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3月30日讯(记者 潘显璇)2020年9月24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扬帆起航,吹响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号角。时隔半年,在这片79.98平方公里的“开放测试区”上,已经诞生了哪些可圈可点的改革成绩了呢?受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管委会委托,普华永道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对片区挂牌以来的建设成效进行了评估,于今日发布了《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半年度发展报告(2021)》。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的面积为79.98平方公里(含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1.99平方公里),占湖南自贸试验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是湖南自贸区的主力军,战略定位为“一基地、一中心、一先行区、一增长极”,即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

报告显示,湖南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有121条任务,其中长沙片区承接了113项改革试点任务。截至目前,已启动实施并有一定落地成效的任务为104项。

长沙片区分解总体方案形成的320项具体落实举措,主要集中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打造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中非经贸合作新路径新机制等五大领域,已实施任务占比超过了80%,形成可复制推广或最佳实践的制度创新成果达43 项。围绕中非经贸深度合作,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现代种业科技创新的特色任务,长沙片区形成了8项全国或全省首创的制度创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创新价值和战略意义。

半年来,长沙片区新设立企业1193家,新增企业数占长沙片区企业主体总数的六分之一,市场主体实现较快增长。新引进落地重大项目44个,投资总额达 837.4亿元,其中三类“500 强”项目有8个,产业项目实现高质量发展。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3.82亿美元,已设立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的投资性公司4家,投资贸易实现突破。

长沙片区分为五个区块,分别是长沙经开区区块、临空区块、会展区块、雨花区块、芙蓉区块,各个区块的差异化制度创新“有声有色”。比如,经开区块围绕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高端制造智能化转型、二手工程设备出口、数字知识产权确认方面,推出了3项首创型案例。雨花区块积极探索中非经贸合作新路径新机制,围绕市场主体打造中非经贸综合服务平台,围绕供应链体系打造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平台,推出了2项首创型案例。临空区块协同长沙市口岸办、长沙邮局海关等部门,创新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式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