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两天和一个做初中班主任的朋友聊天,她说最近常有学生拿校外培训班的题目来向她请教。

有时真觉得学生没必要做太难的题,本来不想给学生解答,但是作为老师又不能这么做。

她问我:现在校外培训班的题目都这么难了吗?事实上初中学生真没必要做这么难的题目。”

我身边有个朋友的孩子在外面培训,经常会说培训班的题目比学校的试卷题目难多了,很多题目不会做。

现在身边熟悉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学校里读书,外面培训班补习,休息天也不间断地学。

事实上,降低中小学、中高考的难度系数在十年前就被人大代表提议,但是一直没有最终结论。

在教育部不断给出让孩子减负的指导建议下,校外培训的热情反而只涨不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和家长如此焦虑呢?

和很多家长聊天,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孩子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忧虑,因此把孩子送进培训班成为父母最后的那根稻草。

不管学了有没有用,反正身边人都在学,自己家孩子不学就跟不上节奏了,所以送进培训班学就完事了。

但事实上,校外培训机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反而进一步向学校一样向教学靠拢。

01高于课堂的难度一直是培训班的卖点。

虽然国家教育部有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区)中小学同期进度 。

但事实上很多培训班的教学却以追求难度大的题,高于快于学校教学作为自己的特点吸引学生和家长。

正如我那个老师朋友一样,有学生拿着培训班的习题“考”老师,成为一种经常遇到的事。

培训班的这种教学其实也受到了好多部分家长的欢迎。

曾经问过一个家长,他坦言对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孩子的成绩确实也比较好,因此孩子在学校学习后学有余力。

因此培训班的内容偏高一些,对自家孩子来说其实是比较好,这样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也有帮助。

但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习高于自己目前阶段水平难度的内容,并不轻松,甚至会打击到孩子的积极性。

小静是一个初一的女生,理科不是很好,她的父母给她报了理科类的培训班,初衷是为了让孩子提高理科成绩。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培训班的习题不光孩子崩溃,父母一样崩溃,小静对理科反而更害怕了。

02校外培训机构正在走学生分层的路子。

给学生分班,按成绩好坏排进不同层次的班级里,一向都是很多学校喜欢的方法,所谓让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学习。

但最近几年来,国家教育局一直在淡化分班的政策,鼓励各地的学校减少分班,均衡分班。

但是校外培训机构现在却正慢慢兴起各种分班热,如果你的孩子成绩不够好,就算你花钱都没有机会去很好的班级,这就是现状。

邻居的孩子小哲正在某培训机构的创新班学习,听说他学习的培训机构光同一个年段的孩子都有四个不同层次的班级。

比如创新班主要针对有志于考重点高中的孩子,其他依次下去还有精进班、优化班、好学班。

这些班级根据孩子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按成绩排名分班,想培训的孩子在入学前需要先进行培训机构的考试,最终按考出的成绩说话。

并且这个班级的名额还不是固定的,培训机构春秋都有两次考试来重新核定学生的分班档次。

就像小哲爸爸说的,别说中考高考按分数分层很残酷,现在读个培训班都费脑子,成绩差交钱都没好班级读。

在这种大背景下,成绩好的学生受欢迎,被各大培训机构抢着要,如果你成绩够好,培训机构甚至不收钱都愿意纳入旗下。

因为这样的孩子,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无疑会成为培训机构的招牌和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培训永远很难。

现在的家长比之自己学生时代的状态更为焦虑无疑是有原因的,在这个大环境下,作为家长明显是盲目的。

但是作为家长,在孩子补习班的事情上还是有几个原则可以遵循。

1、尊重孩子的意愿。

从本质上说,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在安排培训班的事情上,一切以孩子的需求做决定。

很多孩子在学校作业和知识点都无法消化的前提下,上校外的培训其实没有多大作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孩子的学习上也是,过多和过深对孩子在学习道路上的成长都没有好处。

原则上来说,根据教学大纲把学校老师教的东西、布置的作业完成应付中考高考是足够的。况且这些年中考和高考的难度都在逐年下降。

2、根据家庭实力来给孩子上培训班。

全民“鸡娃”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只能说明在孩子应该多元化发展的道理上,我们自己把道路堵死了。

这个社会有千千万万个方向,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读书这么好读,这么容易,可以用金钱衡量,你我、甚至在座的各位大多数人的孩子都没有机会。

让孩子有更多的可能,而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那么“鸡娃”才会最终失去了意义,在我看来,学会一项技能比分数更重要。

3、承认自家孩子的平凡。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父母不能承认孩子的普通。

我们都在羡慕“别人家孩子”时,其实需要冷静地想想,这五个字里的重点是“别人家”。

全民培训班最大的悲哀就是掩盖了大多数孩子都是凡人的真相,山顶的风景确实很好,但是能爬上去的终究只是少数。

与其羡慕“别人家孩子”读书好,不如好好规划自己家孩子的路,盲目地参与各种培训教育,事实上伤心又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