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城记智库聂海峰

城兴或国兴,离不开硬件的支持,亦离不开度和人才这些“软件”。秦汉唐的崛起,就能看出一座城市和国家这些财富。

西安,作为一座特大型的中心城市,历史是它“过去的资产”。现代城市发展,它最大的财富之一——就是星罗棋布的大学。这背后,站着数以百万计的人、看不见的科研和文化基础。

这一次,关于“十四五”时期,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西安将有何变化?

西安:另一种“资源型”城市

不久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主题“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布会,重点关于“十四五”时期如何“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

教育部数据显示,中西部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57%,在校生约55%以上,名副其实“半壁江山”。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是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次发布会上,在“推集群”建设上进行这样表述:

“以西安、兰州为战略支点,要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龙头作用,带动引领西北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水平大学和高等教育集群的集聚溢出效应,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而在“集群”之上是建平台:要在西北、西南、中部三大区域,分别布局建设高等教育的创新综合平台,共建共享优质的教育、科研、人才资源。

这次被称作“中西部高教发展支点”的四座城,可以说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西安,坐落在高教大省——陕西,是西部高等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拥有63所高校,包括44所本科院校、19所专科院校。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4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1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我国高校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西安市不仅高校数量居前列,专业门类齐全,而且不乏高水平、高科技院校。

在西北,另一座重要中心城市的兰州,也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目前,该市共有30所高校,包括17所本科院校、13所专科院校,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国家民委直属高校1所。

作为西北部高水平大学聚集的城市,西安、兰州是西北乃至全国学子报考重要选项,对于西北部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示范意义。

从城市意义的视角, 西安许多学府已是城市的文化景观。毫不夸张地说,今日西安的美,一半来自大学。除“古董”建筑之外,近百年来改变西安城貌的,就是大学。

有的城市,拥有广阔的海岸线;有的城市,拥有先天的自然优势。对于西安来说,拥有一百多万大学生的高校,是西安另一种资源。

未来:影响未来的发展布局

在教育部表述中,我们要注意西兰和成渝之间区别: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龙头作用。

这里,我们就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看这一变化:2019年9月7日,交大创新港正式开学,是其“二次西迁”的真正开始。不禁让人再度有所联想,尽管时间和空间已发生巨大变化。

知名大学,是一座城市甚至国家象征。如同清华北大之于北京,牛津剑桥之于英国……交通大学西迁后,西安交通大学还曾是西安的另一种象征。

这也少不了另一个前提:九十年代以前,城市经济差异小,中央直属院校以中央财政拨款为主,西安交大曾是教育部“五朵金花”之一。

九十年代后,包括西安在内的整个中西部大学排名退步。2000年之后,经济差异拉大和管理方式迭代,东南沿海优势日益凸显。作为西安名片的交通大学,从“前十”慢慢淡出。显而易见,交通大学在西安人心目中的地位慢慢下滑。

空中航拍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摄影/聂海峰

信息时代,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达的深圳和苏州等城市,穷尽一切手段拉进名校。溯源近几十年中国大学兴衰,它与区域、经济和模式关联密切。西安交通大学的崛起,也许是一个信号。

所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就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从面积、规格到重视程度,它有着两层意义:务实层面,是三十年来第一次根本解决了物理空间不足;务虚层面,是省市校面貌、思路和模式脱胎换骨的全面变革。

从建设层级来看,它由国家教育部、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西咸新区等联合建设。目前,包括“丝路科创谷”、“秦创原”等,交大都是一个关键所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

新时代的西安,大学将是西安未来发展的命脉之一。地铁站更名”等信号显示,用一个词汇来形容就是“命运共同体”!

从发展大势来看,“西咸”虽不能“合”但民间已合。交大创新港从地理和地缘上看,这里实际上咸阳主城与西安融合的“第一桥头堡”。再加上西工大、农科大的进驻,一切正在演变。

西安有63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逾百万,占西安人口达10%以上,每年毕业生近30万。古老的西安,因为大学本质上是一座年轻现代的城!

影响:“大学经济”的影响力

一次对两千名刚毕业或未毕业大学生调查显示。选择就业城市,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主要是:薪资水平(64.3%)、发展空间(59.3%)和城市大小(43.9%)

我们认为,“抢人大战”应该从两个层面来操作:第一,创造发展机会,吸引人和人才;第二,加大引进力度,抢占主动机会。

从2017年12月开始,一系列“梦回长安”以及之后的相关活动,西安对高校的重视和互动程度,成为西安和高校新的蜜月期。

同时,西安也启动了史上最有诚意的“户籍破冰”,目的就是为了留住人和人才。实际上,无论是成都、武汉、长沙、杭州和南京等城市,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抢人大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西安一直是重要的人才输出基地。如果再“孔雀东南飞”,如果再不能留住人才,不能创造留住人才的土壤,西安就一定会在这轮城市竞争中丧失主动权。

有着大学,并非能留住人才。这一点,曾经成都、武汉等城市都面临这样的难题。留人的前提,关键在于经济和产业。

学校和城市是命运共同体,伟大城市孕育伟大的大学,大学滋养伟大的城市。高校与经济,有“大学生创业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院所经济”、“教师经济”等五大经济。

在中国,无论是北京中关村、武汉光谷等,大学又以产业方式影响城市。可以说,这是“大学经济”的最高端表现形式。人、校园和城市之间,形成“科研+发展+产业+就业”等良性循环。

近些年,中国“校友经济”威力开始呈现。最典型例子——2017年6月,雷军将小米武汉总部落户光谷后;小米开始要造车,很有可能将落户在武汉。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校友的朋友圈”。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母校所在的城市便成为校友新的发展地。这种无形的财富和机会,效果远远大于普通意义的招商。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和土壤,“引进来”。比如,华为『西研所』成立的2000年,正是西安人才“孔雀东南飞”时代。高校密布的西安,眼睁睁看着人才外流,束手无策。

华为的选择,已是一个传奇。『西研所』,占华为全部研发人员的13%。据西安交通大学数据,有3000名校友在华为工作,1000余人在西研所。靠什么留住人才?产业是根本,而华为就是一个巨大磁场。

那么,对于西安来说,“营商”和“招商”,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征集】

因为地铁14号线站名命名,

西安工业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爆发诸多问题,

那么,诸位如何看待这个事情?

秦汉唐,因首都之威和首都之基,成为“海内人士咸聚之地”。如今,中心地位和高校云集,现代西安本质上仍是“移民城市”。

西安,自古八水相绕而成帝王州。现代城市发展中,只要有年轻的人、年轻的产业,城兴可期。“孔雀东南飞”这么多年,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只要在求索就会有改变!

「西安城记」大学专题

▶高校云集的西安,却没有一座地铁站为它命名

▶高校云集的西安,却没有一座地铁站为它命名

▶关于大学入地铁站:这次,我们对比了三座城

▶西安这座城的美,有一半来自大学

▶如果,这座古都没有西安交通大学

文=城记智库聂海峰

©版权声明:部分信息和图片来自公开网络,

转载请注明

发现脚下这座城

最近,我们谈了很多“西咸合体”的事情

谈了央企进陕的影响

也重点分析关于交通的提升

我们已成立了城记的「城城」交流群

这里有了数千位「城」的朋友

一起聊聊西安,说说未来

欢迎加「城城」微信入群(xachengji):

①加入「城城」微信→②通审后入群

让我们一起读懂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