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们的社交平台都被一只“熊”给刷屏了。

它既不是我们的国宝熊猫,也不是任何生物熊,而是一款名叫“积木熊”的潮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能刷屏,是由于它突然暴涨的身价,被人从2000元直接炒到了3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只积木熊被炒到身价翻了数倍,这真的合理吗,难不成又是智商税?

据了解,积木熊一共有三种尺寸,分别为100%、400%以及1000%。随着积木熊的爆火,市面上出现了炒熊的现象。

比如积木熊联名的不二家款,尺寸为1000%,发售价37000日元,折合人民币2200元左右,但在国内某购物平台上挂价31009元,溢价超14倍,而在该平台上最贵的一只熊接近15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不管是网红还是身边的人,都会有涉足到积木熊,更何况还有明星的名人效应。

除此之外,积木熊母公司打出的“所有产品仅此一批”、“一旦错过,就永远不再”的标签,让人感觉物品供远小于求,也就加剧了“一熊难求”的状况。

积木熊价格越来越昂贵,除了联名款和名人效应等因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发售机制。积木熊购买的主要渠道为官网、线下门店、私人经销商以及潮物平台。

官网预定看似直接,实则流程复杂,不仅要加进口税,期间还要等待漫长的国际物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官网每月23日左右会公布新一月发售预定的新款,其中代理款一般6-7个月后会发货,限量款则只会公布发售信息,想要买限量款需要在网上抽签,然后到日本当地的店铺购买,且发售量很少。

通过私人商家预定的,也需要等待相应的时间,同时要注意的是商家是否靠谱。

若通过潮物APP等平台,价格会虚高,平台还会拆开原盒拍摄瑕疵,对于二次销售会有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种原因,导致积木熊有了炒作的市场空间,黄牛们也会伺机而动,将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甚至还会自导自演,给予买家“购物冷静期”,让人误以为商品非常受欢迎。

最后,花声酱想说的是,市面上出现的众多物品炒作,你若是出于喜欢心甘情愿购买就罢了,如果是想依靠这些发家致富可就要谨慎些了,毕竟任何被炒得火爆的物品终有一天都会归于平静,所以,适可而止方为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