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与辛弃疾相交十余载,交往的过程中也给辛弃疾带来了精神上的启悟,特别是在辛弃疾闲居期间,朱嘉对其思想人格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梓材、冯云濛先生在《稿本宋元学案补遗》一书中将辛弃疾看作为朱嘉的讲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二位思想有相同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在何时何地相识今已概无可考,然邓广铭先生曾推断说:"参上年(淳熙八年)因贩运牛皮客船为朱嘉检查拘没、稼轩致书朱氏一事,则相识必在此数年前。"辛弃疾由于立志复国却遭遇弹劾,内心也充满了报国无口的愤慨,所以闲居的他对自我也理的需求逐渐加强,这一期间他与朱嘉互为知己,对理学认识的自觉性也逐渐提高起来。

辛弃疾、朱嘉音乐思想的不同之处

辛弃疾和朱嘉虽同属于儒家,但辛弃疾倾向"功利主义",朱嘉注重"个人修德"。由于早年时期的辛弃疾倾向于"功利主义"这也是他区别于"醇儒大家"朱嘉的根本原因。

北宋被金人灭后,朝廷重新建立了新政权,但"它还是失去了中原及其11世纪所有的民族与文化的自信。"虽是纷化战乱的社会环境,然南宋的学术文化却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般,众学者之间也出现了多种思想潮流,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和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学者在就世中更加注重自我道德和屯、性的修养;也有些文人志士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看到中原沦丧,以致引发出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建功立业精神,然而辛弃疾属于后者。本是志士形象的他秉承祖训,建功立业,抗敌复国,早年时期便凸显出了他追求事功的功利思想。"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便唱出了他对功名事业的渴望,表达了一种"功利主义"的儒家音乐观。

辛弃疾早期的"功利主义"音乐观暗含了儒家"入世思想"和"爱国主义",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决定的。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仍是儒家音乐思想的表现。辛弃疾曾在《水龙盼·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一词中写到:"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可以看出辛弃疾对功名建业的重视,从主流思想来看他虽然属于儒家,但其所呈现的音乐观和朱嘉的礼乐观仍是不相同的。

辛弃疾、朱嘉在"为政观"上的不同

辛弃疾为政轻躁,朱嘉对辛弃疾为政轻躁、不能克私的弱点直言相告,"友人朱晦庵(嘉)来书以克己复礼相勉"。"克己复礼"也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后来他又在瓢泉为辛弃疾所题写"克己复礼""夙兴夜寐"二斋室,也表明了他希望辛弃疾可以通过克己让自己的事业更加光明。

袁确《清容居士集》卷一六《跋朱文公与辛稼轩手书》对此解释说:"晦庵尝以<卓苹奇才股化王室'期辛公,此贴复以'克己复礼’相勉,朋友琢磨之道备矣。尝闻先生盛年以恢复最为急议,晚岁则曰用兵当在数十年后。……庆元四年公复殿撰,此书盖戊午岁以后所作,至六年则文公梦奠矣。"由此看来,辛、朱两人的音乐思想虽都是为政治服务,但所体现的本质却呈现出极大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辛弃疾和朱嘉因家世、环境、学养等方面存在有一定的相同点,他们二人均继承了儒家思想。辛弃疾思想本复杂,有对老庄的倾慕,对佛学的兴趣以及还有兵家、法家的思想誠汇,但从他思想的主流方向看,仍是属于儒家。而朱嘉是一代醇儒,他在儒学基础上吸收佛道思想,建立了宋代儒学中最具创新部分的"程朱理学",也为传统儒学提供了有理可依的哲学化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