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

提起粟裕将军,相信大家绝不会感到陌生,毕竟,粟裕将军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将,为我国抗击外敌、实现独立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粟裕将军是值得我们永远的去尊重和铭记的一个英雄人物。

但是呢,粟裕将军一直有一个为后世的众人所好奇的事件,那便是粟裕将军在与国民党方的74师之间的‘相爱相杀’,甚至于,粟裕将军对74师多次动了杀机,想要把对方歼灭,那,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发生在涟水之战中

1946年10月19日,当时国民党方的张灵甫率领麾下的74师,并整编了其他师团的部分精锐战力,与我军的由粟裕将军率领的中华中野战军的主力战队进行了直接而全面的对抗战役;

在经过时长近半月的激烈对战后,于11月1日,我军依靠高超的战略和丰富的对敌经验,终于在涟水战役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甚至可以说,粟裕将军不仅是在涟水之战中对74师动了杀机,更是差一点就把刀架在了74师师长张灵甫的脖子上。

本次战役结束后,张灵甫曾在其所发的电报中说到:匪军无论战略战役战斗皆优于国军,数月来,匪军向东则东,向西则西。本军北调援鲁,南调援两淮,伤亡过半,决战不能。再过年余,死无葬身之地;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明显地看出粟裕将军对74师的针对与杀机。

其二,发生于沐阳之战。

1946年12月19日,是时,国民党方集结了74师与桂系的主力部队,企图借由涟水之地为基点,发起向北的进攻,然而,这一意图很轻易地就被粟裕将军识破了。

为了能够加大对敌军的打击,同时更有力地保护我方的军事战力,粟裕将军制定了战略,想要在敌方北进途中对其进行打击,攻其不备,然而74师师长张灵甫却也敏锐地感受到了北进道路上的危险,所以他决心等待更多的战队与其并肩,而不是按照上方的命令盲目的北进。

由此,粟裕将军也失去了对74师实施打击的机会,至此,粟裕将军对74师的杀意,可谓是更加的浓烈了。

其三,便是在我国的战争史上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孟良崮战役

1947年5月13日到当月16日,当时,我军原本是为了与敌军的以48师为主导的军团进行正面的对抗,不想,张灵甫联手了25师与83师的部分军队,在进行了建制上的改良之后,便直接对我方的华野指挥部驻地进行了战略转移,企图乘我军与人对抗之时,给予我军沉痛打击。

但是,华中野战军的主力战队可是由有着‘战神’之称的粟裕将军所率领,又岂会束手就缚?粟裕将军在探到了张灵甫部队的行动轨迹之后,便敏锐地察觉出张灵甫的目的是冲着自己来的,于是乎,粟裕将军反其道而行之,放弃了与以48师为主导的军团的对战。

回过头来,全力地对张灵甫的部队进行打击,由于反应及时,出军迅猛,粟裕将军不出所料地便对张灵甫部队实施了歼灭,把74师这一支国军的王牌部队给完全地掐了气息。

我们可以从上面看出来,粟裕将军对74师的多次杀机,其实也是因为74师在战场上与我军的华野部队进行了多次的对抗,对我全军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粟裕将军对于74师的杀机,起源可不仅仅是这几次战场上的对抗,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四,是由于74师的文化水平居高和战斗力高强

大家可能会感到奇怪,因为文化水平居高,就要对其含有杀机?那是因为在当年的战场上,可真的是没有所谓的学术性的军事人才,怎么说呢,可以这么理解,当年的将军还有军队的大小的领导者,其对战争的认识,以及对军事素养的培养,其实是在战场上一次次亲身经历、然后积累下来的。

而并非是从学校上学习得到的,这导致的一个结果,一是我军的军事素养无法得到全面的提高,毕竟战场是最好的学校,但未必每个人都能活着去学习;二,就是我军的军事素质的上限大大地受到了局限。

原因也很简单,我们经历的,敌军也在经历,并且敌军是作为一个专业的军事学家在经历,而我们是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再重新的修习一门复杂的科学,彼此之间的差距可想而知。

此外,74师的文化水平的组成,是系统而全面的,可以说上至师长,下至连长的一系列干部,都受到过基础的军事教育,这使得他们在对战的时候,往往能够集思广益,作出更为理智、正确的决定;而且就算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进行临时的拆分,他们也由于军事教育的普及,而能够实现军事战力的最大化的保持与发挥,这一点,是战场上最欠缺的,也是我军所难以达到的境地。

综上种种,由于74师的文化水平居高,使得74师能够在战场之上呈现出极大的适应能力,满足各方战场的要求,并且,在各方战场都发挥了极高强的军事素养和战斗能力,对我军的威胁不仅是具体的,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局势,在这种情况下,您说,粟裕将军可会对其视而不见?答案当然是不会,粟裕将军早就把74师牢牢地记住,在多次的交战之后,更是对其给予沉重的杀机!

刚才说过了,74师上至师长,下至连长的一系列干部,都受到过基础的军事教育,所谓的学术性的军事人才不仅有,而且很多,这就为他们的作战能力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不仅使得他们有了发挥出更高战斗力的可能,而且,他们实际上也将他们的学识应用得淋漓尽致,在战场拥有着高超的战斗能力和发挥着稳定的战斗水平,对我军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但若是仅仅因为如此,粟裕将军还不至于将他们视作威胁,对他们屡屡动了杀心,毕竟,当年蒋介石非常注重对军事人才的培养,使得国民党方面出现了许多的精兵良将,74师的成立也只是其中一个案例,真正让粟裕将军对74师起杀意的,还是由于蒋介石方面对74师的培养。

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年的国民党不缺乏军事素养高超的军队,也不缺乏装备精良的军队,缺的是和二者为一的王牌军队,而74师就是这支王牌军队:我们知道,蒋介石一直保持着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向美国购入了大量的先进装备来加大各军战力,但是装备毕竟有限。

所以各个军队只能是分而食之,但74军可不一样,它的绝大部分装备都是蒋介石从美国购入的,蒋介石对于74师的定义,就是要把它打造成一支王牌之军!您可以试想,一支军事素养普遍性高的军队,还搭配了当时世界上最尖端的火力装备,它应当呈现出一种怎样可怕的战斗力?

事实上,当时的74师的战斗力确实远远地高于对等的军力的部队,甚至国民党方面传出这么一个说法:倘若打造出10个74师,则华夏之大局可定矣;这句话固然有一定的夸大的成分,但也可以看出来国民党方对于74师的战斗力的信赖——74师战力,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这么一支战斗力高强的部队,粟裕将军怎么可能对其视而不见?粟裕将军不仅极其重视74师的各个动静,并且在最后,在孟良崮战役对74师的辉煌谱写了终章。

粟裕将军对74师多次动杀机,是为了保障我军的安全

74师兼具‘军事素养高超’和‘火力装备前卫’这两大特点,在战场上对我军造成了多次的重大伤害,是为我军解放事业的一大阻碍,若无法根除这一隐患,迟早会对我军的整体布局造成不可无视的巨大破坏,所以,出于保护友军的考虑,更是为了解放事业进行考虑,粟裕将军都必须重视74师,都必须将其扼杀!

此外,我们常说到:只有敌人才了解敌人;可以说,粟裕将军也算是74师的知己了,粟裕将军知道74师兼具‘军事素养高超’和‘火力装备前卫’这两大特点,会对我军造成巨大危害,但是,危机也是转机,若是能够将74师进行一定的吸收,将会大大地提高我军的战斗素养。

鉴于此,粟裕将军在歼灭了74师之后,又快速地完成了‘善后工作’,将74师的俘虏进行教育改造,并将他们分开后送入了各方部队,由他们来这群“俘虏”进行再一次的教育,并师从于他们,学习先进的军事知识!

粟裕将军对74师的种种作为,不仅是为我军扫除了前进的一大阻碍,更为我军的长足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念及至此,不知道张灵甫在当时又作何感受呢?当时十分的懊恼吧,但,此刻的我,确实对粟裕将军更加的敬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