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广受读者朋友的喜爱,罗贯中先生以陈寿的《三国志》为基础,结合裴松之先生的注解以及坊间三国故事的传说,以小说演义的形式将那段精彩纷争的历史呈现给后人,这本巨著为何以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为故事的起点?想必很多读者朋友发出过这样的疑问,桃夭翻阅资料,总结出了以下结论,供大家参考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贯中对蜀汉的偏爱

《三国演义》虽然以《三国志》为依托,但其中的很多情节是作者架空虚构,这里我们要介绍的桃园结义在《三国志》中并未有文字提及,追根溯源,最早提及桃园结义故事的,要数元朝建安虞氏至治(1321—1323)刊刻的《全相平话三国志》,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中的部分剧情,就借鉴了此画本评书。读过三国的朋友不难发现,随着剧情的发展,自己不由自主就会被蜀汉集团的情绪带入,罗贯中先生的写作虽然以魏蜀吴三国为基础,但明显蜀国的正面剧情要大于其他两大集团,所以全篇小说以蜀汉集团的灵魂人物,刘关张三人的结拜为开始,也在情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篇点题,义字当头

《三国演义》中的部分事件是杜撰的,罗贯中先生通过丑化部分人物,以衬托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吕布被骂三姓家奴,董卓进京背信弃义屠戮生灵,袁氏兄弟假仁假意,奸雄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小说是需要配角的衬托的,需要正面角色的引领。陈寿的《三国志》中有提及: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刘备“好结交豪侠,年少争附之。”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有“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三国志·蜀书·费诗传》费诗劝关羽时说:“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这些史料反映出的刘关张兄弟三人确实手足情深,虽为异姓兄弟,但远比一般兄弟情深。罗贯中《三国演义》更是将此情节渲染到了极致,关羽千里走单骑,只因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样的情节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以桃园结义为开端,符合大众的要求,也使得蜀汉的剧情以“义”开始,以“义”结束。

元末明初的社会环境需要

桃夭在整理资料时,发现罗贯中先生曾参加了张士诚的起义军,任职幕僚,一个类似于军师的职务,这个时期的中国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元朝统治者对汉人的压迫达到了极致,各地纷纷举起了反抗的大旗,种种蛛丝马迹表明,罗贯中是一个具有政治抱负和爱国精神的小说家,相对于官僚士族集团,罗贯中更希望农民阶级可以取得最终斗争的胜利,后来他将这种情绪表达在自己的著作中,虽然刘备具有中山靖王之后这样的名号,但出身于底层阶级,且又有汉室正统这样的血脉,将这样一个人物的生平,加以桃园结义的传奇色彩,更能引起群众的共鸣,燃起起义民众的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贯中先生为何要将桃园结义作为故事的开端,我们已经无法从作者口中得到答案,以上观点只是我们研究总结而来,如果您还有别的见解,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陈寿《三国志》、《论“桃园结义‘’》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 桃夭之子归 原创,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