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产说理第238篇原创

相信很多做房产中介的老板或一线经纪人,大家或多或少都对贝壳有所了解。

目前房产中介行业,还没有能跟贝壳体系抗衡的模式。

尤其是最近两年不太顺利的房产中介老板,现在也开始思考贝壳的作业逻辑。

到底要不要加入贝壳?加入贝壳就一定很好吗?

不一定。

每个月都会有新加入贝壳的门店,也有退出来的门店。

退出来的原因,大部分是不适应贝壳作业逻辑和规则约束。

不按照规则作业,很容易被扣分、拉黑甚至摘牌。

这让很多传统房产中介人很难适应。

这篇文章,跟大家分析一下,贝壳的基础作业逻辑。

有兴趣加入贝壳的,可以参考一下。

没兴趣加入的,也可以研究一下,说不定能给你的门店管理带来启发。

一、汽车与自行车

我们要从A点去B点,可以有很多方式。

可以走路,可以骑自行车,也可以开汽车。

无论哪种方式都有自己的门槛和规则。

传统房产中介作业方式好比骑自行车。

只要会骑行、会刹车就可以了。不犯法的话,随便骑,不用考虑太多规则问题。

大部分房产经纪人喜欢弱管控。

很多中介老板也不喜欢管人,不如给个高提成,大家灵活作业。

灵活、自由度高,但速度和规模起不来。

比如收佣这一块,可以收总价的1%,也可以收3%,收佣看成交的难度。

吃不吃差价,涉及到职业道德问题,不做分析。

贝壳目前的作业好比开汽车。

进入贝壳,你要学习驾照,学习文考、路考,知道什么是油门、哪个是刹车、档怎么挂等基础知识。

还要学会看红绿灯、上高速、掉头、会车等技巧。

只有学会开车,你才能上路,才能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如果你闯红绿灯了要扣罚,如果你违规停车也要扣罚。

而且汽车的成本高,要加油才能跑。

收费自然也高。

贝系门店的收佣都在2.2%以上。低于这个点数,不给签。

是不是听起来就很麻烦了。

很多房产中介精英接受不了这种强管控。

对于习惯于自由作业的经纪人来说,确实是很麻烦。

因为平台体量太庞大了。

不强管控的话,很难赋能这么多公司和经纪人。

规矩虽然多,但车速快,一旦开起来,风驰电掣。

这就是贝壳的特点,有没有机会赚钱。

加入贝壳只是有了某种作业工具,以及全城联卖系统,还有线上商机。

能不能用好,全看个人愿不愿意适应他。

适应的过程,就是颠覆自己的过程。

如果你的门店本身就很厉害,有老客户积累,有很多业主认可,还有新房渠道。

那么完全不用考虑加盟,自己干就挺好的。

毕竟自行车更容易驾驭。

二、线上作业

贝壳之所以能够上市,而且市值还那么高。

是靠平台抽成吗?

不是,贝壳值钱的是线上大数据。

大家打开贝壳,可以看到大量的房源和成交数据。

VR真房源+安全交易,逐渐形成可客户口碑。

这才是可怕的地方。

大数据越来越清晰,对于客户的需求把握就越精准。

成交几率也就越大了

进入贝壳系的中介公司,要把所有的业务动作都线上化。

线上痕迹越多,对平台的数据贡献越多,获得的流量也越多。

大家有用过贝壳找房的话,不难发现,经纪人需要客户进行各方面信息确认和评价。

甚至贝壳内部经纪人也会互相评价。

有点类似于淘宝卖家的评价一样。

评价越多,数据量越大,越有说服力。

你给平台数据,平台给你流量。

在线上完成价值互换,各取所需,合作共赢。

至于,未来会不会出现“割韭菜”,不好说。

相信未来还会有其他模式做差异化竞争。

但是,线上作业一定是趋势。

三、角色分工、规则行事

从经纪人作业角度来说,贝壳的单边率解决了很多中介门店,收入二八定律的状况。

传统中介门店,大都是20%的人员开单,赚钱。

剩下的80%,偶尔开单,甚至开不了单,收入甚微。

因为标的物太大,佣金太高。很难有完善的工作分配和佣金分配机制。

导致大家没有好的合作体系。

新人成长慢,流失率高。

贝壳旗下的经纪人作业都是分角色作业,一张单子几个人分。

每个人按照角色分工负责某一项。

优点就是单边率高,开单的人多,大家都有钱赚。

缺点就是经纪人很难有全盘做单机会,对平台依赖性高。

一旦离开了平台,很难适应。

在这个平台,规则大于能力、勤奋大于能力。

不需要太多思考,听话照做就行。

总结一下,如果是能力超强、思维活跃的经纪人或是店老板,慎入贝壳体系。

因为能力强的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逻辑和方法。也能干出一定的成绩。

很难接受自己不熟悉的强管控。

自己干就行了,结合自己的资源,在某个板块或某个细分领域做专家。

打造属于自己的模式,更符合自己的发展思路。

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