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省域副中心,近期国内城市发展的新名词、新趋势。

近日,广东省连发三份文件——《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关于支持汕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的意见》、《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支持珠海、汕头、湛江三市发展。

湛江。来源:广东吃喝玩乐

说起广东,大家想到的是广州、深圳高楼林立的都市景观,腾讯、华为、格力、美的等知名企业,佛山、东莞等地发达的制造业,以及各种现代化、开放性、引领性的产物。

然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珠三角城市群内。或者说,珠三角代表了广东,粤东、粤西等相对欠发达地区长期被忽视,造成非常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那么这一回,广东发文件支持珠海、汕头、湛江三市发展,不仅支持珠三角东西两侧的平衡发展,还支持广东全域的均衡发展,并首次提出打造省域副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国民经略

显然,如果珠海、汕头、湛江能够崛起,广东经济将在广深佛莞之外,获得新的增长极。届时,不仅广东的区域经济格局焕然一新,经济第一大省之位同样更加稳固。

从围绕省会城市的集聚发展,到全域的均衡发展,这样的风向突变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02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围绕省会集聚发展,源于省域之间的激烈竞争,多数省级行政单位不得不集全省之力打造省会,以提升头部城市的竞争力参与省域竞争,并对省内外溢的人口、资源进行截流。

围绕省会城市的集聚发展,确实让不少省份有了更多亮点,武汉、成都等城市得以复兴,长沙、合肥、郑州等城市也在此过程中崛起。

不过,这样的集聚发展,让城市发展的动力更趋向于行政因素,对省内其他地级市非常不公平,造成了更严重的区域发展失衡现象。

直到去年,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界开始反思这种“一省一城”“省会独大”的发展模式。

武汉。来源:前瞻网

率先爆发疫情的武汉,作为湖北省会一城独大,哪怕拥有国内顶尖的医疗资源,出现这传染率高的病毒,各大医院依旧发生挤兑。

即使在湖北省其他城市,一些平时没怎么听说过的城市,也发生了医疗资源挤兑的现象。

可见,过分的集聚让省会城市超负荷运转,平时就已发生各种资源挤兑现象,面对疫情等重大事件时则直接瘫痪,并快速传播至全省。一二线超负荷、三四线渐凋零,当全国大部分城市都要为其前途担忧时,这样的城市化思路,确实值得反思。

去年疫情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城市规划学者开始反思当前过度集聚的城市化,建议各省打造副中心。比如武汉瘫痪时,湖北应有其他大城市承担起责任,至少患者能在省内顺利分流。

湖北省“一主两副”发展格局示意图。来源:东湖社区

去年下半年,《求是》杂志刊发高层重磅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指出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此后,陕西提出西安、榆林“双核”战略,湖北提出加速打造GDP5000-10000亿规模的副中心城市(襄阳、宜昌)

03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与中西部省份的省会独大现象不同,在东部沿海相对发达的省份,省内往往有一个能与省会实力相抗衡的城市。

其中,作为计划单列市的大连、青岛、厦门,综合实力并不弱于沈阳、济南、福州,并各自形成一个都市区,带动省内不同区域的发展。即便是强市集中在苏南的江苏,苏北也有徐州支撑起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甚至跨省辐射。

然而,广东、浙江的省会与计划单列市距离较近,再与相邻的港澳、沪苏相融,成就了珠三角、长三角两座国内领先的城市群。在此情况下,浙南、广东非珠地区并无高等级城市起到带头发展的作用。

相比较之下,浙南地区的温州、台州,以及浙中地区的金华,城市综合实力、竞争力高于广东非珠地区地级市。

其中,温州是浙江最强地级市、浙中南最强城市,并支撑起了浙江相对均衡的发展,让浙南地区有了更多亮相的机会,实属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四大都市区示意图。来源:浙江发布

然而,在全省重点发展杭州及周边环杭州湾大湾区的背景之下,浙南地区的发展日渐吃力,浙江南北差距增大,相对均衡的发展局面正在被打破。虽然浙江规划了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但实际上的发展重心依旧在浙北地区。

在浙江省“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方面的表述,依旧是“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依旧围绕浙北的两座副省级城市进行,并无对浙南有过多着墨。在此背景下,台州被纳入宁波都市区,也不足为奇。

宁波都市区示意图。来源:浙江新闻

04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这些年,温州着实非常努力,各方面正逐步走向正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领域均取得非常大的进步。即便如此,大家对温州的发展前景依旧有些担心。

其中最令人担心的并非温州本身,而是温州在区位、城市等级方面的相对劣势,对城市发展起到的制约作用。

因此,在埋头苦干的同时,温州更应积极充分利用自身特征,去谋划、去量身打造并积极向省、国家层面争取更多资源、政策

当榆林、襄阳、宜昌、汕头、湛江均成为各自省份的副中心城市,温州也该勇敢喊出打造浙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为温州自身乃至浙南地区争取更多发展权益。

浙江不大,但是人口稠密,省会偏北,杭州的资源外溢往往仅辐射浙北地区,对浙南地区更多的是虹吸。

当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温州必然要担起浙南与浙北“共同富裕”的目标,为浙江的均衡发展持续贡献。

来源:温州发布

作为一座具备部分二线城市特征的强三线城市,温州曾凭一己之力崛起,并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进行了探索。如今在新时代,应积极争取浙江副中心城市地位,主动承担起浙南闽北赣东城市中心重担,向大都市进发。

虽然如今开始反思过度集聚、省会独大发展思路,但集聚发展的总体思路依旧不会变,适度集聚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各省的省域副中心也应运而生。

地处浙南地区的温州远离其他中心城市,且有相对领先的实力,本身就拥有打造浙江副中心的条件与潜质。那么,实力远远不如温州的榆林、襄阳、宜昌、汕头、湛江都可以,温州为什么不可以?!

05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温州争取浙江省域副中心,当前只是一个建议,尚无任何官方层面的明确表述,但这是温州突破区位、城市等级限制的重要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温州必须加快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这不仅仅是温州市域内的首位度,更是浙南闽北地区的首位度。只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城区,才能支撑起一座都市区,才能在争取浙江省域副中心时有更多话语权。

来源:温州日报

即便今后温州成功获得浙江省域副中心,并非就此完事,而是要借助省域副中心地位争取更多资源与政策的落户,让浙南地区人民能就近在温州享有优质资源与服务,不必舍近求远前往浙北地区,并借此增加浙江对闽北地区的影响、辐射。

在这些领域,当前温州仅有医疗、航空等少数方面能做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力均不够强,连基础性的商业吸引力都还有限,尚且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当城市竞争日趋白热化,温州不能再单打独斗,更应顺应发展趋势、融入发展大势,在城市版图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争取浙江省域副中心,不仅仅是为了温州自身发展,更是为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让浙南地区成为浙江新的增长极。

当广东以区域均衡发展巩固经济第一大省地位,本身以均衡著称的浙江,更应保持并继续提升全域竞争力,这是新时代温州应担负起的责任。

相关内容:

《温州要成为3000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机遇在哪?》

《内卷之下的城市竞争,温州的机会在哪里?》

《史无前例 !两大国家红利重磅来袭,温州将迎大发展?!》

后话: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将“楼市温州”加为星标,并在文末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END

长按关注『楼市温州』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加入『买房交流群』

交流置业投资心得

1、《官宣!澜悦府、翡翠天地、万象府等21个小区全装修,成首批重点监督对象!》

2、《楼市大利空!全国严查经营贷违规入市,温州3家银行被重罚!》

3、《史无前例 !两大国家红利重磅来袭,温州将迎大发展?!》

4、《市区6万多套新房供应在路上!可怕吗?》

5、《台州纳入宁波都市区!不跟温州一起玩了?》

6、《温州该跨江还是该环山发展?终极方案或许是这样的!》

7、《乐清市区、永嘉县城纳入温州中心城区,撤县设区将有实质性进展!

8、近5年,市区房价到底涨了多少?从这个角度看,你会更直观、更焦虑!

9、930万人口大市的温州,为什么街头人流量这么少?原因终于曝光!

10、官宣!瓯海大道之后,沿江快速路或将今年开建!核心城区引爆点来了?

11、区域分散、强镇林立的温州,是多么需要聚集的力量!

点赞的同时,请您点亮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