安南国每隔三年向中央纳贡一次,虽然在名义上安南已是大明属地,但实际上仍由安南国王直接管辖。

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政治智慧。至少当时的安南,已无需明廷每年支付巨额维稳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明王朝的鼎盛时期虽不至于万国来朝,但也有不少藩属国。明朝并未对这些国家进行直接统治,而是选择让这些国家定期上贡。对于这些需要纳贡的国家来说,只是从名义上承认自己是天朝上国的附庸,从实际角度来看着实很划算。

以日本来举例,在成为明朝的藩属国后,每年日本通过与大明进行贸易就能赚取十万钱的利润。仅对外贸易方面的收入,就已经与日本此前的财政收入持平。或许正是因为利益的驱使,附属于大明的日本才会逐渐膨胀,纵容倭寇肆虐东南沿海。

当然,对于安南这种国家来说,嘉靖朝所施行的政策仍是解决两国问题的最优解。

参考资料:

【《明史》、《大越史记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