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并非都是处处显示公平公正的,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公平公正可言,但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要想改变不公平与不公正的现象,就要做出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秦以后的封建社会体制有问题,国家上下一体,铁桶相似,控制言论,愚弄人民,所谓的公平公正也只是皇帝或者高官嘴里的一句话,老百姓没有发言权。于是,人民渴望出现青天大老爷,而不是渴望出现公平公正的法律或言论,因为他们左右不了权力,古语云:“民不和官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是愚民,而是总有那么几个耿直之人,要上书言事,要为民请命,要伸张正义,要出头维护公平的环境,只要他们出头,就一定会迎来巨大的牺牲。改良派大多没有好结果,不是改良行不通,就是改良结果不好,以至于惹来杀身之祸。而那些为了建立公平公正环境的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做出的牺牲让人敬畏,更让人珍惜。毕竟,铁桶也似的制度要想改动分毫,需要撞得哪些改革派们头破血流,粉身碎骨才能做出一点变动,掌权者才能做出一点让步,或者一点都不让步,反而出现了极权统治,让更多的想改变者闭嘴。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有“铁屋子”的比喻,说的是当时的旧中国就像是一间铁屋子,人们都在死睡着,要是有人发一声喊,就有冲破并摧毁铁屋子的可能,但当时鲁迅是绝望的,钱玄同劝他之后,才让他鼓起了勇气。摧毁“铁屋子”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量,并且要做好头破血流和牺牲的准备。当时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进步的文艺书籍遭到查禁,进步人士遭到逮捕或杀害,到哪里去寻找公平公正的环境以及话语权呢?

看看那些做出牺牲的先行者们,人们就会知道公平公正的环境多么不容易获得。人或许都是自私的,很多革命者当上皇帝之后,立刻就变了嘴脸,忘掉了以前的种种许诺,也忘掉了一起打拼的哥们儿,照样实行封建统治,却一点也没有变化。那么,革命付出的牺牲是不是白白浪费了?

如果革命者知道革命的最后结局,还会抛头颅洒热血吗?还会前仆后继做出牺牲吗?或许不会吧。鲁迅有诗:“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王朝更替,只不过是“城头变幻大王旗”而已。

公平公正向来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社会变了,公平公正的环境也就变了。但很多朝代就是连公平公正的概念都没有,只是有君主和金口玉言,却没有什么法律依据,即便有法律条文,老百姓也不知道,更打不起官司,只能忍受权贵的欺负。揭竿而起,大多失败,即便成功了也不过是改朝换代,公平公正的环境根本没有变化多少。或许只是奴隶主把手中的锁链放松了一点而已,并没有解放了奴隶,更没有让他们拥有和奴隶主平起平坐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稳定下来之后,阶层固化,人们要想改变已经难上加难。民不与权贵斗,在任何时代都是至理名言。可能,现在的人们都变得精明有趣了,不去做那个敢为天下先的人,也不去触碰任何固化的制度与红线,只求自己安安稳稳地过小日子,至于什么公平公正的追求,早就抛诸脑后了。只有当他们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才会知道公平公正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东西,值得很多人为此付出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