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批评电影的权利吗?

当然有。

答案就是这么显而易见。

可现在的舆论环境,似乎越来越不认同这一点。

先说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个事件——

#豆瓣用户差评书籍后被举报至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只是小圈子内的风波,却因后续的迷惑走向而出圈。

起因是一位豆瓣用户,给一本名叫《休战》的书籍打了两星。

随后,该书的译者作出回应。

发展至此,尚属理性讨论范畴内。

但接下来,一封邮件导致事态急转直下。

发件人,是译者的朋友,而收件人,是打分用户的老师。

邮件中将打分用户描述成了「失足学生」,要求学校协助其「公开致歉」「陈述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这位打分用户发布了致歉声明删除短评

事情走到这一步,才算正式出圈。

它脱离书评本身,延伸出了另一个热议话题:

#我们是不是没有批评的权利了#

一位读者,对于读过的书籍提出了一些批评。

却换来一封邮件,一则道歉声明。

提出批评的代价变大,批评的权利无形中被剥夺。

这种现象当然不仅限于书籍领域。

放诸整个影视圈皆准。

所以。

鱼叔今天想聊回老本行:

「我们是不是没有批评电影的权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下讨论有一个大前提:

批评恶意抹黑完全是两码事。

没看电影就跟风打一星的行为,属于恶意抹黑,算不上电影批评。

那什么是电影批评?

可以笼统地以「好或坏」来表达观感。

也可以进一步从剧本、演员、布景、灯光、摄影、剪辑等角度去解析一部电影。

《里夫金的电影节》

就如这次事件中的评价:「机翻痕迹严重。」

这是考虑到文笔和流畅度,给出的正常批评。

远不到「人身攻击」或「恶意抹黑」的地步。

《休战》原文节选

书和电影分属不同领域。

但两者的评论环境,大同小异。

观众批评了一部电影,也可能会被发律师函警告,强制删除评论。

就说最近的吧。

比如春节档某部电影,在官博发文,征集观影体验:

「意见是帮我们成长的,建议是让我们进步的。」

导演本人也发话:「我也接受所有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姿态很端正,可结果却不够体面。

片方以侵犯名誉权为由投诉,删除了一些批评的微博。

还比如《演员请就位2》结束后,B站一众影视区UP主「被动团建」。

因为他们制作了吐槽陈导作品的视频,结果都收到了律师函。

尽管陈导此前也说过类似的话:

「我接受对我的电影的一切评论。」

再比如闹得最凶的一次,就是电影《逐梦演艺圈》。

本片在豆瓣遭到了差评,评分仅有2.2。

导演毕志飞一纸诉状,把豆瓣网告上了法庭。

结果诉讼被法院驳回,此事不了了之。

舆论的窗口收窄,声音的多元性遭遇打压。

当电影批评的环境变得日渐严峻,不免让广大影迷心里也犯怵:

「我们到底还能不能自由地批评电影了?」

《大腕》剧照

好在,仍有不少创作者作出表率。

他们用自己面对批评的态度和做法,以正视听。

比如李少红

面对《大宋宫词》的海量差评,她虚心表示有在关注,并愿意去改正。

还具体回应了剪辑等方面的质疑。

她也提到了「批评」的核心所在: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再比如贾樟柯

当年《江湖儿女》上映后,《环球时报》胡总编对电影给出几点批评:

「充满了负能量,看得让人难受。」

科长一一回应,刀刀要害,简直教科书级别对线。

其中这句话最为经典:

「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见不得真话和真相的做法,是负能量。」

具有自省精神的电影创作者,应该做到与批评共处。

虚心接受也好,据理反驳也罢,都是共处的方式。

而直接删除批评,反倒是最不高明的做法。

其本质是掩耳盗铃。

好像只要把负面评价抹杀,这电影便不存在问题了。

化用娄烨导演的一句话:

电影与批评的关系应该是对话,而不是对抗。

批评自由,恐怕是古今中外最老生常谈的话题之一。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捍卫它?

首先,健康的市场,需要批评。

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绝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需要倾听接纳和倾听各种声音。

因为「过于单一的后果,就是走向毁灭。」

《攻壳机动队》

其次,电影自身需要批评。

有这么一个公式:艺术本体+欣赏者=艺术作品

电影同理。

上映并不是一部电影的结束,相反,只是开始。

观众的评价,市场的反馈,与电影相结合,才形成完整的电影艺术。

真正优秀的电影,扛得起批评,经得住时间的洗礼,而屹立不倒。

《里夫金的电影节》

如果片方、创作者难以容忍批评存在,千方百计想要删除或控制批评。

那本质上是把电影当成了纯粹的商品,把拍电影全当一门生意

抹杀一切可能影响「销量」的因素。

这样的快消品电影,注定迅速被遗忘。

《功夫》

最后,观众需要批评。

「批评」赋予了我们表达的机会。

身为「消费者」,我们理应有提出批评的权利。

《还珠格格》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世界需要普通人的声音。」

这些声音虽然不「权威」,但胜在真切。

其实,人们对一部电影有不同的看法,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意见相左,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或电影的全盘否定。

只是很多人狭隘而不自知,一味地搞党同伐异那一套。

越是这样,我们越是不能退让。

否则批评的环境只会越来越封闭。

《浪潮》

最后,说回到一个实际的话题。

我们捍卫这种「批评电影的权利」,是否只是一种圈地自萌的无意义行为?

当然不是。

对内对外,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罗紫玫瑰》

对外,批评能够调节和引导电影市场。

这在后期排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通常来说,院线最初的排片标准,是以明星大腕、票房号召力为首要考量。

随着后续电影评价的出现。

有了对比,才能看出差距,做出排片调整。

正因如此,好电影才能够凭口碑逆袭,圈钱烂片也自然会被淘汰。

《唐伯虎点秋香》

从《大圣归来》到《红海行动》再到《你好,李焕英》,它们从同档期脱颖而出,靠的正是「自来水」的力量。

电影市场恰恰需要这种调节,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也能倒逼院线片的「精品化」。

如果任由批评被逐个删去,失去了这种调节,最终只会反噬到那些真正的好电影

更会让整个电影市场彻底沦为资本的修罗场。

《你好,李焕英》

对内,批评可以影响和刺激创作。

电影《一一》中洋洋对父亲说,「每个人都会有一半的事情是自己看不到的。」

所以洋洋用相机拍下了许多人的后脑勺,「你自己看不到的,我拍给你看啊。」

创作者也有自己看不见的那一面。

而观众的评价就是一张张后脑勺照片,其中肯定有不那么好看的差评。

举个例子,就连影史经典《教父》上映后,也曾饱受「将暴力浪漫化」的批评。

不过导演科波拉倒是都虚心接受了,他承认演员的表演容易引发观众的同情,也不忘补充一句:「真正的黑手党都是禽兽。」

姜文评《教父》

这样的批评,是一面镜子,可以帮助创作者真正看清自己。

如果作品最终未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创作者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反思作品本身,而不是忙着质疑批评。

事实上,关于「我们是不是没有了批评电影的权利」,曾在五年前有过一次广泛讨论。

犹记得当年,「人民日报客户端」先转载了一篇文章,直指豆瓣,猫眼等电影网站。

认为电影网站中存在的批评正在伤害中国电影产业。

引发业内一片哗然。

当时的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回应说:

「创作和批评是电影的一体两面…试图拒绝批评,那不是真正的电影人。」

很快,「人民日报评论」账号便发布了那篇雄文——

《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

最有意思的是,当时有网友对文章所述感到惊讶:

「人民日报不是这个论调啊?」

得到四字回复:以此为准

文中有句话说得好:

承认观众有「用脚投票」的权利,也就要承认观众有「打星评级」的权利,这都是一种选择。

时至今日,这个观点依旧振聋发聩。

却也依旧震不醒某些装睡的人。

开放的电影市场,理应捍卫每一个观众自由表达的权利。

还是那句话:「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

希望我们每个观众,都能拥有「电影批评自由」。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