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继续我们的文创种草大业!

誓要将博物馆文创都看个遍的我,最近去看了看新疆博物馆(虽然我还没去过这个博物馆,文末有个电子展厅的链接,大家可以先神往一下),真的就很不一样。

之前我们已经盘点过很多博物馆文创了(见文章头尾的话题标签),其实很多博物馆能出的题材是可以重复的。比如文物版“愤怒的小鸟”的“鸮卣”很多博物馆都有相似款,又比如观复博物馆与猫咪的结合,现在很多博物馆也都有了,甚至是故宫很喜欢用的清宫题材也并非它可以独占的……但是新疆博物馆就真的有许多又有特色又有独占性的文物,这就让新疆博物馆的文创变得有看头了

这里面最著名的自然就是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名单之首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

这块文物我们之前不惜笔墨花了好几篇来写它在技术层面的难得(见《聊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成功复制背后的历史与科技》《探寻汉锦织造之谜:一条曲折的学术弯路》《丝绸向西,纹样向东——从经锦到纬锦 | 读书笔记》),但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光凭这个铭文就已经足够激动人心了。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巧合,当时参与考察发掘的队伍由中日组成,中方队长的名字又叫作“齐东方”。尽管古代的“中国”和“五星”与今天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但国人自古对于谶纬之类的语句多少抱有一定的联想,所以这块文物撇开其本身的技术意义,也足以令人振奋。

除了铭文,这块锦的设计也十分出彩。汉锦中的云间众兽本身就是极具装饰性的图案,而这块制成护臂的织锦以蓝色为主色调,配以绿、红、黄、白组成五色,色彩明快浓丽却不媚俗,直接作为文创的纹样来使用就可以输出非常好的产品设计了。所以,新疆博物馆的文创,又名“五星”锦的一百种可能性

胶带、丝巾这种属于基本操作,比较价廉物美的大概就是杯垫和鼠标垫了。虽然是印花的,但一圈须须的设计看起来很有挂毯的味道,古朴可爱。如果能有价格比较贵的织造版本就更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五星”锦杯垫

△ “五星”锦鼠标垫

老款还有一个常见的软胶版本,也挺好看的,但的确不如现在这个须须版的有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五星”锦软胶杯垫

稍加变化了的有金属书签,取了有铭文的一排纹样,其余做成了镂空。由于汉锦的云纹是抽象化的,所以看起来又像是浪花,金色的边框和护臂本身的缘边也似有呼应。这个设计真的是比大多数博物馆的金属书签都好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五星”锦金属书签

金属标签还有一组新疆十二木卡姆乐器版本的,不仅很好看也很有特色,真的才叫民族风啊!而且,小链子上做的也是成套的设计,感觉DIY一下拿来做配饰也完全可以。

△ “十二木卡姆金属”书签

“木卡姆”2008年就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同年我国入选的还有昆曲、古琴、蒙古长调民歌,不过很多人对它应该很陌生(包括我)。他历史还是很久远的,流传范围也不仅限于我国新疆地区,有一点世界音乐的意思(不知道这个词是不是准确)。用这个乐器来做书签,真的是既有地方民族特色,而且也真的挺好看的。

△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五星”锦还有两个器皿设计。一套是茶具,价格比较贵,个人觉得融合得也一般,每个小杯垫上有个不同的禽兽纹样这点比较用心,其他看起来就比较普通。另一套是马克杯,纹样改成了金色,马克杯的基础颜色却没有选“五星”锦的主色宝蓝,加上图片拍得一般,几乎都看不到金色的纹样了,盲猜实物会比图片略好一点。

除了这种人尽皆知的爆款一定要拿来做文创,毕竟销量还是比较依赖这些众所周知的文物的,其他就是看各个博物馆的偏好和调性了,也可以透露出不同文创商店对于授权博物馆的理解。这点上新疆博物馆文创做得我个人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没有一味跟着市场走,而是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比如,每个博物馆都会做得卡通娃娃形象,新疆博物馆选的是柏孜克里克石窟20窟里的回鹘高昌王和王后供养像

△ 柏孜克里克石窟20窟壁画

△ 新疆博物馆卡通设计

这个石窟虽然名字拗口难记,也没有那么网红,但是由高昌王室开凿,保存着丰富而独特的高昌回鹘壁画。高昌本身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几乎就处于欧亚文化交流汇集的中心之一,宗教特色和艺术设计都显示出它奇特瑰丽的地方性。

除了曾经遭遇一些众所周知的劫掠,柏孜克里克石窟的整体保存是非常不错的,壁画色彩明艳,许多细节都保存地很清晰,人物服饰上与敦煌石窟、唐代墓室壁画相比可以明显看出关联和区别。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反而更能激发一般人对于新疆地方历史文化的的探索欲和欢喜感。

虽然也是做成了Q版,这个Q版思路看起来也比较大众,但由于本身的文物选题比较特别,最终的效果也就不错看。

△ 卡通形象的衍生设计

另外一个我没想到但是觉得选的非常好的题材是“草原石人”

这些伫立在草原上的早期石人,同样很少进入我们的视野,印象里电影《寻龙诀》开头在营造故事气氛的时候出现过部分石人,实际上这些石人的修建历史可能延续了长达几千年,如今看来形象各异的巨大石人的确看起来颇有神秘莫测的意味。这些石人原来是被用于守墓,男女都有,是草原文化圈的产物,甚至横贯了中亚文化,不同时期还能看出装束上的差异。

△ 电影《寻龙诀》截屏

由于这些石人的形象大多也比较抽象,文创化的过程很巧妙地卡通化了,石人的神秘感有所削弱,但可爱程度增加了。除了用这些经过设计的图案做杯垫、鼠标垫以外,还利用外形做成了指甲剪和开瓶器,没有一味用现有的文创思路去套产品,可见还是经过了一番思考的

△ 草原石人

△ 卡通化的草原石人形象及其衍生产品

从柏孜克里克石窟何草原石人可以看出,新疆博物馆文创在推出地方历史文化上的企图心。

这点真的要夸奖一下,尤其是现在博物馆文创几乎已经陷入了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圈地战。彩妆火的时候都做彩妆,包装和选色上背背书就当进过博物馆了,现在盲盒火了什么形象都要做盲盒,很多形象不仅和文物关系不大,甚至是充满了对古代的刻板印象。如果博物馆的授权仅仅只是作为溢价引流的标签,文创不仅没有创意还没有文化,那就不能称作文创,随便买个玩具它不香吗?

此外,文物不仅仅可以作为文创的选题,还可以作为设计的启发,这点也是目前文创上看不到的。希望可以多一些类似新疆博物馆里这些挖掘地方性的文创产品、挖得特更深一点,这样文创市场才能更加丰富多彩!(钱包也会更瘦一点)

※ 如无另外标注,文章为 春梅狐狸 原创,如有疏漏欢烦请指正,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须经授权并支付稿费;

※ 所使用的图片、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 ]

[ 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作者 ]

如果喜欢 ❤ 记得关注

笔者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请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