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十大举措破解2021就业难题》。

“学校制定的就业工作考评机制扭转了以往唯就业率马首是瞻的局限性,从多个维度对就业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促使学校就业工作开展得更加全面、更注重实效。”桂林理工大学就业处迟国东副处长谈道。

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了一批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赫然在列。该校就业工作有哪些经验和做法?面对可能长期存在的疫情,学校如何持续确保就业工作质量?对此,麦可思研究有幸邀请到该校招生就业处迟国东副处长,请他分享学校就业工作的经验。

麦:专业过硬、结构合理的就业指导队伍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保障条件。您能否简要介绍桂林理工大学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情况?

迟国东:桂林理工大学重视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建立了校院两级工作制度。在学校层面设有招生就业处,有一位处领导专门负责就业工作,下设就业管理科,科长1人,科员2人,专职负责就业相关工作,在南宁分校有3人专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在学院层面,学院副书记主抓本学院就业工作,并配备1名专职辅导员负责具体的就业工作。

此外,招生就业处对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学校为大一到大四学生分阶段开设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必修课,由专职教师和就业辅导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并有计划地培训任课老师的专业能力和授课技巧。

例如,2020学年,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任课老师及一线就业辅导员,学校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校内培训和一次外派培训,培训人数达118人次,有效提升了任课老师和就业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指导水平。

麦:近年来,高校就业服务的关注重点从就业率逐渐转为就业质量。从学校实际就业情况来看,高质量就业体现在哪些方面?

迟国东:从就业数据来看,我校高质量就业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毕业生薪酬水平呈现上升态势。调查数据显示,本校 2019 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 4963 元,与近三届毕业生的月收入相比有所增加(分别为 4346 元、4169 元、4613 元),其中2019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与2017届相比上升了794元,上升幅度为19%。二是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较高,近四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均在60%以上,毕业生的就业感受较好。三是毕业生从事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2019 届全职在岗本科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3%。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和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综合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指标。

应该说,确保就业质量离不开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序开展,分析就业数据有助于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学校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了应届毕业生评价项目,部分数据就来源于该项目,便于学校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学校教学和就业工作的反馈,通过比较连续几年的数据能发现毕业生就业的变化和趋势,从而为改进教学和就业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招就处对近几年数据进行比较,找出就业指导及服务需加强的地方,逐步提升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帮助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数据显示,近四届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逐年提升。就业工作的质量可以说得到了增强。

麦:在总体评价就业工作成效上,学校制定的考评机制有何特点?比较关注哪些指标?

迟国东:学校制定的就业工作考评机制扭转了以往唯就业率马首是瞻的局限性,从多个维度对就业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促使学校就业工作开展得更加全面、更注重实效。具体来看,学校从组织领导市场开拓指导与服务就业管理就业实绩等五个方面设计考评制度,从校园招聘、困难学生就业帮扶、毕业生满意度、就业统计工作、初次就业率、就业核查等18个指标对整体就业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比出就业先进集体,进行表彰激励。学校专门设计了就业进步和就业质量考评指标,据此评选出就业进步和就业质量先进集体。

此外,我校还会结合具体情况及时补充或修订考评机制。例如,现行机制是2019年制定完成的,学校在2020年的考评工作中专门增加了考评项,来衡量应对新冠疫情增加的就业工作。

麦:疫情对去年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学校在疫情之下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以确保对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需求?

迟国东: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包括整体就业机会减少;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交流受阻;落实就业时间推后;学生就业心态更趋于求稳,慢就业比例增加。

为了最大化减轻疫情影响以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充分利用在线途径开展就业工作。学校完善了就业网站和就业公众号等网络宣传平台,积极联系用人单位通过线上渠道发布各类招聘信息,深入挖掘就业信息做好线上招聘服务。在此期间,学校利用易校招APP平台举办了4场线上双选会和35场宣讲会,提供7619个就业岗位,并积极推送国家、地方、高校等各级各类就业网站、教育部“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等信息。另外,学校还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参加选调生、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相关部门和学院加大了宣传力度,提供线上培训和政策推送服务。学校同时开展线上就业指导工作,通过视频直播教学、在线案例分享、“一对一”线上咨询等形式,培养毕业生线上求职技巧。

为方便毕业生,学校提供就业手续线上办理服务及线下就业材料的邮寄服务。招生就业处在线开展就业数据统计工作,各学院负责收集就业材料的影印件电子档,并在就业管理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经审核后,纳入签约率统计,简化了工作流程。

麦: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超过900万,就业竞争激烈,学校对今年的就业工作有哪些计划?

迟国东: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加之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为确保就业质量,学校从十方面入手制定了今年的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一是加大就业宣传力度,切实推动稳就业政策落实到位。各部门、各单位将继续加强疫情期间建立的在线宣传渠道,各学院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幕、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着力介绍政策性岗位的招录范围、招录条件、招录政策等,根据国家就业形势的变化,将就业信息与毕业生就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为就业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校、院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形成领导主抓、部门统筹、院系为主、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各学院的就业工作要施行目标责任管理,专业教师在指导毕业生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承担起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的职责。

三是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招聘服务工作。一方面围绕国家战略积极开拓就业岗位,引导毕业生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要项目和领域就业。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充分利用各地校友会、行业协会、地方商会等各种渠道和资源,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与我校专业契合度高的有效岗位需求信息。

另外,学校科技处、招就处和二级学院积极落实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相关文件要求,把开发科研助理岗位作为拓展本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增强科研助理岗位吸引力,设法落实社会保险、户口档案等相关政策,合理确定薪酬标准。

四是全面组织与动员,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结合近几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各学院强化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并开展讲座、培训、“一对一”指导的就业服务。此外,学院需要及时跟踪观察学生心理状况,适时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等。

数据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麦可思数据显示,超过八成(83%)2019届本科毕业生接受过母校提供的求职服务。其中,参与较多的是“大学组织的招聘会”(55%)和“职业发展规划”求职服务(42%),但从有效性来看,毕业生反馈这两类求职服务的有效性(分别为78%、72%)在各类求职服务中排名靠后,高校在开展求职服务的过程中,“质”和“量”需同时兼顾。

五是加强信息管理,提升就业服务精细化和精准化程度。简单说,就是利用好就业管理信息平台,完善线上服务工作的内容,提高就业服务工作的效率,为毕业生提供更加精确的就业信息,确保精准就业。此外,学院要加大对重点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力度。例如,对于有就业意愿且尚未落实就业岗位的毕业生,至少为其提供3个以上的工作岗位信息,并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

六是开展就业质量评价工作,进一步提升就业工作水平。学校将于2021年12月发布《桂林理工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从毕业生发展成长度、高校对社会贡献度、用人单位满意度三方面评价就业质量。具体来说,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人岗匹配度、工作稳定度、就业满意度以及职业发展、职位变化、薪酬等情况;通过分析就业统计数据,了解毕业生到国家重点领域、中西部地区、部队、基层就业等情况;通过对用人单位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政治素养、专业水平、职业能力评价等情况。学校希望从具体数据出发,检验工作成效,找出改进方向。

除此之外,学校提出就业工作需要“加强观念引导,强化就业育人实效”“优化就业统计机制,确保就业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以及“开展安全教育,确保毕业生实习、求职和离校安全”等。简言之,将立德树人融入就业指导工作精神之中,在确保毕业生防疫安全的情况下,结合各部门与单位,充分发挥各平台、渠道的作用,确保毕业生稳定就业,精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