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军用无人机领域的长期领跑者,美军近年来在无人机的应用方面却出现了某些拖沓和迟来的“进步”。前不久,美国海军陆战队完成两款战术补给无人机系统TRUAS的现场能力评估,反馈意见将纳入无人机系统能力需求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报道来看,这两款测试无人机还处于早期测试阶段,被要求可以在10公里半径内运送约27.2公斤重的货物,包括水罐、弹药箱和野战盒饭等。测试结果让海军陆战队人员相当满意,积极主张利用无人机塑造“无人化后勤补给方式”。不过,美军追求的“新方式”却早就在解放军中成为了现实。自去年起,中国边防一线官兵就已经吃上了由无人机“派送”的热腾腾的饭菜。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倒不能说是美国人对后勤工作重视不足。恰恰相反,美国军队的后勤供应能力自一战和二战起,再到一系列局部战争的表现,都绝对称得上是“土豪级”的。由于国内物资的生产能力超强,且后勤配送体系极为庞大,故美军在弹药、被服和食品等领域充满着“暴发户式的挥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美军主要通过有人驾驶的运输机、直升机和运输卡车等,打造了强大的机械化供应能力。考虑到近年来中东等地带的治安战环境下,当地有限的武装力量很难对美军的运输线构成威胁,故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使用无人机运输补给的必要性。

另一点原因,则是美国国内实体制造业企业在“去工业化”影响下的连锁后果。美国的军工企业技术实力仍然很强,美军也不缺乏最先进的尖端无人机。但要论在战场上向一线部队派送“无人机快递”,需要的恰恰不是先进的航空技术和高价值设备,而是那些技术程度不高且数量需求极大的中低端无人机,很接近民用市场的标准,这就需要国内拥有极其庞大的产能。但很可惜,这正是“去工业化”之后的美国所不具备的,从美国国产民用无人机在消费市场上的弱势表现,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相比之下,中国无人机制造业虽然不能说是世界最强,但已经在近年来发展出了堪称“可怕”的制造产能和市场竞争力。只要有需要,短时间就可通过软硬件配套,组合出符合要求的无人机产品。在这种基础上发展战时“无人机快递”,基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宏观角度说,这种中美差异实际上是后发优势的一种体现。美国在传统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后勤能力无人能敌,反而对崭新的无人机后勤形式造成了阻力。中国在机械化平台上的生产制造能力相对弱势,因而在探索无人机功能一事上显得更加大胆。类似的后发优势可能还会体现在其他方面,美国的“绝对领先”地位已经开始遭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