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疫苗接种丨关于新冠疫苗接种的12个疑问,来看答案!

近日,一则疫苗接种宣传横幅火了

仿佛自带BGM的魔性宣传语

也展示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3月28日下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新冠疫苗接种

与供应保障有关情况

截至2021年3月27日

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10241.7万剂次

关于新冠疫苗

发布会介绍了这些最新消息

Q1: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接种怎么办?

如果确实属于接种禁忌的,是不能提供接种服务。如果属于接种事项列明的情况,建议在接种前如实向接种医生告知。以便医生充分评估以后确定是否适合接种。

Q2:疫苗保护期到底有多长?

新冠疫苗是一个新疫苗,根据抗体水平监测大概是在六个月以上。但我们也知道抗体不是唯一的保护指标,在疫苗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还有其他因素。所以后续我们对疫苗的持久性要做相关研究,确认它的保护期到底有多长。

Q3: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是否需要再次接种?

国药中生介绍,整个临床研究过程中,现在观察到疫苗保护持久性是半年左右数据,中和抗体持久性也是在半年左右。整体设计的临床过程中设计了加强针接种,观察抗体持久性和保护力水平,目前初步得到的结果来看,加强针可以有效提升中和抗体滴度,有效提升抗体持久性,同样可以有效提高疫苗抗变异的能力。

未来还要在海外开展三期临床研究来持续地观察抗体持久性、保护持久性,是否需要进行加强针的接种?何时来打?还是要根据未来三期临床的研究结果来回答。

Q4:新冠疫苗有什么预防效果?

疫苗本身有预防感染、发病、重症和死亡的作用。现在我们得到的有效性结果是我们临床实验得到的结果,后续随着疫苗的应用,我们对它上市后的保护效果也会开展相关研究。

Q5:新冠疫苗的供应保障如何进行?

一方面积极稳妥的拓展接种服务能力,优化疫苗的配送流程,提高流转和运转的效率。科学安排疫苗的周转数量,要求是不得积压库存,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接种点和接种台的数量,满足群众的接种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来加强疫苗的供应保障。

Q6:第一针接种后,最好在多长时间后接种第二针?

首剂接种之后,接种第二剂间隔要求大于等于三周以上,尽量在接种第一剂次疫苗后8周内尽早完成第二剂接种。

Q7:如果赶上出差或外出,是否可以在异地接种第二针?

根据指南规定,建议尽量使用同一个企业的品种,完成两剂次的接种。假如遇到异地供应不上同品种的时候,那么可以采用同种类的其他生产单位疫苗产品进行替换,完成两剂次的接种。

Q8:因故错过第二剂次接种的,怎么补打?

对未按程序完成2剂或3剂次新冠疫苗接种的,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

Q9:去年2、3月份一些疫苗研发者已经接种过疫苗,这些人体内的抗体如何?

一部分人作为疫苗的先锋队接种现在上市的新冠灭活疫苗。我们在持续监测他们体内抗体的变化数据,目前已经获得了9个月的抗体监测数据,从现在数据来看,9个月抗体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后续我们还会持续加强监测。

Q10:国外病毒变异会对现有疫苗有效性产生影响吗?

疫苗研发单位和生产单位高度关注应对变异问题,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两款灭活疫苗,利用在国内和海外二期、三期临床试验后的血清,对包括南非发现的、英国发现的毒株,还有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流行区发现的10多株的毒株进行了交叉综合实验,结果显示,两款灭活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对这些毒株都有很好的中和作用。病毒的小变异并不会影响疫苗的抗原性,也就是说没有产生保护性抗原的变异,疫苗就会有效,尤其是全病毒灭活疫苗。

Q11:针对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接下来全国计划如何推进?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充分评估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已经为一些有接种意愿,而且身体基础状况比较好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疫苗在大规模人群中的使用效果,积极稳妥地推进60岁以上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疫苗接种工作。

Q12:18岁以下人群什么时候开展接种?

去年中国生物在河南现场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就涵盖了小年龄段3-17岁年龄段系统性、安全性、免疫原性的临床研究,目前这个年龄段的安全性数据完全获得,达到了预期效果,免疫原性、中和抗体检测也已全部完成,近期将和药监局作沟通,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可以覆盖这部分人群。

来源:北京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华韩国创新中心到园区考察交流

园区科创中心喜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春节后北京首场疫情防控发布会,说了这些要点!

设企业专场、享免费班车 丰台区疫苗接种暖心举措“向前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