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侯景是谁,可能很多人压根没听说过他的名字,再问一些对历史有兴趣的人们,可能会知道“侯景之乱”这一事件,由此可以判断侯景是某一个时期的反臣,起兵作乱了。

但是其实侯景也是堂堂正正的一个皇帝,建立了汉朝,当然,这和汉朝和当年的高祖刘邦建立的汉朝可不是一个,只不过是重名了而已。后来侯景被称为南梁汉帝,这就说明了他所处的时代,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时期。

有人把侯景比作早年西汉和东汉这两汉之间的王莽,王莽应该比侯景知名度更高一点,建立了新朝,当了短暂的一段时间的皇帝,当然,结局也不是很美好。

据记载,王莽年轻的时候堪称国民男神,出身世家,温文尔雅,聪明又知礼,孝顺懂事,爱护百姓,经常到市井之间与百姓交流,长得好性格好,又有才华能力,后来成为了一代权臣,慢慢的被利欲熏心,取代西汉末代皇帝,自己称帝,建立了一个新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世对王莽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有人说他野心勃勃,篡夺汉室,说他不知足,贪慕权势;也有人说他有雄图大略,在位时间虽然短,但是颁布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如果能在位久一点,会是一个好皇帝。

最最重要的是,王莽当初的一些政治观点和做法和近现代的一些思想观念有所重合,在当时的社会不太被人接受,但以今人的眼光来看,他的思想十分超前,甚至被人开玩笑说,认为王莽是“穿越”过去的。

以侯景和王莽相比,单看王莽的后世评价,不算十分奸恶之人,那么侯景呢?大概他们二人的类似之处就在于是夹在两个朝代之间,自己建立了一个昙花一现的短暂朝代,在位时间极短,都是由臣子上位的吧。至于功绩,侯景与王莽还是无法相比。

先说一下侯景的结局。

真不是一个“惨烈”能形容的。侯景原本在南朝梁做臣子,后来举兵叛乱,围困京城,苛待皇帝,把梁武帝萧衍生生给饿死了,扶持太子萧纲登基之后,没多久又把人杀了,棺材也不给一个。

好歹死的时候是皇帝的身份,但是萧纲的棺材就是临时在他死去的屋子里拆下来的门窗木板拼起来的。后来侯景又扶持了萧纲之前先太子的孙子萧栋登基,没几天又把人家兄弟三个关进了密室。

后来梁元帝萧绎派手下的两大得力战将——陈霸先、王僧辩去征讨侯景,侯景刚当了没多久的皇帝,打不过人家,只好逃跑。但是没有跑成功,逃跑的途中被自己的手下给杀了。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侯景早前几次背叛国主,坑杀萧梁皇帝,最终落败被杀,也不稀奇。但是侯景之死十分之惨烈。以前的人们都讲究一个死时要保留全尸,要入土为安,只有犯了大罪的人会被惩罚“砍头”“五马分尸”“火刑”等,不给人留下完整尸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侯景这样的当世之人眼里的乱臣贼子,落难被杀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至于全尸就更是不要想了。王僧辩追上他之后,将他的尸体砍下双手交给了北齐皇帝高洋,把他的头颅送去了江陵给主子萧绎,剩下的尸首留在健康城的街头,直接扔在了大街上。

尸首留在健康的原因是此前萧梁皇室定都健康,侯景作乱时也是居于健康,后来侯景称帝,自然还在健康,而梁元帝萧绎是在江陵称帝,不曾到健康来,王僧辩杀了侯景之后,送了人头回江陵,就是向萧绎复命了,尸体自然就留在了健康,难不成王僧辩还替他收尸好好安葬不成?

脑袋被砍下,双手被砍下,尸体分成了好几部分,这根本不算“惨”。当时闹饥荒,因为此前在侯景钳制之下的两个傀儡皇帝根本没有办法管理国家,自顾不暇更顾不上百姓,侯景也没顾得上。

饥荒已经严重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据记载当时被吃掉的人十有四五,包括一向是一个国家最繁华的地区的京城也不例外,连周边小国的使者过来时,看到满城荒草尸首,都吓哭了。

所以,被抛在街上的侯景的尸体,很快就被百姓分吃完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吃掉侯景尸体的人里,还有他的妻子溧阳公主。吃完了之后,骨头总没人吃,侯景的尸骨被烧成了灰,还有人把他的骨灰掺到酒里,混着喝了。

传说中的挫骨扬灰好歹也是把骨灰扬了,这倒好,直接给喝了。不过说到这里,还有一件事可以提一下,前面说到的梁元帝萧绎手下的两大战将,陈霸先和王僧辩,这二人曾经都在萧绎手下时,也算是英雄相惜,配合默契,有并肩作战的情谊。

但是后来二人政见不合,陈霸先还跟随萧绎,王僧辩却转而去拥立另一个人当皇帝了,这二人战场相见,自然不能再提过往情义,陈霸先斩杀王僧辩。后来陈霸先死后,王僧辩的儿子带着其父亲的旧部,挖了陈霸先的坟墓。

挖出来尸骨之后,王僧辩的儿子把他的尸体焚烧了,骨灰洒进了一片湖里,喊了一千多个人来把湖水喝了,这件事情似乎和当下的侯景的尸体的事情有一点相似之处,不知道王僧辩的儿子是不是从这里受到的启发。

言归正传,说侯景死后,头颅被送到了江陵萧绎的手里,萧绎称帝,对于之前作乱的侯景自然不客气,让人把他的头颅挂在了闹市,示众给百姓看,以此警醒其他心怀不轨的人。

之后把侯景的头颅摘了回去,为了让这一份警示长存,也为了让自己和自己的后人吸取教训,萧绎决定把侯景的头颅保存下来,于是让人把这颗脑袋给煮了,然后涂上一层漆,保存到了国库里。就是这个头颅被保存下来的事情和王莽的相似度最高。

再说侯景的儿子们。

侯景的死,不用说,算是下场凄惨,他失势了,他的儿子们自然也好不了。侯景有五个儿子,留在北方,没有跟着他到健康。但是侯景死后,他的五个儿子被东魏的权臣高澄抓住,一个个处死了。

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侯景的长子被高澄命人剥下整个人皮,然后扔进锅里,沸水煮死了。剩下四个儿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觉得一个个的剥皮太麻烦了,就把四个人阉割了,然后也扔进锅里煮,活生生的煮死了。

还有一个说法是,侯景还有一个儿子,好像是第二子,是在梁朝的时候生下的,但是在公元552年的时候侯景逃亡,二儿子跟在他的身边,他顾不上儿子了,觉得他拖累自己,碍事,于是侯景把老二儿子亲手推进了水里,淹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个说法里对于侯景死在高澄手中的儿子的数量说的还是五个,一个长子,和其他四个人。所以这个二儿子究竟存不存在也不好说。不过,不管这个二儿子到底是不是确有其人,就说其他那五个儿子的结局,也真称得上一个惨烈。

侯景就真的坏到了这种人神共愤的地步了吗?要人们吃他的肉,喝他的骨灰掺酒,把他的儿子们折磨煮熟杀死?还要看看侯景早些年的经历。

侯景虽然作乱的是南朝梁朝,但他本身不是梁朝的人,而是北朝东魏的人。少年时期的侯景生活在边镇,那时战争多,发生战争的地点自然绝大多数是边境地区,是以边境整体风气好武。

侯景出生在这样的地方,自然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从小好武,骁勇善战,精于骑射,性格爽朗,不拘小节。北魏末期的时候北方乱象大起,侯景那时已经有了兵马,就带着自己的人投奔尔朱荣。

但是后来东魏权臣高欢灭了尔朱荣的家族,侯景不能再与高欢有所牵扯,只好带人向高欢投降,高欢也很重用侯景,多次提拔他。但是侯景本身武艺不算高强,只是谋略格外出众,对待部下士兵极其严苛,以此立下很多战功。

高欢知道当时皇帝正是用人之际,知道侯景不能重用太久,却也没有太限制他,只是临终之时交代自己的儿子高澄要提防着侯景。他没想到侯景从来就看不上高澄,高欢一死,高澄接替高欢,侯景不想在高澄手下做事,直接就叛变了。

本来侯景想直接到宇文泰的手下做事,但是因为高欢的原因,宇文泰对侯景也保持着怀疑和警戒,侯景不得用,于是投奔了南梁。南梁萧衍接纳了侯景之后,高澄还曾派人攻打侯景,萧衍派萧渊明去营救侯景,结果连萧渊明都被俘虏了。

此时高澄所代表的东魏向梁武帝萧衍提出了和解,萧衍和高澄进行谈判。原本高澄就是为了侯景而来,此时和谈,侯景就觉得危机要到来了,而萧衍却没有意识到侯景的不安。

侯景以高澄的名义给萧衍送了信,要求梁朝将侯景交出来,交换萧渊明,萧衍回信说同意,侯景看到回信大怒,直接反叛了梁朝,带兵围困了都城健康。梁武帝萧衍恐怕也不知道,当初收留了一个侯景,导致了他的国破家亡。

侯景攻进健康之后,立了太子萧纲为皇帝,又看上了溧阳公主的美貌,逼迫公主嫁给他为妻,之后还逼迫皇帝封他为“宇宙大将军”,也难为他能想出这样的名号。

之后,侯景利用权力,在各地烧杀抢掠,随意废立,后来废了萧纲,立了萧栋,又逼迫萧栋禅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就是开头时说到的“汉朝”。现在回头再说前文提到的他的妻子溧阳公主和百姓一起吃侯景的尸骨这件事。

虽然百姓生活艰难,但是溧阳公主身为公主,未必就饿到了那样的地步,无非还是因为对侯景的恨,恨他灭了梁朝,屠杀她的亲人,恨他强迫她嫁给他,他生前她不能反抗,只能在他死后这样泄愤。

像侯景这样,几次三番叛变,杀人越货,坑害百姓,视人命如草芥,强迫女子,最后的结局也算是一个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