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公子逸

原著里的冯红玉,听错了一句话,就跳了荷花池。

原本这句话,是说素丹的:

男人就那样,由于怜香惜玉,宁愿伺候她一辈子。她好美,就是任性。

这是阿非,在说巴固和素丹的婚姻时,发出的感慨。但是,红玉却以为是在说她,她容不得她的尊严和爱情,有一丝丝创伤。

于是,她给阿非做了最好的告别,然后梳妆打扮,用血泪写了遗书,然后就跳进了荷花池。

真应了《红楼梦》里林黛玉的那两句: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掉陷渠沟。

美貌与‍才华集于一身。

原著里的红玉,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美人。孔立夫这样形容红玉的美:

宇宙之中,应当有六行,而不只是五行。红玉应属于玉。她由皮到骨都是玉的,纯洁、高傲、坚硬,脆弱易碎。

而但凡去过王府花园的男人,不管是老诗人林琴南,还是新诗人巴固,都对红玉的美,念念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玉不仅美,而且慧。

王府花园里,众人对诗,哪怕是姚木兰和姚莫愁在侧,红玉的一句“闲人观伶伶观人”依旧能轻松夺魁,连姚先生都不得不叹服。

这样美貌与智慧集于一身的女孩子,自然是招人喜欢的。可偏偏,身体不好,并且性格也不太好。

掉根头发‍都要哭一场。

林语堂笔下的红玉,简直是《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化身,从春夏到秋冬,总有着数不清的伤心事,流不完的泪珠儿。可其实,她完全生长在富贵窝里,并且是被众人捧着的幸运女子。

可她偏偏就是喜欢悲春伤秋,见一叶飘零,便会愁绪满怀,无以自解。更有甚者,她自己哪怕掉根头发,她都要写一首诗,表达自己的伤心,进而自怨自艾,流点泪珠儿。

她深爱着阿非,可偏偏不管阿非怎么对她,都不能让她满意。阿非对她好了,她要哭,阿非对她不好了,她也要哭。甚至很多时候,阿非根本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她,她就又生气了,阿非只能用尽办法求她能“饶恕”自己。

为此,木兰劝过她,莫愁更是对她百般开解:

四妹,我还有另一件事告诉你。把一切事情看得开,比什么药都好。大概是这样,人越聪明,越缺乏耐性。我可不是当面奉承你,我说公道话,你的才气在我们姐妹之上。正因为如此,你就应当越发小心。你看了那么多才女美人的故事,她们之中有多少有好下场呢?古人说,红颜薄命。不过我却说红颜不见得薄命,而是聪明多才才薄命。后人看来,很难说谁聪明,谁愚蠢。在人这一辈子,要一切事情任其自然,把一切看淡,不必多费心机。你若能学着对人生持这种看法,我担保你的病自然会消失于无形。

红玉听完这些肺腑之言,又哭了一场,晚上更是辗转反侧,把《三国演义》里周瑜临死前说的那句“既生瑜何生亮”改成了“既生我红玉,何以又生丽莲”。

可其实,阿非从未喜欢过丽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梅竹‍马的纯爱。

原著里关于红玉和阿非的爱情,有过这样的一句描述:

在一个少女需要爱一个男人同时又需要男人的爱的年岁,能够得到像红玉现在的生活环境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姚家乃大富之家,并且十分自由。姚家对于红玉和阿非的爱情,始终秉持了任其发展,不加干预的态度。

而原著里的阿非,十分怜香惜玉,事事顺从红玉,甚至到了帮红玉拿衣服,扫屋子的地步。当阿非看着红玉的时候,经常情不自禁看呆了,红玉的脸那么雪白,轮廓那么清秀,他简直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火焰。

而红玉更是爱惨了阿非。她爱阿非爱到了失去自己。当阿非跟她在一起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是完整的,而一旦阿非离开她,她就觉得自己的灵魂缺失了一部分。

甚至于红玉为了保持她爱的这种纯,她个人的这种真,她连讨未来好公婆都会觉得是一种玷污。她不喜欢姚太太就明显的不喜欢,她喜欢姚先生,却偏偏流露出她的任性自

她认为爱情是纯粹自然真诚无伪的东西,不该有一点杂质,甚至不该有一点世俗。

红玉在爱情里,是极端的完美主义者,而姚家和阿非,都纵容了她的这种苛刻。如果不是她听错了话,选择了跳荷花池,她会嫁给阿非,会被整个姚家继续小心翼翼的呵护着。

为什么‍听‍错了一句话,就要跳荷花池?

红玉身体不好,身体上的弱势,让完美主义的她,极度自卑。而这种自卑心理,会让她真实地去体察姚家所有人的细微变化,尤其是阿非的。

她和阿非早就两情相悦,可是姚家始终没有提出过让他们订婚或者结婚。姚太太病在床上,对于不喜欢自己的红玉,并不热拢。而姚先生虽然怜惜和疼爱红玉,但因为红玉的身体差,实在不觉得她是儿子阿非的良配,他在犹豫。

等到宝芬到了府里,阿非折服于宝芬的美貌和性格,时常找宝芬说话,这更加重了红玉的不安和恐惧。

再加上那个签文:

芬芳香过总成空。

红玉的精神已经处在了一个极度紧张和恐惧的状态,而一旦她听错了那句话,她的要强,她的纯和真,都激荡了起来。她容不得别人可怜她,更容不得她和阿非的纯爱里掺杂上一个“怜”字。

唯死,能成全她的挚爱。

她觉得,那是她爱的伟大,爱的真,爱的纯。

可旁人看来如何呢?

正如莫愁说的那句“后人看来,很难说谁聪明,谁愚蠢”。红玉死后,阿非娶了宝芬,姚家所有的人,都觉得宝芬比红玉要好很多,连阿非也这么觉得。

等到后来,众人都住到了王府花园,唯有红玉的住处无人愿意去住,因为大家都觉得不吉祥。

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为爱而死者,不过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可怜又可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至纯,则‍岁月无欢。

年少时,读红玉,觉得她的死,死于误会。如今再读,却觉得红玉的死,是一个必然。因为,她理想中的那种“至纯”爱情是不存在的。

她早晚会发现,世情的凉薄,爱情的易变,以及她的真,和她的纯,会让她整个隔离于世俗。

大家都世俗的活着,并用世俗的智慧经营着婚姻和人生,如同莫愁和木兰,而她,却始终活在《红楼梦》的话本里,想象着才子佳人的完美爱情。

可其实,阿非不是一个至纯的人,而这世间,也很少有几个至纯的人。不管是唐宋元明清,还是民国和现在,不管是清明世道,还是乱世洪流,人,只要还活在烟火气里,你就不得不混迹于世俗。

红玉自认为的纯爱,不能改变姚家人觉得她不是良配的现实,也不能左右阿非对于宝芬和其他女子的怜香惜玉。

孔立夫这样高度赞扬红玉:

她是绝对以真面目示人。

红玉很真,很纯,可是太真、太纯了,水至清则无鱼了。

一个至真,至纯的人,是很难在这个世间,快乐地活着的。

红玉,跳进了荷花池。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而被打捞起来的红玉,泥污一片,长辫子上的泥水,向池塘里滴滴答答地落下。

她,终究是零落成泥,香亦不如故。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