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了今年的专业硕士招生考试。 不过中间的过程有点郁闷,总结了一下,中间感觉踩了几个坑,虽然收到了某大学的待录取通知书,已经接受录取。 但还要总结一下,供想考的同学参考:

1、关于非全和全日制的问题。 一般的在职人士喜欢选择非全,觉得可能会容易一些。 在这里不得不说,非全和全日制的分数线划定是相同的。不要抱着非全可能会简单的想法去考试。 我这次第一志愿报的首师大。结果,首师大划线比国线高23分,我直接挂了。只能寄托希望于调剂。但是学校对调剂生的要求都是蛮高的,有些学校招收第一志愿,上国家线就可以录取。但是一旦调剂可能要到370 380以上,我见到最高的调剂生 404分, 总分500,感觉可能直接放弃了自己第一志愿调剂到那个学校的。

2、关于学校的选择。 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尤其是在职的考生。第一志愿失利,如果调剂可能会比较麻烦了。 所以还是要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

3、关于竞争对手。不要以为你的竞争对手都是和你一样的在职考生。 因为,实际上大多数都是20出头刚刚毕业的,或者毕业1-2年的学生们。 我选择了学科语文的专业,济南大学面试时惊奇的发现,11个考生,除了我一个大叔外,其他都是20郎当岁的小姑娘。好几个网络面试都是在宿舍里进行的。 你们懂的,也许你觉得自己实力非凡,但是人到中间往往时间有限。比如我白天上班,晚上还得伺候孩子,两个小祖宗天天晚上搅合的我头疼不已,最后上奶奶哪躲了3个月准备,才勉强上了个国线。 英语真是干不过后浪,专业课教育学综合也背不过那群小姑奶奶,全靠专业二拉分,才争夺点优势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补充一下: 之前本来以为非全是业余上课,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学校是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集中在寒暑假或者节假日,这种方式在校老师是挺好的。但是对于我这种公司职员,就比较郁闷了。集中半个月一个月的,工作就没有了。 而业余上课,如果家近还好,家远的话更加麻烦。所以,倒不如考个全日制的痛快,录取要求一样,还有应届生待遇和派遣证。一般学制两年,真正上课也就一年的时间。相比之下,全日制的可就痛快多了。

另外,报非全的同志还需要和公司签订第三方定向就业协议,也相对比较麻烦。
其实,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今年就后悔了,如果直接选择天津师范大学, 第一志愿报个全日制,录取了,不仅少了这么多调剂的奔波,也很容易取得理想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