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人要脸

宝宝们,看这里~

近期偶尔会推荐一些其他的公众号给你们

以提供给宝宝们更多的选择。

如果喜欢就关注,不喜欢也没有关系

其他公众号推荐的文案、标题、内容由对方提供

不代表大人的价值取向哦~

希望我的宝宝都美成小仙女

嘿,你好奇心是不是掉了?

来,捞一把自救。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我的好朋友

【好奇心实验室】
(ID:feizhengchang123)

下面就推荐一篇他的文章

在从童年过渡到少年,逐渐成长为青年的过程中,我们或许都有过不想长大的时刻。人们会留恋童年时候的玩具、游乐场,留恋那种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哪怕做错了事情,也会有别人站出来替自己撑腰的感觉。

有的人会慢慢走出来,在离开家乡,到远方上大学的第一夜躲在被窝中哭泣,然后渐渐地融入新环境。

有的人却永远都走不出来了。

1月25日的一则新闻报道,江苏淮安的陈女士已经34岁了,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但她依然觉得自己没有长大。

她的房间里贴满了美少女战士、蜡笔小新,穿衣风格也很幼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中,她也十分依赖父母,让父母帮忙做饭洗衣服。在淮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里,她的家人了解到,陈女士拥有一种心理障碍,俗称“成人幼稚病”,属于“彼得·潘综合征”的一种。

“彼得·潘综合征”的名字十分美丽梦幻,它来源于1904年的儿童文学作品《彼得·潘》,后来这个故事被多次改编,搬上荧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女孩温蒂偶然间遇到了小飞侠彼得·潘,这个小男孩生活在永无岛,那里还有很多迷失的小男孩。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而彼得·潘永远不会。

彼得·潘教给温蒂和弟弟们飞行的能力,他们一起到永无岛玩过家家,也玩惊险的冒险游戏,还打败了胡克船长。彼得·潘和温蒂之间还产生了感情。

故事的结尾令人感伤。回到家后,温蒂和弟弟们逐渐不会飞了,也看不到精灵了。多年以后,温蒂结婚生子,一天夜里,她童年时候的玩伴,那个不会长大的小男孩又来找她了。

彼得·潘想再次教给温蒂飞行的能力,带她走。结果打开灯,发现温蒂已经是个成年女人了。

咳,总之就是这样一个剧情吧。

现实世界和童话不同。哪怕一个孩子再不想长大,想永远留在永无岛,他的身体也会长高变壮,他的生理会逐渐成熟。

如果他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这点,那他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巨婴”,一个巨大的婴儿。

“彼得·潘们”作为朋友很好相处,他们喜欢玩乐,害怕被人拒绝。但是他们的本质性格十分自恋,像孩子一样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对他的好,他会当做理所当然。

他们还十分情绪化,就像一个孩子一样认为自己拥有种种特权,可以不顾后果地发火。

彼得·潘综合征一般受家庭影响很大,像陈女士的家庭,可能是过分溺爱、过分保护孩子,乃至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这可能让她认为,离开家与父母庇佑后,此生再无如此幸福。

“彼得·潘们”的形成,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第一是家庭教育缺乏纪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认为严格的社会规训并不适合自己,他们没有规范自己的情绪、行为,至若起居作息的能力与习惯,不想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起居作息方面,很多成年人也没法管好自己,但彼得·潘们更倾向于在情绪上自我放纵、自我宣泄,还会把发火的责任推到别人头上。

第二,比起开头新闻中陈女士的“公主病”,绝大多数的彼得潘综合征患者都是男性。原因是无法达到社会对男性的刻板要求。这恐怕就是另一种类型的彼得·潘综合征了。

社会要求一个成年男性必须把自己的情绪伪装起来,要坚强勇敢,不能脆弱,不能懦弱。

如果一个男孩没有很好地适应这个角色,他也会看起来正常地长大,获得男性认同,娶妻生子,在外表现得大男子主义。但是在家里面,他就会非常情绪化,渴求一段非常包容的亲密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他还会喜欢逃避问题,认为问题从根本上就不存在。在犯错的时候,他会跟妻子反应过度。在面对挫折时,非常容易放弃。

他还可能会对母亲表现出极端的孝顺。但是因为性格上的缺陷,这样的人多半庸碌无为。

而他们大多会认为,自己的工作与实际能力并不匹配,由于社会黑暗或者生来没钱,自己才怀才不遇。

1966年,埃里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难群体的概念。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进一步描述了这个群体。我们能从他们的形容中,发现身边许多人的影子。

他们可能上升不到心理障碍的层次,但哪怕接受心理治疗,也绝大多数很难改变。因为为时已晚。

其实,那些第一次离家,躲在被窝中哭泣的人,在跟室友述说思念爸妈的情感后,反而更能走向成年人的道路。因为他们拥有宣泄的途径,他们知道问题存在,而不是在想之前就加以回避,让“我长大了吗”这个问题只在潜意识回荡。

陈女士也许也曾知道自己早已长大,但这个想法太讨厌,她可能根本连想都不愿意去想。

长大成人,没有那么可怕,拥有成熟的身体,独立的经济能力,以及一个属于自己的住所,或许远比孩童时代时,受父母师长所制要快乐。

至于童年遗失的美好。须知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童话,都是大人写的。也许一个真正成熟坦然的成年人,才能够坐在漆黑的电影院里,为一部动画片哭泣吧。

资料参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405230/answer/14956554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ter_Pan_syndrome

要关注请扫

好奇心实验室

(ID:feizhengchang123

这里不仅有很多精彩、刺激的大案要案,很多不为人知的行业秘密,还有很多趣味生动的科普,带你解析你不曾了解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好奇心实验室回复奇葩获取上面文章)

嘿,你好奇心是不是掉了?

来,捞一把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