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炎二年(1277年)濒于没落崩溃的南宋朝廷被蒙古元兵追歼。以左丞相兼枢密使陈宜中、参知政事陈文龙、刘黼、副枢密使张世杰、直学士陆秀夫、右丞相文天祥等大臣簇拥扶着幼帝宋端宗赵罡,其弟赵昺与太妃杨淑,率17万将士、民兵30万、淮兵万人沿着东南沿海朝占城(今越南)目的地逃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经海上长时间航运奔达,在位于广东吴川县(今湛江市)硇洲岛附近海面遇飓风;载端宗的御船舟覆,宋皇溺水于海中,被众臣拯救,暂且登陆硇洲岛,权作避难之所。浩浩荡荡的宋皇船队驶入硇洲避风港,军队垒石修筑宋城垣,硇洲临时成为南中国的宋朝皇都。但端宗赵罡小皇帝由于遇溺及一路惊悸致病而亡(时年仅11岁)。

南宋第八位皇帝 ——宋端纵赵罡

张世杰等众臣则拥其弟幼帝赵昺(8岁)为皇帝,杨太妃仍同听政。改元祥兴年,升硇洲为翔龙县,硇洲成为宋皇朝末代的小朝廷所在地前后的短暂时间内,周边连续发生过多次卫皇的大小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宋末年海上大迁徙

(一)陈文龙护驾宋皇南迁之战。宋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元军攻陷临安宋都,翌年五月,南迁的宋端宗赵罡在福州登基,年号“景炎”。五月宋端宗为争取福建安抚蒲寿庚(世系阿拉伯穆斯林)的支持,任命他为福建、广东招抚使、兼主市舶。

元朝也看重蒲寿庚,早在攻陷临安府前由统帅伯颜遣张世杰亲自指挥淮兵讨伐蒲寿庚。时下汀江、漳州诸路大盗陈吊眼(绰号)及其畲妇许夫人(陈文龙之女)统率诸峒畲族军会师,兵势稍强,震慑蒲寿庚,蒲寿庚闭城自守。张世杰即传檄文告知各路军队,陈文龙族叔陈瓒起家丁讨伐蒲寿庚。

德祐二年(1276年)十二月,辛酉朔月,宋朝江西制置使赵溍弃城逃往广州,副使方兴亦逃跑。降将王世强为向导,攻破福安。王刚中投降,壮大了兴化军,宋参知政事、知军事陈文龙斩王刚中,而纵放其副使,并强烈谴责王世强、王刚中叛国投敌,随后发动民兵固守兴化城。元军将领阿喇多次派遣信使招降陈文龙,被陈文龙斩之。

有劝陈文龙投降者,都遭到陈文龙严词驳斥:“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陈文龙命其部将林华在边境防御元军,相反,林华反为向导,引元军至城门下,通判曹澄孙开门投降。陈文龙被元兵擒拿,劝其投诚。但屡遭陈文龙拒之,宁死不屈。劝降无效,陈文龙被元兵用兵器押送临安(今杭州),陈文龙数日绝食而死。

陈文龙雕像

德祐二年(1276年)陈文龙叔陈瓒将家财三百万资助皇家航海费用及张世杰军抗元兵,并发兵攻克兴化军斩杀叛将林华,为其侄文龙复仇,宋皇封其为兴化知军事。元兵反复攻城,陈瓒竭力作战,最后被元兵攻破被擒。但陈瓒宁死不屈,大骂元将:“文龙吾侄也,吾家世忠义,岂向胡狗求活耶!”被元将索多(一译唆都)用座车车裂五脏,壮烈殉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族英雄——陈瓒

张世杰整理他的材料向宋皇呈报,朝廷为表彰他光荣牺牲的壮举,特诏赠其为兵部侍郎,谥忠武,其衣冠墓在莆田壶公泉院左。陈瓒的儿子陈若水被张世杰召为督府架阁。(据统计湛江地区仅陈文龙的后裔就有20多万人。)

位于湛江市坡头乾塘的陈氏大宗

(二)马南宝迎接宋皇之战。宋景炎初,元兵大举南征,南宋小朝廷随宋端宗赵罡从水路躲避元兵追击;途经香山,当地富翁马南宝慷慨献米千石以犒劳宋军。宋端宗特赐任命马南宝为权工部待郎,并以马南宝之家为宫室。不久,元兵攻陷广州,宋廷召募当地百姓为兵,补足兵源,以图收复广州。

马南宝设宴招待宋廷君臣,他敬酒说:“痛饮黄龙府,就在此一举啊!”于是,高声颂吟岳飞的《满江红》词,以此激励斗志和鼓舞士气。后来,马南宝起兵到硇州岛准备迎接宋皇帝赵罡,被叛徒出卖,中途被元兵围攻,马南宝率众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打败就擒,最后不屈而死。

马南宝(1244-1280)

(三)黄十九电白庄山之战。正当元兵大部队人马向宋皇逃亡的路线终点硇洲进军,日渐靠近南海这个边陲小岛,以扼杀这个亡命天涯的小朝廷。高州巡检黄十九挥师迎击来犯之敌,率领其兵士阻击凶猛的元兵。在位于电白县的庄山岭,他指挥其部队日以继夜地作战。敌人以数倍于他的兵员扑杀过来,黄十九与将士们背水一战,坚持战斗到底,宁死不屈、勇猛抗敌。最后,敌人以强势军事力量压倒他,由于黄十九孤军作战,没有救兵,寡不敌众,惨被元兵杀害。

南宋军民逃亡示意图

(四)陈淮中井澳运粮海战。宋景炎初年,战船满载宋皇兵马沿着东南沿海逃至硇洲岛,宋端宗赵罡在硇洲岛登基,升硇洲为翔龙县。军伍甫定,但元兵追到,犯扰硇洲。时值宋进士、海南文昌县尹陈惟中督运皇粮船队到井澳时,遭到元将刘深的追袭。刘深指挥其军队纵火烧船队。

当时陈惟中与吴川司户何时正在食早餐闻知此消息,一气之下投下快箸,站立起来,冒着如雨般的利箭和石块,挥刀指挥抵抗。但敌众我寡,伤亡了很多军士。不一会风雨突然转变,陈惟中乘上游上风之势纵火反攻,击退元兵,元将刘深见势不妙,仓惶败走。陈惟中和军士们力战狂敌,终于保住了宋皇的粮食,安全抵达硇洲。

陈惟中在战后作了一首诗《硇洲海战》诗云:“忽闻丑虏犯硇洲,投箸挥刀杀寇仇。海面大攻鏖战急,反风助我逐强刘。”描写了激烈的海战场面,充分体现了将士们效忠宋皇血战到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张世杰雷州围城之战。宋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赵罡终因惊悸过度,登上硇洲月余便急病崩驾。其时众群臣中有些人意欲乘机逃散,各奔东西。此时忠臣陆秀夫面对危在旦夕的南宋小朝廷,沉痛地说:“度宋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成一旅中兴者,今百官有司俱在,士率数万,天若未绝宋,此岂不足国耶!”陆秀夫说完,乃与众臣共立八岁之赵昺为皇,改元祥兴。

时下硇洲严重缺粮,如何保障几十万人的军粮,南宋临时朝廷遣将到海南琼州征粮。由于海道滩水浅且急,运输较难,则改道杏磊港进入。此时总管雷州的蒙古兵在陆地攻击,宋廷即派张应科、王用两将军率兵进攻雷州,但由于军事力量悬殊,张应科三次进攻均遭失败。

元兵加紧进犯包围硇洲危及末代宋皇朝。五月,宋廷则派张世杰亲自出马率兵围攻雷州城,进城后发现居民已跑光,粮仓空乏。其士兵只能靠割草食野菜充饥,元兵控制高雷廉琼的粮物,迫使张世杰只能放弃城池,突围撤退。此时的宋军不能自守,被元兵突破。后来,宋廷派曾渊子起兵占据雷州城,元兵加强力量反攻,曾渊子急忙弃城逃奔硇洲。

湛江硇洲岛宋皇井

宋皇朝困难重重,粮食不能保障,而且蒙古元兵兵临城下,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大军压境,迫使宋廷众大臣护驾移师位于新会县城外西南大海之崖门,作最后的抵抗。在撤出硇洲的海上,宋军与元军对垒,宋军约十多万人葬身于大海之中,海战悲壮惨烈,最后陆秀夫背着幼帝赵昺在崖门跳海自尽,以忠躯殉国而告终。

陆秀夫负帝殉海雕像

以上素材源自自《宗史》(本文作者为湛江作家梁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