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岛“迷宫”克诺索斯遗址《代达罗斯与伊卡洛斯》,弗雷德里克·雷顿《为伊卡洛斯哀悼》,1898年放大局部极乐鸟埃塞尔·沃里克埃塞尔·沃里克1900年巴黎世博会

根据希腊神话,发明家、建筑师代达罗斯曾受雇为克里特国王米诺斯修建迷宫,以作为半人半牛怪物弥诺陶洛斯的居所。宫殿建成后,代达罗斯想要衣锦还乡,但米诺斯害怕迷宫的机密走漏,将代达罗斯与儿子伊卡洛斯囚禁于迷宫中的塔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代达罗斯不愧为发明家,他用羽毛和蜜蜡为自己和儿子各打造了一对“飞翼”,准备从空中逃离。起飞前代达罗斯叮嘱儿子,不可飞行太高,因为阳光会融化蜜蜡。伊卡洛斯年轻气盛,想要尽可能接近天空,蜜蜡融化,飞翼解体,他不幸坠海身亡。代达罗斯伤心欲绝,返回家乡后,便将飞翼奉献给阿波罗神庙,从此不再飞行。

伊卡洛斯的神话传说在西方世界可谓家喻户晓。爱琴海的小岛伊卡利亚岛(Icarus)据说是埋葬伊卡洛斯的地方,以他命名。时至今日,希腊空军学院依然被称作“伊卡洛斯”学校。由于伊卡洛斯被视为“失败英雄”的代表,许多西方艺术家都从这则神话汲取灵感,例如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画家弗雷德里克·雷顿男爵(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1869年的作品《代达罗斯与伊卡洛斯》。

不过,在众多伊卡洛斯相关艺术品中,我个人印象最深、最喜欢的却是国人相对陌生的英国画家赫伯特·詹姆斯·德雷珀(Herbert James Draper,1863-1920)的版本。这位珠宝商人的儿子,没有子承父业,而对艺术情有独钟。青年时代他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s)深造,1889年他赢得了学院绘画金奖,也获得了公费前往国外旅行深造的机会。罗马、巴黎之行开拓了德雷珀的视野,他开始专注于从传统的希腊罗马神话中取材创作。某种程度而言, 德雷珀依旧是个古典主义者。这在19世纪末英国前拉斐尔派、象征主义、法国印象派兴起的背景下,颇有些另类的意味。但德雷珀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并受到公众的欢迎,1890年代的代表作,则当属我下面要介绍的这幅《为伊卡洛斯哀悼》(The Lament for Icarus)。

西方艺术史中描绘伊卡洛斯的作品不胜枚举,但德雷珀的版本独树一帜。与雷顿男爵刻画飞行的准备阶段不同,他展现的是悲剧结尾——伊卡洛斯已经坠海而死,3名海宁芙环绕着他的尸体。传统观念认为,伊卡洛斯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于是自尝苦果,也令父亲抱憾余生。但在德雷珀的画作里,丝毫看不到责备或嘲讽的意味。整个画面是暖色甚至金色调的,让伊卡洛斯丧命的阳光显得既温暖又柔和,宁芙环抱着年轻人的尸身,眉宇间流露出惋惜、关切甚至崇拜。在德雷珀的作品里,伊卡洛斯虽败犹荣。

值得一提的是,伊卡洛斯的翅膀也显得与前人画作迥异。据说德雷珀从一种奇异的动物——极乐鸟(或称天堂鸟,主要栖息于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汲取了灵感。由此也可见德雷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此外,为了创作《为伊卡洛斯哀悼》,德雷珀聘请了四位模特。其中扮演宁芙的一位女模特名叫埃塞尔·沃里克(Ethel Warwick,1882-1951)。当时她年仅16岁,名不见经传,未来她却成为了英国著名舞台剧演员和电影明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98年《为伊卡洛斯哀悼》发表后,取得了巨大成功。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它代表英国参展,赢得了世界绘画金奖。《为伊卡洛斯哀悼》蜚声海外,也成为英年早逝、悲情英雄的一个象征,至今由英国泰特美术馆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