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欢迎来到HiFi佬烧谈。这是一个跟HiFi器材不怎么沾边的栏目,主要目的是跟大家聊聊笔者的发烧人生历程中的一些经验。相比于理性发烧经常会聊一些数据、体验层面的内容,本栏目的内容更加偏向于“哲学发烧”,也就是感性层面的内容。当然,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喜好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本栏目的结论并不绝对,而是大部分包含了笔者理解的个人色彩在里面。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什么是录音质量&音乐理解

录音质量、音乐理解这两个词虽然看上去似乎很好理解,但是真要往深了说,它们的概念也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吧,发烧友们所谓“录音质量”多是在同设备回放时,音乐的音色更准确、声音素质更高、声场更宽、声像的位置更加清晰、声像的分离度更高、声场内的细节更多、音乐的动态更自然等。

相比于录音质量,“音乐理解”这个词对于不同的玩家就有着不同的解释了。不过归根结底来说,音乐理解一般是指玩家在听到音乐时,精神与音乐旋律/节奏/歌词共鸣产生的特殊感情。比如欣赏古典乐时,玩家会通过创作者的故事和演奏者的风格去理解;欣赏ACG音乐时,玩家会通过音乐所在的节目剧情去理解;欣赏流行乐时,玩家会根据歌词含义去理解。虽然“音乐理解”极具主观色彩,但发烧友们对此一般是求同存异的。如遇在“音乐理解”上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么他们必然很聊得来。

二、录音质量和音乐理解,该孰轻孰重?

对于一些情况下来说,录音质量、音乐理解是无法同时达成的。比如对于古典乐爱好者来说,一些比较早期的知名艺术家演奏的录音版本;对于ACG、流行、摇滚等音乐爱好者来说,一些低预算成本录制、合成的音乐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桌面上的很多动漫音乐的录音质量都不高

对于HiFi玩家来说,当然谁都希望自己喜欢音乐的录音质量都能非常好,但相信不止一个人跟笔者一样遇到了不少非常喜欢的音乐,但其录音质量无法达到我想要的水平。在这个时候,即使录音质量不高,笔者的选择是该听还是要听的,因为玩HiFi的前提是喜欢听音乐。如果HiFi器材让我感受到了录音质量的优劣后,导致我放弃曾经喜欢的音乐,转而去听一些所谓“发烧碟”的曲子,那么玩HiFi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本末倒置了。因此从实际的行动上来说,笔者认为音乐理解的重要性是大于录音质量的。即使录音质量不高,只要能达到让我深深喜欢的程度,那么我就不会因为录音质量问题去排斥它。

三、HiFi烧友听“发烧碟”的意义

在笔者刚入坑HiFi的时候其实是主听ACG的(包括现在也是经常听),那时候不少“老烧”都说我听的音乐不行,让我去听一些录音质量高的音乐。一开始我在他们的“传教”下听了不少渡口、加州旅馆等很多非常俗且录音质量比较好的曲子。刚开始接触这些曲子的时候我确实很快理解了录音质量差距原来这么大。

笔者近期入门的一些古典乐作品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那些所谓“发烧碟”、“发烧音乐集”的曲子我已经很多年不听了。如果你问我HiFi初烧是不是应该去听这些东西,我认为它们是需要听一听的。不过听它们只是存在一个对比的意义,它能让你知道什么是好的录音、什么是渣录音,而这不应该影响你实际喜欢的音乐。

写在最后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当喜欢的音乐面临录音质量较低、也就是要在录音质量和音乐理解之间二选一的话,我一定是会选择后者的。不过随着阅历的增加,很多曾经我不理解的音乐如今也开始逐渐有了新的认知,其中也不乏一些“发烧碟”中常见曲目。只能说不同阶段的人,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不过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听能够理解的音乐,总会比听只有录音质量高的音乐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