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有今日头条认证为:中国乡建院院长、乡村建设协作者,名叫李昌平的教授,自称为三农学者,乡建院创始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发表了一篇文章

《“三农”的历史与现实│是“分田单干”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问题吗?》

全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小编对此事也和一些种地的农民聊天时谈到过,大部分人认为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种地积极性大幅提高,而且能够吃上白馒头了,在此之前真的很难想象。这是大部分人的感受,李昌平教授对此否定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形式,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确实需要改变原来的承包模式,但依此来否定之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生产模式,感觉是不妥当的,尤其是文末一段话特别的不妥当。

时也、势也!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了那个时代经济发展的科技水平的状况,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当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想想从80年代前人民的生活水平到80年代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大多数人是能够切身感受到的。

而且那个时代中国仍然是农业为核心的农业大国,80%以上的中国人靠种田为生,进城就业很难,想打工都没有地方去,那个时代不适合农民大批量进城就业,通过分田单干这种模式,在当时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家庭收入快速提高,基本解决了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这一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诚然农民收入不仅仅与分田单干有关,农业配套也在提高,比如,农药、化肥的增加,选种育种等。这些是对农业有了很大帮助,其实他们也是相辅相成的,农药化肥种子的提高也是源于分田单干,农民积极性提高,当然包括想尽办法提高产量,精耕细作,积极的育土杂肥,搞养殖,那个年代每家每户基本都会养羊,牛、驴、鸡鸭鹅。这些也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最起码鸡鸭鹅下的蛋,能够自己吃一部分。分田单干的意义应该毋庸置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2000年,2010年以后,前期农民温饱问题解决了,然而若想提高生活水平,仅仅依靠种田是很难的,大家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的万元户少得可怜,原因在于农业附加值低,解决了吃饱饭,但解决不了持续提高收入,缘于农田数量有限,分到每口人的田地多的3、4亩,少则1亩左右,这样的情况下一家农田数量限制了农民收入,不过那个时代没有机械化,恰恰符合那个时代实施分田单干的模式。应该讲当时的各方面条件是相得益彰的,才会实施分田单干这种模式。

适应的才是对的,这一观点什么时候都没有错,当年的大锅饭大集体形式是不适合的,因为一是没有机械化,二是这些农田种植还是靠这些农民去耕种,集体中的农民并没有增加农业的附加值,相反却限制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那时的大集体并没有提高农民收入。如今时代则不同,农民即使不种田,通过外出打工也能生活,可能生活得更好,因为这个大的社会背景给了他们能够外出务工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他们还是要靠种田为生,依然很难提高生活水平。并且农民进城打工创造收益的积极性已经远远大于在家种田的积极性,同时机械化有利于农业规模化,这时发展规模农业生产恰逢其时,是适应了时代发展客观需要。

至于说实施规模农业后,资本农业将会出现,将农业掌握到少数资本手中,可能也是有弊端的,但我们在没有更好地经营这种模式下,是当下为数不多的一种可行性选择。

李昌平教授所言这种片面的观点,来否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模式,真的不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