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备受关注的英文版《射雕英雄传》卷四终结篇《A Heart Divided(一个心灵的破碎)》已于3月25日正式推出,该卷讲述的是《射雕》最后的故事——郭靖带兵助宋军守护襄阳城。其“心碎”,是指郭大侠在对抗元兵及蒙古故交时所不得不直面的“心灵困境”。

在华语世界享有盛誉的武侠经典、金庸作品《射雕英雄传》的英文版首卷《A Hero Born(一个英雄的诞生)》已于2018年在欧美出版。

就在中国网友们高呼,“这下欧美读者也能领略到‘江湖’的快意恩仇与荡气回肠了”的同时,很多中国读者也就对书中“把黄蓉译成黄莲花”等翻译方式提出意见。

这次英文版四卷收尾,大家也都很好奇,翻译是否有进步?中国武侠到底能不能留住那个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麦克洛霍斯出版社的四卷英译本是西方主流出版社首次推出《射雕》全本

有关“武侠、江湖中译英”的事情,咱们要从头儿捋起……

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连载的《射雕英雄传》,于1983年被香港TVB拍成电视剧时被分为“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华山论剑”三部分。而英国麦克洛霍斯出版社(MacLehose Press)在2018年首推的英文版《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秃鹰英雄的传说)》,分为四卷。

四卷英文版书名具有连贯性,分别为《A Hero Born(一个英雄的诞生)》、《A Bond Undone(一个誓约的取消)》、《A Snake Lies Waiting(一条毒蛇的蛰伏)》、《A Heart Divided(一个心灵的破碎)》。

在《射雕》之前,金庸作品《雪山飞狐》、《鹿鼎记》、《书剑恩仇录》都曾推出过英文版。《鹿鼎记》由译过《红楼梦》的知名汉学家、英国学者闵福德(John Minford)翻译,而闵福德1996年就曾与中国学者赖慈芸合译过《射雕》第一章,发表在香港学术刊物《翻译季刊》上,但可惜的是,他们没能将这本小说继续译完。

“学术派译者”断更后,热心网民活跃起来,他们在“WuxiaSociety”等英文武侠网站持续贡献着“野生派”的翻译版本——他们把“东邪西毒”的高手名号翻译成“东巫师、西巫师”,把“降龙十八掌”翻译成“打败龙的18次掌击(palm attacks)”……虽通俗易懂,却神韵尽失。

2018年,英国麦克洛霍斯出版社出版《射雕》英译版,让中国“书粉”激动了一把,如何用英文表达出武侠世界中的各大门派、各种绝招,成为中国网民最好奇,也是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射雕》卷一和卷三均由郝玉青(Anna Holmwood)翻译。她的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瑞典人,丈夫是中国台湾人,她自己曾在牛津大学和台湾台湾师范大学学习中文,之后长期从事英语、瑞典语和中文的翻译工作。

2012年,英国版权商人Peter Buckman找到当时住在台湾的郝玉青。她从那时开始翻译《射雕》卷一。这一译,就历时6年。

对于郝玉青“直译”的许多内容,网友并无异议。比如主角“郭靖、杨康”都使用了汉语拼音;“靖康之变”译为“Jingkang Incident”;第一回章节名“风雪惊变”译为“Suddenly a Snow Storm”等。

为避免一些汉语拼音给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造成阅读障碍,郝玉青“意译”了不少名字。比如她认为“黄蓉”的“Rong”读来不顺(外国人念不出来),便译作“Lotus Huang”,梅超风则被译为“Cyclone Mei”。

网友表示,如果将这两个名字再译回中文,则是“黄莲花”和“梅旋风”,“一个乡土、一个朋克”。

还有,郭啸天被译为“Skyfury Guo”(向天发怒·郭),杨铁心被译为“Ironheart Yang”(铁石心肠·杨),李萍译为“Lily Li”(百合·李),包惜弱译为“Charity Bao”(仁爱·包),穆念慈译为“Mercy Mu”(仁慈·穆),王重阳译成“Double Sun”(两个太阳·王)……

网友表示,这些名字还不如直接用拼音。

此外,郝玉青2017年接受上海某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武功招式”不难译,但“让招式打得流畅”才是翻译难点……虽有此觉悟,但她翻译出来的一些招式也招来网友乃至其他专家的吐槽。

北京大学翻译研究博士、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高级翻译学院的李晖撰文指出,郝玉青的翻译中,黄蓉戏仿彭连虎的招式“夜叉巡海”被译成“Trident Searches the Sea by Night”(夜间三叉戟巡海),“回马枪”被译成“the Returning Horse”(返回的马),“鲤鱼打挺”被译成“Flying Carp”(飞起的鲤鱼,而这一短语有现成的译法Carp kick-up),诸如此类,都是“尬译”。

李晖认为,郝玉青对古汉语词汇和中国古典文化理解不足,这是她在翻译方面的“技术短板”。

此次出版的卷四译者为香港出生、在英国求学并工作多年,后长居上海的张菁(Gigi Chang),她长期从事中文小说、戏剧与戏曲的英文翻译,曾任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中国经典翻译项目《窦娥冤》的脚本翻译。除了卷四,她还负责翻译了卷二。

卷二于2019年出版时,张菁曾接受北京《文艺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的采访,介绍自己也是“金庸迷”,翻译金庸小说中的古文修辞、语法、句式时,她参考了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

另外,旅居上海及新加坡的译者谢莉·布莱恩特(Shelly Bryant)参与了卷三、卷四的翻译。

目前看来,郝玉青在一卷及三卷中所采用的翻译方式,为全书的“味道”奠定了基础。而后面,无论是翻译卷二卷四的张菁,还是参与翻译卷三卷四的谢莉·布莱恩特,都无法再做出突破性的改变。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其实中国网友根本无需多虑,因为在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看来,译过来的英文就是英文,他们才不会去想“再译回中文后”会是个什么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熟悉金庸吗?如果你对《射雕》倒背如流,那么真的来一套英文版,估计你会笑着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