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4月6日讯(记者 赵晓雯)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就《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在回应“中国现行的扶贫标准是否低于世界银行确定的扶贫标准”时表示,根据国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来确定国家标准,是中国实施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以来一贯的、一直的做法。据统计,2020年年底中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740元,远远超过国际极端贫困标准。

洪天云介绍,脱贫攻坚以来,中国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都是以户为单位,衡量标准是“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一收入”为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现行国家扶贫标准;“两不愁三保障”是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以及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包括饮水安全有保障。

“中国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维标准,不仅仅是收入,还考量了贫困人口生存权、发展权的实现。总体来看,是高于世界银行的极端贫困标准的,也高于2015年联合国确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绝对贫困线,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洪天云说。

他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关要求和部署,保持现有政策的总体稳定,对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继续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脱贫群众收入稳定持续增长,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