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粤菜师傅”1000人次、组织开展“粤菜师傅”送教下乡培训班8期……这是“粤菜师傅”工程第3次被列入汕尾市十件民生实事。2018年以来,汕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把提升技能作为促进就业的关键一招,以“小切口”解决就业“大问题”,助力乡村“大振兴”,打造“吃在汕尾”特色品牌,累计培养“粤菜师傅”4222人,带动就业创业11677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培训模式“多元化”

“鱿鱼的切法是麦穗花刀法,先直刀后外斜刀,这样鱿鱼进行热烹调时纤维才会收缩成麦穗花形状。”近日,在位于汕尾市陆丰市桥冲镇桥冲村的“粤菜师傅”乡村特色培训点,培训老师卓燕禧将汕尾风味菜“西芹炒麦穗花鱿鱼”的烹饪秘诀倾囊相授。

这个面积约260平方米的培训点共分两层,一楼是实训教室,整洁明亮的灶台、分类有序的锅碗瓢盆、各式各样的调料一应俱全,二楼则是理论教室。

除了陆丰市桥冲镇桥冲村,汕尾还在市城区红草镇晨洲村、红海湾东洲街道湖东村建设了“粤菜师傅”乡村特色培训点,结合当地特色菜式、食材开展“粤菜师傅”培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一技之长,也让不少农特产品“好酒出深巷”,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晨洲村的生蚝特别有名,是上好食材;桥冲村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走出了上百名厨师,培训基础好;湖东村则有着悠久的烧腊技艺传统……”谈及乡村特色培训点的选址原因,汕尾市人社局“粤菜师傅”技能工作室负责人卓燕禧说。

为扩大“粤菜师傅”工程受益面,汕尾采取“固定+流动”的培训模式,以乡村特色培训点为“根据地”,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等作用,深入基层镇、村(社区)送教下乡,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两后生”、城乡劳动力就地就近提供培训。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汕尾建立了以“‘粤菜师傅’培训班为抓手、就业指导中心为辅助、餐饮企业为实操平台”的长短期相结合的培训体系,举办了多期“粤菜师傅”扶贫技能培训班、“粤菜师傅”渔民转岗就业技能培训班、“粤菜师傅”青年培训班,帮助4000多名贫困户、转岗渔民和无业青年实现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汕尾市高级技工学校等5家职业(技工)院校开设了全日制中式烹调专业,现有在校生650人;全市15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了“粤菜师傅”培训。

与此同时,线上培训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疫情期间,汕尾市人社局在抖音号上开展录播培训和直播培训,提供接地气、门槛低、互动性强的“粤菜师傅”网络课程,制作发布的30多个课程视频点击率已超100万人次。

学成就业“无缝化”

“很感谢政府给了我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以前我在饭馆打杂,只学了些‘三脚猫功夫’,从没参加过这样专业正规的培训,也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当上小老板,收入翻了几倍!”“90后”陈汝庞感激地说,一个多月的“粤菜师傅”培训不但让他厨艺大增,还让他学会了餐饮企业的管理知识,学成后他获得老板赏识被邀请入股公司。

这样的“逆袭”案例数不胜数。2018年以来,汕尾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帮助城乡劳动者提升粤菜烹饪技艺,带动就业11067人次,帮扶创业610人次,今年还将培养至少1300名“粤菜师傅”,鼓励他们回乡开办农家乐、小餐馆,用本地食材烹出汕尾风味。

“如果学员想外出就业,我们会帮忙寻找合适的企业;如果学员想在本地创业,我们也会帮助办理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并提供小额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和资助创业。”汕尾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为进一步推动培训学员精准就业创业,该局对“粤菜师傅”学员进行建档管理和动态跟踪,并开设了SYB创业培训班。去年9月,在汕尾市人社局的牵头下,全市12所学校与汕尾市海珍实业有限公司、海丰县西闸渔村、陆丰市四季花园酒店等企业签约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专业厨师人才,实现毕业就是就业。

“参加完培训后,大部分学员去了珠三角的大酒楼做主管或大厨,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还有一些学员自己创业开小饭馆或农家乐,生意好的一个月也有8000多元,不比在城里打工差。”汕尾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

带动产业“链条化”

“河口需要厨师3名,有兴趣的可以联系我”“还有三黄鸡库存的请联系我,价格好商量”……每隔几天,“粤菜师傅”交流微信群里都会弹出类似消息。接单、进货、招工,足不出户都能搞定。

“‘粤菜师傅’培训在提高厨师们烹饪技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厨师间的沟通和交流,推动当地餐饮行业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汕尾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2020年9月,汕尾市餐饮行业协会正式成立,绝大多数会员都是参加了“粤菜师傅”培训的学员。

“以前我们酒楼的食材都是从外地进货,协会成立后,我们加强了资源共享,并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既节省了物流成本,也让汕尾的好食材能被更多人品尝到。”汕尾市餐饮烹饪协会会长吴惠芳说,其经营的海珍实业有限公司与多家合作社建立了稳定供应关系,通过订单化种植和定期上门收购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打通绿色食材与酒店餐桌间的供应通道。

“广东萝卜看陆丰,陆丰萝卜看桥冲,桥冲的萝卜个头大、水分足、口感脆,特别好吃。”陆丰市四季花园酒家总经理沈建雄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食材还需好厨子。去年,陈水淑参加了汕尾市首届“粤菜师傅”技能竞赛,获评“粤菜师傅十大美食名师”,经过这场竞技交流的碰撞,他灵感大发,研发了不少以萝卜为原材料的新菜式。

“新菜品的推出,让我们酒家的生意越来越好,萝卜采购量也大幅上升。”沈建雄说。桥冲村的种植大户卓哺也告诉记者,原来几毛钱一斤的萝卜去年卖到了三四元一斤。

除了带动餐饮业产业链上游的农产品外,旅游业也乘着“粤菜师傅”工程的东风迎来发展新机遇。

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北中村是省定红色村,该村建立了“粤菜师傅创业示范街”,让游客们在感受红色文化魅力的同时,还能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今年,该村成功入选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我们在北中村推行‘粤菜师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客家美食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开设‘粤菜师傅’培训中心,结合当地上百年的沉香种植历史,研发‘沉香鸡’等新菜式,用特色美食助推当地旅游产业提质升档。”汕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永维说。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汕尾将传统特色美食与红色教育、民俗文化、农业观光休闲等相结合,联合市文广旅体局打造了“美食天堂,纯美家园”等5条“粤菜师傅+红色旅游”线路。

值得期待的是,汕尾“粤菜师傅美食一条街”项目将于今年底建成。该项目以市区二马路的“骑楼”元素和夜市繁荣为特色亮点,对沿路两侧楼体立面和两侧骑楼进行改造升级,建设集“粤菜师傅”培养示范基地、产业促进平台、工程交流合作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为一体的“粤菜师傅一基地三平台”,打造汕尾美食“网红打卡点”。

本土美食“品牌化”

“当时没想到汕尾展示的菜品会那么受欢迎,还有乡贤说自己寻回了童年的味道,那一刻我感到很骄傲!”作为中国潮菜餐饮金牌职业经理人,沈建雄曾代表汕尾参加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暨粤菜产业发展交流活动,在他看来,“粤菜师傅”工程的实施不但增强了厨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餐饮企业进一步丰富提升菜品,还大大提高了汕尾美食的知名度。“这份‘美食情结’唤起了许多在外乡贤的乡愁,吸引他们关注家乡的变化,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在广东省第八届粤东侨博会上,汕尾首创特色风味菜品鉴区,现场展示百花齐放菊花鳔、辰州蚝门九式等25道汕尾特色美食名菜,制作了汕尾菜粿、汕尾小米、甲子鱼丸等100道特色风味菜供与会嘉宾品尝,获得世界华人粤菜烹饪联合会会长关志辉的高度赞许。

为进一步弘扬汕尾美食文化与餐饮工匠精神,汕尾人社局组织发动60多个餐饮企业和200余名“粤菜师傅”开展名师、名店、名菜“三名”评选活动,让厨师们以赛代训、以赛代练、以赛会友,深入切磋交流,为汕尾市餐饮业打造“名品”、诞生“名厨”、擦亮“名片”升级赋能。

汕尾市人社局以推进“粤菜师傅”工程为契机,联合汕尾市食品行业协会、多家本地餐饮龙头企业和多位汕尾名厨,编辑出版了《汕尾特色风味菜》一书,收录了36道汕尾名厨菜式。同时,着力打造“一县十菜十小吃”品牌,深入当地餐饮企业、老字号餐馆开展“深调研”,挖掘当地名菜、名小吃的风味特点、工艺形式和文化特色等,提升菜品内涵和档次,并邀请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国家高级烹调技师、广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肖文清“把脉开方”,全力打造“吃在汕尾”特色品牌。

【记者】陈欣欣 南小渭

【作者】 陈欣欣;南小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