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门以农村综合改革、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抓手,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品牌创建、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农业合作组织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建设等领域系统发力,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未来可期。”日前,在《粤港澳大湾区(江门)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下称《行动方案》)印发出炉的节点下,江门市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委员会专家委员马丹接受采访, 总结点评了江门近年来围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的基础条件及工作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门谋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杨兴乐 摄

根据《行动方案》,江门提出到 2022 年,粤港澳大湾区(江门)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健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认定体系、农产品便利流通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产品品牌体系等相关配套体系基本完善,并列出七大工程30项工作任务,致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省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贸易和相关高端服务的集散地和现代农业新兴产业高地。

江门市领导为优质农产品点赞代言。杨兴乐 摄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注重地域和产业特色”

结合《行动方案》,马丹表示,江门在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过程中,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注重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的有机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产业和行业特点,有重点地推进,较为典型的是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大加工”思路引领建设,建立陈皮产品加工行业标准,提升了产业链的发展水平。杨兴乐 摄

“这一产业园是以弘扬和推广陈皮文化为核心,糅合各种资源,打造陈皮品牌,开拓陈皮系列产品市场。”深入调研以后,马丹介绍,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了广东省第一个聚焦本地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陈皮产业全产业链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同时,该产业园以“大加工”思路引领建设,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初加工,促进了陈皮产业加工标准化建设,并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加工行业标准、研发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提升了产业链的发展水平,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陈皮产业正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改造。杨兴乐 摄

马丹补充表示,产业园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品牌共享增值增收模式、“企业+基地+农户”流转聘用模式等做法,为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有关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建设问题,马丹提到了江门正在推进的“5G智慧农业科创园”项目,他认为,该项目整合了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多方优势资源,发展基于5G网络的智慧农业,是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快速路径,有利于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品牌带动,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江门市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通过品牌带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逐步实现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规格和市场竞争力。”马丹说,“自2020年修订出台《江门市农业品牌培育奖励办法》以后,江门逐步完善了以区域公用品牌、特色产业品牌、龙头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农业品牌体系。”

据了解,2020年,江门全市支出品牌培育奖励金344万元,惠及农企59家。

马丹分析表示,江门在大力建设农产品品牌过程中,把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作为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并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办法》,打牢了农业品牌发展的质量基础。

记者了解到,围绕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江门自2016年起便致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公共服务平台,全市近5000多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在该平台注册。溯源服务对企业全免费,集中打码,并对贴码进行补贴,每年的打码量超过100万个。

可溯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有保障。杨兴乐 摄

同时,江门还在全省率先施行溯源合格证+农产品责任保险+N的“农安保”,建立起了“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目前,江门全市70个镇(街)按照“四统一”标准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每个镇级检测站至少有2名工作人员从事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现了监管全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产品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已是流通服务体系上的重要一环。杨兴乐 摄

“在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上打造现代化平台”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工程,马丹认为,江门谋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要在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上打造一个标准化、现代化、便利化平台,把粤港澳大湾区对优质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和江门地理区位优势、人缘地缘优势、农业资源优势结合起来。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2年,江门拟培育 200 个供港澳广深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50 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建成50 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信誉农场)。

对此,马丹表示,江门前期在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的过程中,通过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达到“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的效果。

“在培育龙头企业上,江门重点培育了一批粮食、畜禽(蛋)、水产品、蔬菜等加工类龙头企业,提前完成培育10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目标,并积极支持各级龙头企业上市;在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上,全市2015年-2020年共投入中央、省、市级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2042.38万元,开展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以及示范社创建工作;在鼓励家庭农场发展上,出台了《江门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推动现代农业以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马丹补充。

配合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江门还首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学院,由政府、高校、企共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据介绍,其中一期培训是在深圳华大国家基因库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种植培训班,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社骨干、种养大户共50多人参加了专业培训。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烨倩

【作者】 黄烨倩;杨兴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