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好奇宝宝问怎么“洗标签”,我就把我的经验分享一下吧。

众所周知,“洗标签”主要是为了避免进入信息茧房。高频收到同类信息后,我们看问题就容易片面,总觉得自己的想法就是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它未必是主流,只是平台根据你的阅读习惯,让你获得阅读愉悦感的方式。

如果它只是某款游戏、某个妹子,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如果它是某个知识的获取,或者某种观点的判断,就容易出现偏差。

由于思辨均衡的表达在互联网上没有流量,所以内容创作者普遍会采用极端式表达,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均衡获得信息,我觉得应该属于“重要技能”。

就从三个入门级方法开始吧。

2、第一,判断式内容,多做“反义检索”

比如你刷到一则短视频,或者一篇“猜你喜欢”的文章,说“加盟店千万不要做”,因为“加盟就是亏本的”,里头老师摇头晃脑说得很有道理,你忍不住点了一个赞——

不要急。这个判断,可能是基于你日常的浏览习惯、聊天内容“计算”出的,猜测的就是“你会认同”。如果你点了赞,那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加盟不能做”推送到你面前,让你坚信“加盟就是一场骗局”。

在这个时候,你可以主动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加盟店的好处”。多搜几次,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你会发现有大量的短视频或者文章,在对你说“加盟就是省心又放心”,也有老师摇头晃脑地在说一二三四……如果你浏览得勤快点,甚至会觉得“都在加盟啊,不选择加盟的都在犯傻”。

这时候,你把两组相反的观点综合起来看,找到里头的冲突,相对全面的思路就可能形成了,如果你打算开店,脑子就会清楚一些。

简单说,如果你刷到什么“绝对不要”“一定要”“千万别”,不妨做一次反义检索。

第二,知识性内容,多做“破圈检索”。

并不是每个被动接收的内容都有反义项。比如,平台推我上海老洋房历史,我点进去看看,觉得挺好,也学到了知识,但问题是一旦我持续收看,平台就会觉得我特别钟爱老洋房,就会持续推送老洋房,知识点越来越重复,严重挤压我获得其他领域知识的时间。

当我连续获得雷同信息,且在单一知识领域的边界无法拓展时,一般会主动做一次其它检索,哪怕瞎检索,例如“COSPLAY”也行,目的是告诉平台,“我对老洋房暂时不感兴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上的内容终究深度有限,一般来说,一个瓶子很快就能装满,要赶紧换个瓶子。

第三,偏深度的内容,多做“标记检索”。

虽然占比不多,但总有些深度的内容。最大的缺点是:这些系统性的内容不好读,也不好看,读起来可能磕磕绊绊的,像老喻有些文章,爆长;有些中长视频,也缺乏场景变化,看到一半犯困其实是正常的。

这时候,该收藏收藏,该标记标记。看到一半或者没搞明白就关掉是相当可惜的,隔三差五吸收一点点也成。

上面这三条,如果养成习惯,基本上就建立了对“算法”的抵抗。

3、可能大家会说,这算啥方法啊

一点难度都没有,果然是入门级,我现在就能做。

我告诉你,它难爆了。我也在一直提醒自己,别忘记使用它。

在使用过程中,你一定会遇到以下麻烦:

在“反向检索”时,看到新推送的内容,你一开始很可能会生气,觉得“这个傻X怎么这样想”,有时候甚至忍不住在评论区里反驳,反驳的内容的正是你之前获得的信息——

那这个“反向”就无效了。因为“算法”会判断,你果然是老信息的拥趸,原有的判断内容会卷土重来。

在“破圈检索”时,很容易觉得“老信息让自己觉得博学,新信息让自己觉得陌生”,愉悦感会显著降低。只要停留时间有差异,“算法”就会发现你的刻意。

至于“标记检索”,许多人三秒不到HIGH点就点×,能不能愿意为了一段不够HIGH的内容做书签,本身就是很存疑的事情。

这些“洗标签”的做法,其实都是反人性的,别说养成习惯,就算偶有为之,都是一种突破。

互联网企业招聘了一堆技术大拿,烧了许多许多钱,用了无数的方法给我们打标签——

我们想偷偷地撕掉,哪有那么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