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一段视频刷了屏。一位学生会干部站在淋不到雨的屋檐下,双手插在裤兜里,一副黑社会的模样,冲着雨中的同学们训话,还对个别人进行现场俯卧撑的体罚。

在视频里,他污言秽语,面对同学的质疑,直接说“吵你麻痹啊,都给我淋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学生会干部并不是孤例,之前成都某校的“学生会杨主席”也出了名。话说有同学在群里问是否开会,并@了杨溢学长,有人跳出来反问她“杨主席是你直接@的?”还直接对这名同学爆粗口:“他妈自己没点数?”另一个人也出来帮腔,称“请各位试用干事以后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方式”。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是不入流学校才有的事情,那么身处中国最开放区域珠三角的一流高校中山大学会打你的脸,前几年的学生会干部任命公告甚至标明了职位是“正部长级”还是“副部长级”。

“官本位”的油腻风气不仅仅存在于大学,也存在于中小学。当年大名鼎鼎的武汉“五道杠”,一开口说话,一股故作老成的陈腐气息扑面而来。至于那些“小大人”、“小官僚”,打着“成熟”的旗号不说人话,也是极其普遍的存在。

有趣的是,对学生干部的观感,社会上早已两极分化。从代际上来说,大多数老一辈仍然认同“学生干部身份能锻炼人”的观点,而在网络上,“学生干部”是一个臭大街的词,几乎等同于“官僚化”和“油腻”。至于我这代中年人,分歧似乎也不小。

我们这代人读书时,“学生干部”其实也不算什么好词,在中小学,它往往意味着跟老师很近,跟同学很远。到了大学时,那些老气横秋,喜欢打官腔的学生干部,更是令人腻歪的存在。不过,即使如此,许多人仍然挤着往里爬,因为有好处摆在那里。

据我所知,不少朋友在招聘时,都会率先剔除那些学生会干部,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这种现象并不是少数,而是企业人力资源领域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习惯。在网上搜一下,甚至有些霸气的HR,直接在接收简历的条件上注明“欢迎应届生投递简历(学生会干部除外)”。

这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那种夸夸其谈、指手画脚的人,更不喜欢“过早成熟”、沾染社会习气的人。前两年甚至有种说法,认为学生干部成了“新就业歧视”。

但是,从当下中国社会的现状来看,在大多数传统行业、机关单位和国企,学生干部这个标签仍然会是加分项。所以,学生干部即使在学校里被同学鄙视,可写起毕业简历来,还是会将之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对学生干部这一标签的观点分歧,根子在于人们对“学生成人化”和“高校官僚化”的不同态度。

前段时间,东南大学支教男生踹飞山村孩子的事情刷了屏。这位跟小混混差不多的支教男生,居然是校内名人,载誉无数,经常代表学校出席各种高大上场合。他的中学时光在著名的衡水中学度过,大学期间还曾回衡水中学演讲。可能是习惯了衡水中学打鸡血喊口号的风格,所以在网络可见的各种演讲与表达中,他的话语模式也糅合了主流演讲腔和衡水热血,总之,看起来挺老土和别扭。

相当搞笑的是,原来在这件事发生之前,这位男生在已经招来许多公开非议,在知乎上被许多人怼过。事情爆出后,许多同学更是大扒黑历史。

有网友将各种扒皮黑历史进行总结,包括“学历造假、指导他人造假、坑学弟学妹、创业比赛走穴捞金、涉嫌性骚扰女同学、参选最具影响力毕业生跟队友撕逼”……而且,他以有几副面孔著称,在面对领导和面对普通同学时,他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卑躬屈膝,后者是趾高气扬。他在学校以会走关系著称,以超出自己年龄的成熟感,成功摆脱“学生”的标签,打入“更高”(其实就是年纪更大)的圈子。

所以,同学们对他的最大评价就是“油腻”,甚至表示“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如此油腻。”

当然,在我看来,这位同学并不高明。他的家庭、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氛围,还有他个人的认知能力,并没有让他真正懂得该如何更“混得开”。因为一个真正“很社会”的人,最应该做到的就是避免这种“小人得志”的形象,他对任何人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因身份而有态度上的差异,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如果只对领导态度好,必然走不远。

不过世道多变,媚上而欺下的人,现在的成功几率也相当高,这年头谁身边没有几个这样的人?

有意思的是,当他的照片在朋友圈里出现时,我见到的最多的评价就是“这人长了一张学生会干部的脸”,虽然,据说这位校内名人并未担任学生会干部职务。

我在之前一篇文章里写过:我并没有相貌歧视,因为长相是父母给的。但我有气质歧视,对官腔和油腻有天然恶感。但在现实的大学中,你能见到许多这样的人,尤其是在学生会。

很多老一辈中国人对“学生干部”有一种迷思,将之等同于具备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认为这种经历有助于步入社会。但就如中小学里最被同学们讨厌的往往是班长一样,各种学生会干部在同龄人的口碑里真心不怎么样。

有意思的是,前段时间看某群聊天,一个姑娘列出的男朋友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学生会干部免谈”。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学生会干部普遍油腻”。

在许多老派人看来,学生会干部经历当然是好事,它意味着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意味着可以迅速融入体制,迅速适应社会,尤其是适应较为分明的层级关系。近年来,学生会渐渐成了“小官场”,甚至频频爆出勾心斗角的丑闻,也炮制出一大批酷爱打官腔、不说人话的学生。但在老派人看来,这样的年轻人或许才算成熟优秀,“站出来像个样子”。换言之,对于“学生成人化”和“高校官僚化”,他们是支持的,认为“当学生干部能锻炼人”。

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学生干部则是“不学无术”“官僚作风”“手高眼低”“阿谀奉承”等负面形象的代名词。其实通过社团组织锻炼自己,是全世界大学的通例,国外许多名人也都有社团干部经历。但说实话,认为国内大学学生会能锻炼“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其实非常乡愿。

这是因为在欧美大学里,学生社团并没有行政背景,它更多是一种兴趣爱好的共同体,利益色彩不浓。学生通过参与社团展示自己,表达观点,正是一种锻炼自己的过程。

而在国内大学里,学生会实际就是学校行政意志的学生代言人,在大学官僚化的大背景下,学生会官僚化也是必然,更加会成为一个因为利益而勾心斗角的场域。而且,因为他们并不懂得一个成熟系统运作的逻辑,所以只能模仿他们在社会上见到的那一面,而且往往是最糟糕的那一面,比如排资论辈、溜须拍马,搞派系山头。

在这种场域里泡着,迅速“成熟”并“油腻”,自然是一种必然。它本身是一种趋利行为,想改变这种情况,唯一办法就是社会风气的改变。

更糟糕的是,老一辈所认为的这段“能锻炼人”的学生干部经历,往往适得其反,让这些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年轻人太过在意自己曾经的“干部身份”,甚至导致心态失衡。

退一万步说,即使你真的抱着“锻炼自己”的意图进入学生会,且不说大染缸的同化问题,单说“锻炼价值”,其实也非常有限。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学生会那点机械工作能不能做好,根本无关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甚至跟智商都没有关系,仅仅是体力问题和态度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