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又称墩台,别称烽堠、墩堠、烽燧、狼烟台,是古代军事上用狼粪烧烟用以报警而建立的高台。烽火台在营口市境内多有发现,分布在海岸线、军事要道和居住重镇周围。今天就和小编一同走进历史,了解营口明代时期的那些军事设施——烽火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烽火台主要以点燃烟火来传递重要消息,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遇有敌情发生,白天施放浓烟(有资料记载,烽火台是用狼粪烧烟,据说狼烟直而聚,风吹之不斜)报警,夜间可以点燃火堆传递信息。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或上报)出去。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

烽火台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应用到战争中,汉代、唐代、宋代、明代等朝代都有建筑。其中,明朝建筑最多。明代所修筑的烽火台规模之宏大,防御组织之完备,所用建筑材料之坚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个朝代。营口地区的烽火台多建于明代,据《明实录》记载:明朝时,倭寇常从海上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明成祖于永乐13年(1415年)下令,北起梁房口(今营口),南至苇子套(今复渡河)修建烟墩八座,守卫海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烽火台分为举火台和接火台两种。举火台发出烟火声响信号,经接火台逐台传递,最终到达京师和朝廷。不同地区和不同地形、地势的烽火台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梯形、圆锥形等,但多为方、圆两种形体。各地烽火台的建筑材料和工艺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中空的,有的是实体的。修建烽火台一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在山区,多为石块垒砌。在中东部,自明代开始,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烽火台。

明代的烽火台,除了放烽烟(点火、燃烟时增添了硫磺、硝石)之外,还增加鸣炮。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规定:“边墩举放烽炮,敌寇犯境百人以下放一烽一炮,五百人放二烽二炮,千人以上放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放四烽四炮,万人以上放五烽五炮。”有烟火有炮声,可使军情传递速度变得更快。

▲仙人岛烽火台
仙人岛烽火台
——位于今盖州市南35公里的仙人岛村小山上。仙人岛原名兔儿岛,仙人岛烽火台在明代时称兔儿岛墩台。仙人岛烽火台由长宽厚不等的花岗岩条石砌成正方形台基,高0.75米,上砌青砖,白灰砖口,台体上窄下宽,台顶四周筑有垛口、哨楼。台高15米,底边长13.5米,上边长11.02米。台体上部四面共有8个对称石吐水嘴,长4.17米。在台高14米处有砖角向外的转带一条,系实心台,台心为白灰三合土夯筑。

仙人岛烽火台经过岁月的冲刷,青砖的表面已经没有了棱角,有些已被风雨镂空,但露出的青色更加分明了。文革期间村民为了破“四旧”,纷纷来此拆除烽火台。西北两个角拆掉了,露出了墙里面的三合土,据村民讲这三合土比水泥还坚硬。后来解放军部队来此,说烽火台是飞机飞行的参照物,属于军事设施,这才停止了拆除。由此,烽火台才躲过了那场浩劫,仙人岛烽火台是幸运的,它给人们留下了怀古的影子,留下了凭吊的处所,留下了一个民族的记忆。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仙人岛烽火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墩台山烽火台

墩台山烽火台——位于鲅鱼圈区墩台山上,修筑于明代,俯视营口新港,西望渤海。该台为四方体,上窄下宽,高12.85米,底边长14米,上边长11.4米。花岗岩条石砌成台基、青砖砌筑台身,每面各有两个形制相同的吐水嘴。台心为实心,为砂石土夯筑。
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公布墩台山烽火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该烽火台部分墙体损坏。2000年,鲅鱼圈区政府集资修缮,恢复了烽火台的原貌。

▲西崴子烽火台

西崴子烽火台(北海烽火台)——坐落于盖州市北海国家级海洋公园内的北山上,属明代军事设施。此墩台为长方形,基部为5层花岗岩条石铺砌,上部为40至42层青砖筑砌,白灰勾缝。南北长15米,东西宽11米,高7米,东、南、北三面拔地而起,西面筑一弯形土坡,为登台处。经过600多年的风雨洗礼,北海烽火台保存基本完好,除北面西部底层部分砖遭破损,东面有3处裂缝外,其他完好无损。

▲前砬山烽火台
前砬山烽火台——位于大石桥市金桥管理区前砬山村南的砬砬山顶之上。目前保存完好,应为明代所建。台基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四方形,青砖建造台身,白灰勾缝,垛口仍可见。台通高12米,底边长10米,台上西南角残存雉堞高0.9米。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公布前砬山烽火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烽火台作为军事设施非常醒目,不同于其他军事设施具有的隐蔽性,战争中自然也就成为敌人打击的重点目标。尽管如此,它总是立于战争的最前沿,集军事预警、传递军情和军事堡垒等功能于一身,有的还兼做驿站,众多明代的烽火台,是明政权在营口强有力统治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