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每过年回老家,看到不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高楼大厦,仿佛有回到大城市的感觉。但仔细看下楼盘里夜灯寥寥,就能知道这里空置率严重。

这里房子闲置,要么是开发商卖不出去,要么是在大城市已经站稳脚跟的人在老家多买的房子。

小县城确实不缺房子,房价也不算太高,就是缺点人气。

除了过年回家热闹一番外,平常非常冷清,人都往大城市走,高楼再多,也是浪费。

这不,03月29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里面有几点格外让人醒目:

县城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县城建成区的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应控制在0.6至0.8。
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

说得简单点,就是县城的房子限高了,以后新建的房子多数是6城及以下的。

虽然这是一份征求意见稿,不是正式文件。但县城楼盘不能建得太高,几乎是共识,所以这份文件最终正式出台是大概率事件。

很多人就觉得郁闷了,建高楼不好吗?我们去买房都喜欢高的楼层,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噪音污染小、采光好,正因为这样,高楼层房子往往比低楼层贵一些。可为何不让建高楼呢?

其实,高层住宅本身会存在许多致命的弱点。

第一,安全隐患高。比如发生火灾时,风险极大,现在的火灾救援、消防配备基本是能上到17楼左右。而且由于高层住宅里人员密集、公共空间狭小,消防车都不一定能进得了小区。

这次新冠疫情中,高层住宅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人流太密集、空间太狭小,一旦发生传染病很容易蔓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高层住宅生命周期短,衰竭率高。现在的民用建筑,使用寿命一般是50年或80年。超过了这个年限,要么是安全隐患高,要么是太破旧,不能正常使用。比如保暖层、电线、暖气、电梯、水管、煤气管道等老化,墙壁破裂、漏水等。这种情况正常来说就要更新,但实际操作基本不可能。

常规的做法是:1、旧改、棚改。这一般是开发商来操刀的,开发商操作模式是通过拆迁低容积率(低层楼盘)房子然后建高层,从中获得利润。但是对于原本就是高层住宅的房子开发商并不感冒,一是拆迁成本高,二是不能再提高容积率,原来的楼层就有30层,总不能再建个50层吧?

2、还有一个办法是,就是小区里面的业主众筹,或政府给部分补助用于改造、翻新、重修,但这需要绝大多数业主同意。需要自己拿出真金白银的事,每个人利益不一样、认识也不一样,最后能达成共识的概率几乎为零。

所以说,高层住宅本身就只有“一条命”了,使用年限越长,就越发衰败,最后可能成“贫民屋“,无人问津。而建低层住宅则多“一条命”,它有棚改的机会,有进一步升级的机会。

所以说,不管你在哪里,同等条件下,有低层住宅尽量买低层住宅的房子。如果你买了高层住宅到了一定年限后记得转手,因为它没多少生机了。

第三,县城建那么多高住宅楼没必要。高楼层几乎是大城市的标配,这里建高层情有可原。这里区域面积狭小、人口庞大,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太低,寸土寸金,有限的土地下,只能通过提高容积率、多建几层楼来满足居住需要。

但是县城就没必要,多数县城的人口是往外流的,土地供应也可观,人均含“地”量高,本来地上就能满足居民需要,为什么非得住到天上去。

所以说,对于县城的住宅限高是有必要的,也是趋势。

但是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建高楼大厦的县城突然面对可能来临的限高,影响也是蛮大的。

1、居民环境更清新。高品质的房子未来偏向于低楼盘、低人口密度。为什么那么多人回老家的宅基地上建房子,因为这里宽敞、舒心。中国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对房子要求在提高,不仅能住,而且还能享受。所以,以后人们对房子的要求会往“低”处看,比如别墅、低层住宅、低密度住宅等。

2、未来大城市可能更多呈现的是工作属性,而县城更多承担了休闲属性。比如现在的父母都不热衷跟随子女到大城市生活、养老。因为大城市太压抑了,节奏快、居民空间狭小、空气质量低等。而且,高层建筑人口密度高,更加不适合养老。

县城房子低层化,也可以说是适应了老龄化趋势。未来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这么多的老年人口不热衷于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也不太热衷于不太便利的生活条件,最后的去向就是县城了,所以这时县城房子低层化是必须的。

3、短期房价可能会上升。同样大的一块地上,开发商建的房子越多获利肯定越大,但是现在可建的房子大大缩小了,开发商的收入肯定会降低,这时提高房价成为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