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的第三站来到合肥。

4月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管委会主任路军,合肥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李宁,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露,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韩东,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军到会,介绍合肥片区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武潇主持发布会。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发布会主要内容

新闻发布会现场

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李轶晗 摄)

发布人: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管委会主任 路军(李轶晗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布人:合肥高新区党工委委员 李宁(李轶晗 摄)

发布人: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 张露(李轶晗 摄)

发布人: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韩东(李轶晗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布人: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军(李轶晗 摄)

主持人: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武潇(李轶晗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李轶晗 摄)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

答记者问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

张主任您好,我是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之后,全省上下非常关注。与此同时,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事物,大家还有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请您介绍一下,经开区块是如何认识这项工作,以及落实国家试点任务,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具体情况。谢谢。

张露

谢谢提问。正如您所说,自贸试验区确实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把自贸试验区建设好,确实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记得自贸试验区刚刚批复,商务部的领导在辅导讲座中指出,自贸试验区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国家试制度”,衡量一个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成效,最重要的指标是制度创新工作做得好不好。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探索,我们对商务部领导的辅导,理解得越来越深入。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专业学习,不断增强利用自贸试验区这一创新平台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意识

总体的感觉,《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就像国家布置的一张考卷,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好《总体方案》,建设好自贸试验区经开区块,既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是经开区发展的重大机遇,二者是统一的。

半年来,经开区块坚持以制度创新推动地方开发开放,把落实《总体方案》与实现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以及招商引资、外资外贸、创转升、科技成果转化等开发区党工委确定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加快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差异化的产业链监管和服务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努力把“为国家试制度”和“为地方谋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二是理清总体思路,找准工作抓手,不断完善用项目化的理念压实责任的工作机制

这段时间,我们把《总体方案》具体细化为“1+4”五个清单,也就是任务清单和创新、赋权、推广、项目清单,基本形成了一些可操作、现成效的具体项目和工作举措。同时,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和长三角先发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做法,重点从政务环境、商务环境、法务环境、创新环境、开放环境、金融服务等方面,瞄准先进找准差距,针对当前的主要矛盾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我们准备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即期的切入点。通过对上要求赋权、平台整合和办事流程再造,力争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后台并联审批、窗口统一出件”,“正面清单+负面清单+首问负责制”,进一步放松事前审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经开区企业在“四最”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受益更多。

三是立足产业基础,开展差异化探索,不断提升用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工作水平

引用总书记的一句话:“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简单地把创新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是要用制度创新的实际成果推动产业生态优化提升,助力全市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取得更大成效。

2020年,经开区块梳理上报了20项创新事项,其中合力集团保税监管模式创新、联宝委外加工模式创新、大众(安徽)与合肥学院合作探索双元制高等教育改革等创新点,已经显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本具备可复制可推广的条件。

比如,合力集团省内各公司间通过一套账册实现保税货物自由流转,预计年节约保税物资占压资金2000万元,订单响应时间从3天缩短为0.5天,节约了资金占用成本,提高了内部物流效率和生产管理水平,企业反映良好。下一步,我们争取帮助合力的省外子公司一并纳入集团保税监管模式。

比如,大众(安徽)项目是李克强总理见证签约、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制造业一号工程,合肥学院是中德两国总理共同确定的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推动大众安徽与合肥学院合作探索双元制高等教育改革是经开区按照省市领导要求,落实两国领导人确定的重大合作项目,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具体举措。目前,大众(安徽)计划在合肥学院选取首批优秀毕业生,计划今年7月送至德国总部培训一年,结业后作为研发中心试制车间第一批工程师入职大众(安徽)。同时,双方正在围绕合作办学、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探讨合作,暂时还不方便跟大家介绍,相信近期会有更多成果。

再比如,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联宝委外加工模式创新,为联宝去年过千亿,成为我市第一个千亿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一季度,我们重点围绕产业链的监管服务,梳理了一批新的改革创新事项。其中,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一体化改革,在合肥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已经率先在合肥关区和上海关区启动试点。这里我来简要介绍一下这项改革的背景情况。

近年来,安徽省特别是合肥市,以集成电路、平板显示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长鑫、晶合、通富、京东方、维信诺等企业的精密仪器和设备进口量迅速增长。按照现行的海关监管政策,精密仪器和设备必须在入境海关接受抽检。企业普遍反映,精密仪器和设备对环境温度、外包装的安全性、平衡性和内包装的防湿、防尘、防光等都有很高要求,没有专业人员的操作和专业场地的保护,很容易造成设备损毁。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集成电路设备非常紧俏,企业千万百计“抢”到的设备,一旦发生意外,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生产安排、产能扩张,乃至社会舆论的影响都很大。可以说,这方面的风险类似一头潜在的“灰犀牛”。

目前,经开区的长鑫存储,以及晶合、维信诺、京东方、新汇成、丰创光罩、惠科等九家企业,成为首批受益的改革试点企业,有效规避了风险。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与合肥海关对接协调,确保试点稳步运行,同时争取海关总署支持,形成更为系统更为定型的制度创新成果,保障我省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产业链更加稳固更加强健发展。

还有一项,咱们合肥海关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联合上海海关,推出长三角通关一体化“联动接卸”新监管模式。新模式下,长三角各口岸作为洋山港的延伸,出口货物可以在合肥港报关查验放行后,经驳船直接进入洋山港,货物直接上远洋货轮离境;进口货物在洋山港清关查验放行后,可装驳船替代公路拖车转运至合肥港,无需再次在合肥清关,实现合肥港和洋山港一体化监管。初步测算,这项改革可以为企业节省大约三分之一的运费,运输时间由原来的1周以上缩短至3天左右。

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先做一些简单的介绍,欢迎大家多去经开区块采风、调研,帮助我们改进工作,共同把自贸试验区建设好。

谢谢!

新华网记者

李主任您好,我是新华网记者。目前,安徽省、合肥市均把“双招双引”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请高新区块围绕招才引智以及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简要介绍一下取得的成效,谢谢。

李宁

谢谢提问。高新区块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双招双引”工作部署,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积极开展“一网通”国际人才服务体系、海外人才项目“预孵化”机制、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等制度创新,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赋能作用,加快打造人才要素集聚和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载体,不断完善具有高新区块特色的高端人才服务体系。

一是聚焦制度创新,构建人才服务体系。聚焦“互联网+人才”,依托合肥国际人才网,创新构建了“一网通”国际人才服务体系。通过整合市人社、税务、科技等各类人才信息资源,打通“数据孤岛”,实现“人才动态一网展示、人才政策一网通查、人才项目一网通报、人才需求一网匹配、人才服务一网通办、配套服务一网集成”功能,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打造“首站式”“一站式”服务平台。目前,“一网通”国际人才服务体系已被商务部服贸司列为安徽省全面深化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事项,合肥国际人才网浏览量近30万人次,线下服务量突破1.1万人次,其中服务外国专家超5千人次。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提高人才吸引能力。聚焦“三高”人才(高层次人才、高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国际化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需求,对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金融示范区建设等专项创新政策进行修订,持续完善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政策体系。创新搭建金融超市平台,实施“人工智能+合创券”,发布全省首个“自贸区信用贷”,为入区人才和项目提供青创基金、天使投、VC、担保、PE、并购等多维科技金融服务,不断提高区域人才吸引力。

三是依托优势产业,集聚各类优秀人才。依托高新区块新经济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合肥国际人才城、中科大、中科院招才引智作用,实施“领航企业家培育计划”“十万大学生进高新区计划”“中国声谷 量子中心”名校引才计划,开办全国开发区首个“企业家大学”,通过产业链招才、智库平台招才、乡情亲情招才等方式,招引高层次人才落户。目前征集优选200多位企业负责人作为“领航企业家”首批培养对象;开展新员工岗前技能培训近600班次,培训学员2.3万人。2020年全区新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近90人,总数近600人,从业人员受过高等教育人员占比71%。今年,高新区块还将举办中科大高新校友企业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级研讨会、“Si享会”“海博会”等主题沙龙及高峰论坛活动,进一步推动“智汇合肥高校行”取得实效,加快集聚各类领军人才和团队入区创新创业。

四是优化人才环境,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借助自贸试验区建设契机,加快提升园区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能力,建成擢秀园人才公寓等人才配套用房,为高端人才生活创业提供一流环境。依托中德创新园、侨梦苑以及达拉斯海外人才工作站,建立海外人才项目“预孵化”机制,通过举办侨梦苑海外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利用以才引才“蝴蝶效应”,重点吸引硅谷、北欧、东京、新竹等地海外人才及项目落户。积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对接招引一批长三角地区名校名企项目,推动欧美同学会长三角首个海创中心加快建设,为海外留学生在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搭建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未来,高新区块还将继续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强“双招双引”力度,持续优化完善区域营商环境,打造服务体系全面、辐射功能突出的自贸试验区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安徽交通广播记者

韩主任您好,我是安徽交通广播记者。我们了解到,蜀山区块作为全省电商集聚区和全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核心区,一直在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的特色发展,想请您介绍一下,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后在跨境电商领域中的创新做法有哪些?目前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如何?谢谢。

韩东

谢谢提问。作为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蜀山区块以精品型、差异化发展为目标,重点围绕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抢抓发展机遇,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进一步强链补链,着力构建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生态圈,为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发展平台。

一是推出集成式制度创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为目标,先行先试了“跨境电商风险管控智能化”、“跨境电商转关无纸化”“跨境电商出口+中欧班列”等11个创新举措。其中“跨境电商风险管控智能化”这一创新举措,在片区内率先实现了落地成果转化,通关效能提升了50倍以上,清关日单量创下历史新高;“跨境电商转关无纸化”服务模式,简化了转关申报方式,降低了企业15%的运营成本;探索的“跨境电商9610+中欧班列”已成功试行,为全省跨境电商业务开辟了国际物流的新通道。目前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一批跨境电商集成式可复制推广的“蜀山案例”,成为全省跨境电商创新的“蜀山样板”。

二是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我们创新打造了“跨境电商产业集成式孵化机制”,率先建成启动了安徽省跨境电商总部基地暨创新服务中心,全方位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集通关、物流、支付、金融、培训等保姆式、一体化综合服务,构建起全产业链生态闭环。启动3个月内,已吸引雨果网、eBay等28家知名服务商及上下游企业,入驻率达98%,初步形成了全国领先的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综合服务的“蜀山模式”。

三是不断强化平台支撑。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安徽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及全市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功能覆盖率达100%。下一步两大平台将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实现高水平、便利化通关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全省唯一的“邮政口岸”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业务稳步增长,2020年进出口包裹量达820万件。加速推进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区、国际邮件互换局二期、顺丰丰泰产业园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拓展产业发展承载空间,加快成为合肥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发展环境产业方面,依托环境科技、大数据等战新产业基础,发挥全产业链聚集优势,擦亮“中国环境谷数字新园区”的金字招牌。创新打造“151”环境创新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全省首创集诊断、治理、服务于一体的“环境医院”。下一步,“中国环境谷”将成为全国环境领域的核心技术策源地、战新产业集聚地、综合治理服务高地,力争在十四五末,实现年产值500亿元。

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贸区溢出效应,结合科技金融、工业设计、大数据等高技术服务业,进一步为跨境贸易赋能,逐步建成符合国际高标准的高端产业集聚、服务体系健全、辐射带动功能突出、监管安全高效的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标杆。

安徽经济报记者

张总您好,我是安徽经济报记者。量子通信作为新兴产业,如何在自贸试验区这个开放平台进行高质量发展?谢谢。

张军

谢谢提问。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公司以量子保密通信为主要业务,逐步进入量子计算调控系统等领域。2020年7月,国盾量子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为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量子科技公司。国盾量子的成长壮大,是合肥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前沿科技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一个缩影。特别是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合肥片区高新区块依托制度创新,不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将量子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特色产业来抓,这与中央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发展量子科技的要求高度契合,相信包括国盾量子在内的一批科技型企业必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为我国抢占量子科技发展制高点奠定坚实基础。

一、聚焦创新,保持企业技术及产品引领性。创新是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发展的不竭动力。国盾量子所在的高新区块创新提出了营商环境“领跑计划”,成立了项目建设服务专班,大幅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有效减少了企业负担。同时,高新区块在帮助企业强化知识产权、核心创新能力积累和规范经营等方面也在不断发力,进一步完善世界一流园区政策体系,搭建“金融超市”平台,发布“自贸区信用贷”,鼓励和帮助企业上市,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型企业跨越发展。除此之外,高新区块还搭建了包含量子创新研究院、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微观磁共振实验室的“一院三平台”,全力打造以“量子中心”为品牌的量子信息技术创新策源地。国盾量子利用良好的营商环境与创新氛围,在量子信息领域攻坚克难,继续沿着小型化、芯片化、国产化路线,推动量子保密通信设备迭代升级,并切入量子计算领域,推出了量子保密通信核心设备、量子保密通话、超导量子计算操控系统等产品,保持了技术先进性。下一步,我们将在新技术发展和新产品研制等方面持续布局并大力投入,增强量子通信产业自主可控能力,避免未来出现“卡脖子”问题,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二、链通创新,完善上下游产业布局。高新区块围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集聚了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主营量子技术企业,以及量子关联企业20余家,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为量子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量子科技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芯片制造到产品开发全方面发展,整合优势资源,因此需要引入更多上下游企业参与。国盾量子将借助自贸试验区赋能作用,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通过增强企业间的联动,助力整个量子科技产业链保持活力和竞争力。

三、融合创新,构筑“量子+”产业生态。促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与实体经济、制造业的系列化融合应用也是合肥片区高新区块发展重点之一。而推动量子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安全需求结合,形成“量子+”生态,需要以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为基础,将量子密钥作为流动的资源,为广泛的ICT技术赋能。国盾量子已经与中国电信携手,新设立了合资公司中电信量子,启动 “量子铸盾行动”,为更广阔的政企、个人用户提供高等级的量子安全防护,服务于国家的信息安全“新基建”建设。同时,公司也将充分发挥“国盾力量”,助力长三角地区率先构筑可持续发展的量子通信产业生态系统,扩大在工业互联网、电力、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中新社记者

路市长您好,我是中新社记者。党中央、国务院设立安徽自贸试验区的考虑之一就是进一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请问合肥片区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路军

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自揭牌以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省自贸办的指导推动下,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主动对接沪苏浙自贸试验区,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借力重大平台。2020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进博会期间,安徽自贸试验区首场推介会在上海举办,合肥片区组团参会,在专题推介环节,围绕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等建设目标,介绍了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声谷 量子中心”、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地等发展思路,成功吸引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关注;在现场签约环节,签署合作项目10个,总投资144.2亿元,涵盖装备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环保科技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二是助力合作联盟。积极参与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包括:推荐平台单位,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复旦合肥先进产业研究院、安徽跨境电商服务创新中心等16家平台,已入选联盟首批支持平台体系单位;推荐创新案例,编制上报 “长三角G60环境科技产业惠集创新机制”等案例,初步展现了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的创新成果。

三是发力特色园区。蜀山区块全力推进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成功组建G60科创走廊首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基本形成环保技术研发、零部件及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等产业链。目前,园区已搭建24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集聚百余家重点企业,年产值超百亿元。

四是合力双向交流。密集赴南京、杭州等片区考察调研,认真学习复制成熟经验,积极探索联动发展机制,主动开展政策对接、产业对接、项目对接;重点推进合肥与杭州结对合作,在片区层面,加强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在区块层面,推动经开、高新、蜀山等三个区块,与杭州萧山、滨江、钱塘区块同步对接合作。

下一步,合肥片区将继续深入探索建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机制,发挥好空间、要素、产业互补优势,开展科技协同创新、推进产业合作发展、促进片区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和制度创新高地。

宿州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

1213亿,集中开工!

降雨再起!4月3日前全省阴雨“在线”

安九高铁铺轨完成!年内具备通车条件

责编| 丁力编辑| 杨木子

主办单位| 安徽省政府新闻办、省网信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安徽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