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实际上早就解决了,只不过新读者遇到后不能理解。

比如广州新群里的学弟葵花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岗位匹配这四个字,并不代表你可以提高面试通知概率、面试通过率、入职概率。我做过大量的调研,这些概率是客观大环境决定的,个人努力几乎无法改变,我甚至用自己“超过岗位要求”的亲身实践给你举例过。只不过,教条和传统思维跟你说“匹配”是决定性要素。

其实,这跟“能力决定工资”是一个道理,能力强要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好歹你有个施展能力的地方,还要给你施展拳脚的时间,而不是坐在家里说自己能力强,然后别人就纷纷给你送钱来。

往届生看下《如何从简历中挖掘自己可投递的岗位,提高找工作的效率?》,应届生看下《根据专业,如何找工作?(英语、中文、国贸、计算机、市场营销......》,都是告诉你如何根据现有条件写出自己的A类和B类工作。

A类代表的是从你的简历出发更可以投递的岗位,B类则是虽然不怎么匹配但任何大公司中也会录取你的工作。前者从“过往经历”出发,后者从“好公司”出发。

这A和B两类工作,在收到面试电话的概率、面试的成功率、入职概率上,其实差不多,只是为了让你心理上更能接受,我才故意做出一点悬殊化的描述如下,为了让经过传统思维影响了二三十年的新读者,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认真看上图我的描述,这个知识点老群友基本都能接受,大多数也验证过了。

简历匹配如果算作必要条件,对方在众多候选者中看上你则是充分条件,最终你能否顺利通过背景调查和入职手续这又增加了流程限制,甚至中间岗位会不会取消、有没有关系户出现、双方会不会受到更大的诱惑、客观环境有没有重大事件(比如新冠,比如所在地政府政策,比如大客户订单取消等)这些意外发生,还包括期间多出来的人为因素,比如大老板要突然加试你,等等,都有可能决定你能否入职。

这样一说大家就能理解了,在“岗位匹配”到“能否入职”之间,有一个天然的鸿沟,其中时间差也是好几个月。不能理解的看下这里,《即将入职新公司,发现他们另一个我更喜欢的岗位也在招人,我能不能投递?》。

其实就是个概率问题,跟谈了2年的对象结婚,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大街上今天你碰到一个异性你觉得跟对方特别匹配你就想着今天跟TA去民政处登记结婚,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后者是个毫无根据的单方面遐想。这里面,连50多岁社会阅历丰富的人,都有可能误判,你看下《女生在人民广场相亲的感言》中我的表哥。

长得漂亮跟成为明星,中间隔着的可能都不止一条鸿沟,甚至漂亮追求者众多都不是因果关系,何况是极大偶然性的求职。

用小概率事件来倒逼自己,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本身这个职业人生中的每一步,我们就会被别人用小概率事件来倒逼,你看下这句你如何回答《“你在目前公司待了好多年,为何没有升职?”》。

不再增加过多知识点,祝各位心态放平,好工作自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