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书文中一句话:“因为道路泥泞,抵达东安门时天已黎明。天颜清减,深以为忧,竟无人敢以摄养之说为圣明告者。”深有所思,这是清朝官员恽毓鼎日记所写之句。

现代人对古代的皇帝都耳闻能详,超出认知的你知道吗?当皇帝也不是一个很好当的差事,纵观我国历史,最不好当的皇帝当属清朝了。清朝祖训里对皇帝有了严格的要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勤政一项。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开国几任皇帝都是能严格遵守祖训,贯彻的完备,所以这几个皇帝没有一个懒惰的思想,才能创造出大清的开国盛世。前期的皇帝即使没有大事,也能坚持每天上朝的。如世人想象,被窝里多睡一会,贪图美色等,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皇帝的心中祖训时刻铭记,不敢怠慢!据史料记载:清朝的皇帝上朝时间一般是在凌晨5点钟左右,官员们肯定是要提前到场,不能等皇帝已经坐殿里了,大臣们在到那是肯定不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上朝时间是凌晨5点,能住在皇城边上的官员还算好些,可以掐着时间过去。住得远的官员就辛苦了,古代的交通一般都是抬轿或者马车,速度自然不比现在,有些官员担心迟到,一般都是凌晨2-3点钟就出家门了。按这个时间推算,哪个能吃早饭呢?所以官员们一般都是空腹,还在嘴里含着人参。清朝早朝官员一般都是三品以上,有此级别的不多,位高权重不敢怠慢,所以不吃早饭空腹上朝有俩点:

照常理,上面所说的皇城边上能有几个呢, 住在京城里就不错了,一般京城很大,即使坐马车赶去上朝,也得几个时辰。大家都不敢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上早朝迟到,所以尽量早起早到,时间早又怕路上因素耽搁,所以官员都顾不上吃饭。并且上早朝前,官员们还要做些准备,对自己所管辖的工作要熟知能祥,担心皇帝问起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那就是风险大了,所谓伴君如伴虎,如果惹恼了皇上,小则丢了乌纱帽,大则身首异处,甚至会株连家族。因这些跟吃早饭比起来重要太多了,所以官员一般也没心情去吃早饭。

上早朝不吃饭的第二点是:大臣们都担心上朝内急要如厕。人都有三急,在封建社会帝王制时,早朝是皇帝最严肃的议政大会,如果在这样的情形下请假说内急要如厕,不但要引起大臣们的笑话,更是有对皇帝的大不敬之意。拉低自己的形象不说,还可能获得个大不敬的罪名,这是要满门抄斩的大罪。哪个敢拿身家性命挑衅皇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朝皇上议政的都是国家大事,官员们要有旺盛的体力以外,还要有清晰的头脑,按此法不吃早饭吃人参显得微不足道了,能顺利的度过早朝才是硬道理。

所以说那时的清朝皇帝与官员们还是很辛苦的了,这样才有文中开头清朝官员恽毓鼎的感叹日记:说有一次自己凌晨3点就出门上早朝,无奈因为晚上下雨,道路有点泥泞而耽误了,到的稍微有些晚。他还细心地看到因为早起上朝,皇帝又瘦了,脸色也不太好,竟然无人敢提出来。追溯历史,清朝除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前开国君王外,清朝的中后期没落透顶,基本上已经忘记皇帝祖训了,十天半月一次早朝是常事,想必后期的大臣官员们算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