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藻真:建国两年病逝,留下没米没柴的孤儿寡母,毛主席派人关怀

1949年5月,北平解放后,有一天,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卧室的办公桌上,看到一封从北京师范大学寄来的信,他打开一看,原来是他幼年时的同学,当时已经担任了北师大代校长的汤藻真教授的来信。毛泽东看完信十分高兴,立即拿起电话打给汤藻真。电话很快就打通了,毛泽东亲切地向对方询问了工作、生活和家庭情况,接着又问他说:“北京现在还有哪些老相识?”

汤藻真告诉毛泽东:“在北京的老相识还有北师大文学院院长黎锦熙,北师大地理系主任黄国璋(湘乡人)以及国画大师齐白石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听了高兴地说:“太好了。”

汤藻真连忙说:“我让他们来看你吧!”

毛泽东连忙说:“不要,不要,我去看他们。”随即,毛泽东驱车来到北京和平门北师大宿舍,看望了汤藻真、黎锦熙、黄国璋等人。

汤藻真与黎锦熙闻讯连忙从家中赶去迎接。毛泽东一见年过花甲的黎锦熙,便迅速迎上前去连声呼叫:“黎老师,您好!”黎锦熙满面笑容,连连摇摇头,谦和地说:“不敢·不敢!”他们亲切叙旧、谈笑风生。

汤藻真要家里人弄点湖南特产——腊肉招待主席。毛泽东连忙说:“不麻烦你们了,今天我请客。”马上让工作人员叫来两桌酒席。

宾主入席,大家边吃边谈,毛主席亲切的话语,浓厚的乡音,把他们带到当年湘江之边那“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峥嵘岁月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藻真(1898—1951),字孟林,湖南湘潭留山市杨林乡谭家冲人。少年时是毛泽东在湘乡东山学校一同读书的同学。青少年时期自长沙至北京,两人时相来往,关系甚密。1915年汤藻真考入北京高等师范(今北师大〉数理部,曾参加过“五四”学生运动,毕业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后并入北师大)任教。

1923年,汤藻真去了德国留学,在柏林大学及莱比锡大学研究数学。1926年回国后,汤藻真历任武昌大学、上海劳动大学、武汉大学等校教授。白色恐怖时期,他曾掩护共产党员脱险。抗日战争时期,汤藻真曾执教于广州中山大学和广西大学,并在广西大学兼教务长。抗战胜利后,任安徽大学教授兼教务长。1948年回北师大任教并兼教务长,一度代理校长。北平和平解放后,汤藻真兼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曾主持九三学社和北师大支部工作,任过九三学社中央候补理事。他多年任教于北师大数学系,潜心钻研数学理论和教学,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数学家。曾翻译有《绝对微分学》,著有《新几何学》《群论对量力学的应用》等。

分别数十年,毛泽东与这位老朋友相见,相互之间倍感亲切。此次相聚以后,毛泽东致力于国事,汤藻真潜心于教学。二人尽管很忙,但仍不时互致问候。

不幸的是,汤藻真因长期治学操劳过度,身体每况愈下,年龄刚过半百就身患重病,因病卧床不起,在他住院期间,毛泽东曾派秘书田家英专程到医院慰问,劝汤藻真安心养病。

1951年10月,汤藻真因病去世。终年54 多。毛泽东对这位在数字领域颇有建树的老同学不幸去世深感悲痛,叹息道:“他死得太早了,是国家科学界的损失。”同年10月23日,毛泽东又写信给当时的北师大数学系教授,《中国数学杂志》总编辑傅种孙,对汤藻真的逝世表示哀悼。信云:

傅先生:

汤先生追悼会需表示悼言。遵嘱为数学杂志写了题名,不知可用否?

毛泽东

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信中的“汤先生”即指汤藻真,“数学杂志”即指傅仲孙主编的《中国数学杂志》。信中表达了毛泽东对这位数学家的深切怀念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藻真教授逝世后,他的遗孀写信给毛泽东,说其丈夫抛妻别子、遽离人世。遗有三女二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刚刚8个月;她本人又是家庭妇女,无职业;她在信中还具体写道:从明天起,米也没有了,煤也没有了。要求将五个孩子免费入托、入学,给本人安置工作,毛泽东看了这封信后,用铅笔在信上画了许多横道,然后把信批给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田家英,并嘱咐他说,请你持此信去看望此信的作者一次,并去师大找负责人谈一下。汤教授虽然死了,马上停发薪水,对家属又无安置,似乎不甚妥。办法还是要从师大方面去想,才有出路。田家英立即去北师大看望和慰问了汤家孤儿寡母,询问他们的经济和生活状况。

汤家对此十分感动,汤藻真的遗孀激动得热泪纵横。田家英还与学校有关负责同志谈了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久,来信人及五个孩子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汤藻真的遗属无不感激毛主席对他们一家的亲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