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80、90后是富有个性的一代人,也正是因为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让不少女性成为工作带娃两手抓的“职场妈妈”。

无论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还是为了自己能够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职场妈妈在工作中很拼。

于是,这些拼搏的妈妈们为了能够安心工作,便请来老人帮助照顾孩子,也有些直接将孩子送到姥姥或奶奶家帮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说,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既方便又省事,但这对于孩子以及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隔代育儿”既方便又省事?

麦麦是典型的职场妈妈,虽然初为人母有说不出的喜悦,甚至她曾有想放弃工作、全心育儿的冲动,但当她面对生活的压力时,还是选择尽早返回职场。

于是,麦麦将孩子送到了婆婆家。婆婆性格很好,对孩子的照顾也是细心周到,这让麦麦很放心。

一晃,孩子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于是麦麦便将孩子接了回来。可孩子入园没多久问题就显现了出来,比如孩子胆小、自理能力差等等。

于是每次接孩子放学,老师都会耐心地跟麦麦说着孩子的表现,并建议她多关注孩子,多陪伴孩子。

可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有了自己的主见,跟她明显不如跟奶奶亲。每当麦麦教导孩子的时候,孩子都会说:“奶奶才不会这样呢!”或者说:“奶奶以前是怎样怎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来,麦麦也逐渐推翻了“隔代育儿”既方便又省事的想法。

在老人帮忙带娃的问题上,李玫瑾教授有独到的见解

生活中像麦麦一样将孩子交由老人来照顾的父母并不少,但再开明的老人,也难免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带娃,对一些这种“经验式带娃”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对此,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曾说过:宝宝在1岁半之前尽量由父母自己带,而不要甩手给老人,这对孩子成长没有益处。

为什么非要强调“一岁半”这个节点

李玫瑾教授所说的“一岁半”并不是随口而出,这是有依据的,具体在以下三个方面。

★1岁半前是孩子依赖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是孩子心理上的依赖期,宝宝除了吃饱穿暖,更在乎安全感。此时谁带孩子,孩子就跟谁亲近,日后自然也更好管教。

★在性格构架时期,母亲这一角色尤为重要

这一阶段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而母亲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孩子是离不开母亲的。

★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李玫瑾教授也曾经说过: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不管,到了青春期,就不要怪孩子听不进去你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的确,孩子的习惯要从小养成,教育更要趁早,而“隔代亲”很难实现真正的管与教,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自己带娃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玫瑾教授的话固然有道理,可一些宝妈听后却不买账

理论归理论,现实归现实。不少宝妈觉得,李教授的话句句在理,可现实压力不小,很多妈妈还是要选择上班工作的,无法做到工作与看娃的平衡,只能由老人帮忙带娃。

的确,选择全职带娃的宝妈毕竟是少数。

不过家长们可以选择一种相对折中的办法,比如老人在家长工作时带娃,而家长休息的时候,尽量多陪伴孩子,也可让老人适当休息,在适当的时候彼此交流育儿经,选出对孩子的“最优解”。

家长与老人共同进步,才能实现育儿上的和谐

在育儿的道路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做甩手掌柜。

同时,老人也是育儿的“主力”,要与年轻的子女共同商讨育儿对策,听取年轻人想法和意见,不要固守“经验主义”。

带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是最幸福的负担,只要两代人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育儿的和谐。

每日一问:你会选择全职带娃,还是交给老人帮忙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