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仲淹出身于江苏苏州地区的一个小官僚家庭,从其高祖到其父亲,都曾经担任州县官员。公元989年,范仲淹出生于其父亲在徐州的官舍之中。

范仲淹虽然出身于官僚世家,但其父早卒,两岁的范仲淹成了孤儿。其母谢氏不得已,携带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到山东淄博的朱家,范仲淹也改名朱说。在范仲淹十二三岁的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发奋读书。他来到当时的应天书院求学,师从名儒戚同文。

家境贫寒的范仲淹真的是度过了几年苦读的生涯。每天用两升粟煮成粥,把粥分成四份,早晚各一份,中午吃两份。用来下饭的只有一点儿虀菜而已。后来一个富家子弟看到了之后,忍不住就拿些家里的东西来帮助他。可是范仲淹并没有接受。富家子弟多少有些不悦,就问范仲淹:“您是不是觉着接受了我的帮助,是对您的一种侮辱?”范仲淹答道:“当然不是啊!我是觉着,如果我今天接受了你的帮助,那我明天还怎么咽得下这粥饭呢?”

范仲淹画像

1015年,年仅十六岁的范仲淹考中进士,踏入仕途。在进入仕途的头十多年里,范仲淹在地方任职,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比如他在担任泰州盐仓监督的时候,泰州的海堤已经荒废多年,经常发生海水倒灌淹没田宅的情形。范仲淹向上司提议修筑海塘。于是,有司任命范仲淹为兴化县知县来负责其事。有人以为修建海塘恐怕会出现内涝的局面。但是范仲淹的主张受到其上司张纶的支持。他说:“海水倒灌的灾害远大于内涝的灾害,修建海塘利大于弊。”就这样在上司的支持下,范仲淹修建起了海堤。海堤修成后,百姓们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绩,将他命名为范公堤。如今范公堤的遗址在江苏盐城,修建有一些纪念性建筑。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在地方任职期间闻见的增加,范仲淹对政治的思考逐渐深入。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向宰相们上了万言书,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局势,根据自己的一些思考提出了全面的建议。当时的几位宰相对范仲淹的意见都非常欣赏,在他们的推荐下,范仲淹来到中央任职。范仲淹来到中央后,进入秘阁任校理,负责皇家典籍的校勘和整理。表面上看,这个官职负责的是文化事务。但实际上,整天不是与皇帝相随,就是与达官显贵为伍,无形中被推进了险恶的政治斗争漩涡。在宋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的时候尚且年轻,刘太后垂帘听政。不过,在宋仁宗已经成年之后,刘太后依然把持着政权,不肯让仁宗亲政。范仲淹上书请太后归政,而且请太后不要把皇族的家事和天下的国事相混淆。结果触怒了太后,范仲淹被贬至河中府任通判。京城的大小官员成群结队送他到城外,大家举杯饯别之际纷纷说道:“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仲淹塑像

几年后刘太后去世,亲政后的宋仁宗把范仲淹召回京师,任命范仲淹为“右司谏”,负责对朝廷政务得失提出批评。但是,回京之后不久,范仲淹就触怒了皇帝本人。当时宋仁宗皇帝想废黜皇后郭氏,大臣们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而范仲淹却据理力争,引经据典提出了许多的反对意见。宋仁宗皇帝一怒之下就把范仲淹贬到睦州。京城官员闻讯,又一次热热闹闹地来送别,并且纷纷赞扬道:“范君此行,愈为光耀!”

又过数年,范仲淹再次被朝廷起用。回到开封的范仲淹并没有改变其性情秉直的特点,时常就各种不正常的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当时在想吕夷简秉政,范仲淹根据自己的调查绘制了一幅“百官图”呈给仁宗皇帝。范仲淹还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吕夷简更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最后,仁宗还是站在了吕夷简一边,将范仲淹贬为饶州知州。范仲淹出京的时候,一些士大夫第三次跑来喝饯行酒,啧啧称赞:“范君此行,尤为光耀!”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已是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请备一只整羊,作为祭吧!”

范仲淹墓园

因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谪,他的朋友梅尧臣写了一篇《灵乌赋》力劝范仲淹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范仲淹回作《灵乌赋》,强调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尽显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

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与宋朝的关系破裂,西北地区边境局势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之下,1040年范仲淹以文臣戍边,负责西北地区的防务。在西北三年之中,范仲淹采取有效措施,使得西北防务有了很大的改观。元昊在1043年,主动向宋朝请和。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被召回京城开封,在宋仁宗皇帝的支持下,开始对北宋王朝的许多弊端进行变革,史称“庆历新政”。但是,新政必然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到了庆历五年(1045年)冬,范仲淹离开京城到邓州任职,庆历新政基本宣告失败。

但是,来到邓州的范仲淹并没有气馁。在邓州任上三年,百姓安居乐业。而且,范仲淹来到邓州之后,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邓州地区文风为之一振。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就诞生在邓州,1046年九月,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从来没有到过岳阳的范仲淹写下了《岳阳楼记》,在文中范仲淹写下了“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三年后,范仲淹又出任杭州知州,在杭州任上,范仲淹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范氏义庄,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并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在范仲淹的影响下,范仲淹的子孙也都能继承范仲淹所开创的良好家风。范仲淹四个人儿子都很优秀,其长子范纯祐早年曾经随父亲镇守西北,亲自领兵上阵。范纯祐无意仕途,常年守护在父母身边。次子范纯仁则是继承了父亲的政治才能,官至宰相。范纯仁在教育子弟的过程中,一再强调“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三子范纯礼官至礼部尚书,四子范纯粹官至户部侍郎。

1052年,朝廷任命范仲淹为颍州知州,在赴任的途中,范仲淹于徐州去世。范仲淹去世后,被安葬在洛阳市伊川县彭婆乡万安山南麓。如今的范仲淹墓园已经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很好的保护以供后人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