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赵能静

吃穿住行一直是所有人的重要话题,其实在清代房子问题就已经成了较为让时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做京官,由于俸禄并不高,加之在操守的约束下,让许多官员的住房问题成了老大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房屋

清代京官住房问题也是由来已久,除了如张廷玉那样的大臣被皇帝赐给居住房外,大部分官员没有这个幸运和能力,因此住房只能要自行解决。要么是自己盖房子,要么自己买房子,实在不行就得租房子。由此在清代,住房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当时的人。由于官员流动性大,因此绝大部分官员选择租房子住,但是这里面所要考量的问题却不少,大部分要超过今天租房者要考虑的更多细节。

曾国藩书法

京官租房与普通百姓不一样,他们
首先考虑的是否体面,因此虽然大部分京官穷困,住的地方却非常讲究。以李慈铭穷京官为例子,他租了以前闽浙总督的官邸,“有屋二十余楹,有轩有圃,广植花木,气派宏阔”
。里面有
轩翠舫、碧交馆、花影廊、小东圃等名胜。《越缦堂笔记》

京官租房跟当下的性质差不多的地方在于,租住的地方总是不托底。而且这些人由于官位变化等等原因经常搬家,比如康熙时期的大学士陈廷敬形容自己租房状况是“五春三度移居日
,五年搬了三次家确实够频繁,何况作为官宦大部分东西很杂尤其是书画等等搬运十分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慢堂日记

乾隆时期的钱大昕也经常搬家,他感叹自己“劳如车轴无停转,拙比林鸠未定巢”。把自己比做车轴和鸟,希望能够安顿下来。在嘉庆时期的大学士祁寯藻也有这样类似的感叹:“自我官京师,十年四徙宅”,说的也是搬家频繁的事情,可见在清代,想要安居并非容易的事。

此外,京官之穷是大清朝上下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井且成为人们调侃取笑的一个现象。当时还有人专门者写了嘲讽一品京官的穷苦状:“轿破帘帷马破鞍,熬来白发亦诚难,粪车当道从旁过, 便是当朝一品官。”

清代京官出现

但是这些人就算如此穷困、漂泊,却始终要保持京官的体面,由此不得不常常是寅吃卯粮来度日。他们这些人搬家故事还不算典型,以做京官时期的曾国藩为例子则十分生动并具有代表性。作为湖南走出来的“北漂”
,曾国藩早期一直很缺钱,尤其是做京官时期,经常为租房子发愁。
从道光二十年开始,曾国藩就多次搬家 这里面的原因也很复杂。第一次搬家是由于居住地太闹,无法安静休息,因此在这年的十月他搬到一个小跨院,三开间,院中风景还不错,有许多绿植,环境安静优美,这对于需要养病的曾国藩来说十分合适。

相关画面

但是不久还要搬家,为什么呢?因为住不下了。湖南老家父亲和弟弟来了,所以不得已只能多次去找大房子租。在相中一处院子后,由于听说这房子里死过人,且是殉节而死,曾国藩则改了主意,在当天日记中还不忘评价一句:“京城住房者多求吉利,恭人殉节,当时究非门庭之幸。”出于忌讳心理,最终让曾国藩最终放弃了选择这个看似很合适的地方。不久他在一条胡同看中一处,每月房租八千文,合计起来,全年需要银子66多两,相当于半年的俸禄。曾国藩租房除了烧钱之外,他最讲究的还是风水问题,尽管他曾多次表示不信这一套,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深信不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关画面

有一次请朋友帮他看租房地风水,在看后曾国藩决定不继续续租,在家书中他这样说:“王翰城言东间极不吉,且言重庆下者不宜住三面悬空之屋。”听朋友的“言之成理,不免为所动摇”,问他如何处理。朋友说八九月搬家不利,因此最好这个月就搬出去。于是曾国藩开始焦灼起来去找房子,连续几天放下手中事情,“找房屋甚急,而讫无当意者,心则行坐不定。”可知相当焦虑。最后在朋友的一起帮助下,一边看风水一边定哪家,所以“吉宅”是租房者曾国藩首要考虑条件。最终在绳匠的住宅的十八间房,比棉花胡同的房子宽敞许多。

在家书中,他这样描述租来的房子情况:“屋甚好,共十八间,每月房租京钱二十千文。前在棉花胡同,房甚逼仄,此时房屋爽垲,气象轩敞。”只不过这次租房的价格再度涨幅,超出许多预算,一年房租要八十多两,为了弥补这种亏空,不得不大量举债。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的租房生活到此没能结束,在他做了翰林院侍讲后,又不得不出去找房子,主要原因还是家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寓中用度浩繁,共二十口吃饭。
于是这次租房搬到了距离紫禁城不远处,但是这个地段的房租又有了很大涨幅,甚至高达每年251多两的银子。

总体看来,曾国藩在北京做了十三年的京官,却搬家八次,这里面除了考虑风水、地段等原因外还要考虑性价比,因此,在清代做京官租房子确实很漂泊。这些由于京官流动性大,不断有人升转外任,或有的回到老家,因此在当时的京官来说,租房是一件频繁而又操心,又不得不苦撑的门面。

曾国藩

京官要不倒的架子,就要保持与身份对应的生活,那么就要追求居室、姬妾、舆马、仆役,再加上戏曲、冶游、饮宴,这才构成了京官生活的全部图景。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计算,京官想要维持这样的生活,如果不依靠外官的“别敬、炭敬、冰敬”,就算不饿死也基本要去讨饭了。曾国藩也是靠着这种规则勉强度日,但是后来在三十之后“立志做圣贤”便逐渐开始了更为清苦的生活,甚至经常因为缺钱,在梦里看到银子心生羡慕,醒来还要将自己痛责一番。以此可见,清代官员的租房生活确实也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

参考资料《曾国藩传》、《李慈铭日记》、《曾国藩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