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的经济发展格外亮眼。去年GDP的增速居全国第4位,GDP总量居全国第11位。省会合肥华丽转身为炙手可热的“新一线城市”,“合肥模式”成为科技创新的代名词,其中的秘诀究竟何在?

在4月8日举行的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上,安徽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家龙阐明了个中要义。他表示,安徽省尤其是合肥市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现在是一个“网红之省”和“网红之城”。科技创新既是安徽的优势,也是形成新发展动能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助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也是银行业保险业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前瞻性防范金融风险的先手棋。把主要的资金投入到朝阳产业,一定会在今后形成一个稳健发展的基础。”周家龙如是说。

在安徽银保监局的推动下,银行保险业机构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安徽省科技型企业贷款1525亿元,2020年新增390亿元,年增长34.3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26个百分点,覆盖科技企业超过1.2万户。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1950亿元,累计投放4753户。制造业贷款5921亿元,2020年新增814亿元,超前三年增量之和。

同时积极增加新兴产业信贷投放总量和占比。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紧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安徽具有一定优势的新兴产业体系。以供应链为抓手,依托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一块成长。

目前安徽全省共向6885家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周转资金4823亿元。科技保险为全省2985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267亿元,支持666台套重大技术装备、45个批次重点新材料、27项软件产品首次投入运用。

可以看到,安徽在支持科创企业上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不仅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专门的团队和专门的机构,切块专门的资金,还要确保科技型企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的增速明显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

 据周家龙预计,根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情况,预计今年科技型企业贷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将会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

围绕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安徽银保监局积极优化科创金融服务机制。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以做强供应链金融为重要抓手,积极对接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全过程,引导大中型银行和保险集团成员入皖联动。安徽全省累计设立科技支行和特色网点30家,累计向584户科技型企业提供82.31亿元外部投贷联动资金。

“当前科技创新的需求单靠银行的信贷融资,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周家龙称。为此,安徽银保监局推动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围绕资金的投入环节,加强了和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全平台的联动,也督促引导全国性银行保险机构发挥总部“全牌照”的优势,推动成员单位资金入皖,发挥贷款、债券、投行、理财等各方面全牌照、一揽子金融服务的优势。

另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内部设立专门的“三专”和“六单”机制,设立专门的科创支行,建立专门的考核评审机制。通过一整套方式的引导,现在各家银行保险机构已将科创金融服务作为自身战略转型的一个重点,纷纷由探索阶段进入到了全面的推广阶段。

在插上科技创新的羽翼后,安徽已积极融入到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这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据周家龙介绍,从去年开始,安徽银保监局全面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重点推动产业链融合以及金融自身融合,同时研究出台了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33项措施,充分发挥银行和保险两个体系的协同优势。

谈及未来的工作重点,周家龙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大力引导银行业保险业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的金融需求,联动直接融资和产业投资,力争3年内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总量和占比显著提高、结构明显优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形成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马�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