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类,工作的人一般参加前者,而灵活就业人员往往参加后者。这两类养老保险都需要缴满15年,退休后才能领取养老金。

那么,这两个养老保险有什么差异呢?主要是缴费上和日后的养老金领取上。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般以当地员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水平的60-300%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个人8%,单位20%。

举个例子,小明所在地区的上年度平均工资为7000元,小明本人月薪5000,那么他每个月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为:个人=5000*8%=400元,单位=5000*20%=1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有缴费档次的,一般有100-2000元/年不等的档次,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缴纳。需要最低缴纳15年。

从缴费情况来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要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很多,所以日后领养老金的时候,两者也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2种养老保险领取差距有多少?

先来看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领取公式: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平均工资×(1+缴费指数)÷2×缴费年数×1%;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总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计发月数195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170个月;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

再来看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算公式: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额/139。

两者会差多少呢?我们举个例子来算:

假设福建福州地区小明和小福两人的分别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都按照最低标准缴满15年。那么退休后:

小明养老金=【5389.25×(1+0.6)÷2×15×1%】+【(5389.25×60%×8%×12个月×15年)÷139个月】≈ 981.7元/月;

小福居民养老金=170元/月+【(100元×15年)÷139个月】≈ 181元/月。

也就是说,二者的养老金水平差了近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