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有句话非常扎心:

十年的工作时间≠十年的工作经验,因为,很多人只是用一年的经验工作了十年而已。

开始,我觉得这是“毒鸡汤”,虽然不好听,但能刺激人向前进步,学习更多的技能。

后来,我又觉得,人不一定非要走出舒适区。虽然看上去,“一年的工作经验”没有进一步进步,但之后的九年都没有被淘汰。

为什么没有被淘汰呢?

或许是,真的正是市场需要的,因为有需要所以有市场;

或许是,时间没到。

就像知乎上一个分享者说的:

自己在十七八岁的时候,滚瓜烂熟得背下了2000个民用电码——一堆没用规律可言的四位数字,只能死记硬背,学会了如何使用电传打字机,练就了一手用数字小键盘打字如飞的本领,结果,还没等正式踏上“对口”的工作岗位,民用行业就灭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看来,“满足现状”地听从安排 确实没什么抵抗风险的能力。

记得杨天真与张雨绮聊工作时,提到一个观点:

工作没有忙与不忙的区别。
优秀的人都很忙,因为要比那些在努力的人做更多事。

是的,优秀比努力更难。

努力是一个过程,而优秀拼的是一个结果。

优秀的人几乎都努力,而努力的人却不一定优秀。

在《见识》一书中,吴军提到了一个词,叫“伪工作者”。

英文叫“Slow-boiling Frog Worker”,指的是:

尽管积极工作,日复一日做着重复而没有挑战的工作,无法获得成果和肯定,更无法获得经验积累和职场竞争力的提升。

典型的表现有这么几种:

——明明能够通过学习一种新技能更有效地工作,却偏偏要守着过去的旧工具工作、甚至手工操作;

——在做事情前不认真思考、做事时通过简单的试错方法盲目寻找答案;

——做产品不讲究质量、不认真测试、上线后不停地修补,总是在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找漏洞和打补丁;

——不注重用有限的资源解决95%的问题,而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纠结不重要的5%的问题;

——每次开会找来大量不必要的人员旁听,或者总去参加那些不必要参加的会议。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库伯学习圈”这个模型,一定要了解一下。

库伯学习圈有四个步骤,分别是:

参与并获得经验—回顾并反思经验—得出结论并从经验中学习—计划并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提到的“经验”分为两种:

一种是直接经验,也就是自己动手执行后获得的;

一种是间接经验,也就是经他人转述的。这也是为什么读书、加入社群或学习小组,多与人沟通常常会让我们产生“活了几种不同人生”的感觉。

经验是一次次的体验,是比较单一的存在。

要想把经验变成理论,还需要反思和验证。

例如阿强策划了一次线上活动,结果没来几个人,冷冷清清,非常失败。那么“线上活动失败”就只是一次经验,而不是顾虑。

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有的活动成功了,有的活动却事变了。

经过反思,可以得出一些有规律的结论:

宣传太提前的,后期效果被冲淡,被遗忘了;

宣传太靠后的,还没有开始起效活动就开始了,等于没做;

海报的配色和关键信息不突出,没有吸引到别人的注意力;

如果优化海报,选择合适的宣传时间,能大大增加线上活动的成功概率。

反思完毕,就可以在下一次活动的时候验证了。

看看之前遇到的问题是否有改善,进而循环迭代,最终你就找到最有效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正所谓“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

写在最后

特别提醒一点:

没有作用于行动的规律,是没有价值的。

所有的经验和规律,都需要以”行动“作为载体才有意义。

不行动,就会变成别人常说的那样:懂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