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前两篇文章中对杜新枝的性格特点和运作关系的能力做了较详细的剖析,了解了她本性。今天起则重点从杜新枝前前后后的谎言里窥探真相。

“因为当时计划生育很严,规定妇女要满三十岁才能申请准生证,”这句是杜新技采访时的原话。这是谎言!查阅了《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1990地方性政策文件,该文件1990年4月12号颁布、7月1日生效。(网友可自行百度搜索)由河南省人大7届15次会议通过。在第二章第十二节第一条明确规定:经县级计划生育技术鉴定机构鉴定,报市(地)计划生育技术鉴定机构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可批准二胎。也补充说明女方满28周岁以上,且头胎与二胎间隔4年以上。

杜新枝头胎大女儿是智障,明显的非遗传性残疾,连自理都不行,后面两胎又没有生下来,杜新枝怀孕时已满28周岁、且头胎已经7岁了,间隔了7年。完全可堂而皇之申报。她撒这个弥天大谎为什么?玩弄大家的智商?不会是这么简单。杜新枝明明知道可以申报,而且准生证是要怀孕以后才可以申请的,那她又为什么不申请?却偷偷的跑到100多公里的淮河医院去生?我猜测她无外乎有这两个考量:1、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大三阳)没有信心,担心小孩健康有问题,(大女儿智障已经让她懊悔不已)而浪费这个二胎机会,所以先不动用这个指标。2、试试生下来看,若健康则留下,日后再想办法洗白身份。若不健康则弃之,待自己身体调养好了重头再来,绝不重蹈头胎复辙,那样真的“生不如死”。

如果上面的想法成立,我就可以做如下推定:她心怀忐忑,所以常常去求中医或照B超,想确认胎儿的健康状况,但是在医疗水平及条件的限制下始终未得到证实。到是确认了是个儿子,(这个是杜新枝本人在采访中说的:“通过中药号脉和B超知道怀了一个男孩,所以想生下来”这是原话)这点让她十分惊喜,因为当时在河南的习俗,家里没有男孩是抬不起头的,容易让人笑话。所以下决心冒风险也要生下来。

在当时孕期没有有效的母婴阻断治疗手段的情况下,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是极高的,所以只能等小孩生下来才能知道是否传染,这就为后面错换案埋下了伏笔。

(因篇幅太长,所以分三期说清,敬请谅解)

请持续关注(二)错换VS偷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