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清明馃:舌尖上的春天味道

明前茶,两片芽,清明螺,抵只鹅,草色青青春天到,青团颜色俏。在人们眼里,清明节与节令的食物同在。真正属于春节过后的味道,还是清明馃。

东阳的清明节习俗和其他地方大同小异,在古代就有踏青、祭祀祖先和吃清明馃的风俗。清明馃油亮碧绿,糯韧而绵软,秀色可餐。

日前,在南马镇和平村蔡家自然村的一片田野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采野菜的贾惠园。贾惠园告诉记者,这野菜名为鼠曲草,又名鼠耳、黄花,在东阳,则被称为“棉絮头”,是制作清明馃不可或缺的材料。

贾惠园回忆道,小时候,家里做清明馃场面热闹非凡,三姑四姨、老老少少,所谓一家人齐做馃,各家帮忙,左邻右舍的女人们齐聚一堂。谈笑间,油绿如玉的清明馃就被巧捏成型,和盘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糯米粉、鼠曲草或者艾草和成面团,就可以制作成翠绿的面皮。”贾惠园将采摘回来的鼠曲草经过清洗后煮熟捣碎成泥备用,把糯米粉、米粉按照比例调好,再将鲜嫩的鼠曲草泥与粘稠的糯米相融合,加入玉米油,继续揉捻,直至面团颜色转为均匀的青绿色。

面皮完成后,下一步就是选择内馅。贾惠园说,清明馃有甜有咸,咸口的大多用时令的春笋加上雪菜、五花肉末或卤制豆腐干,外形做成饺子形状;甜口的大多包的是豆沙馅,用一种雕刻着吉祥图案的“馃印”模具,压制成圆形的薄饼。

“东阳人喜欢吃咸口的比较多,因为春笋可以让味道更加鲜美。”贾惠园这次做的就是咸口的,用的春笋是自己当天从山上挖回来的。将所有配料切丁,然后把肉丁、笋丁、豆腐干、雪菜入锅炒熟后出锅晾凉。

记者看到,贾惠园熟练地取一小块面团,将其擀成圆形的面皮,加入炒制好的馅料,包成饺子形状,在指尖的揉捏里,一点一点地把山川草树的芬芳,藏进每一颗翠绿的馃子里。

最后,把做好的清明馃上笼蒸十五分钟便大功告成了。蒸熟的清明馃,油绿如玉,诺人绵软,清香扑鼻,不仅味道好,还是人们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

记者 陈姣

本文编辑:陈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