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省委平安广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平安之星”座谈会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政法队伍
教育整顿部署要求,深入开展英模教育
大力宣传平安广东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委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张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牢记使命,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筑起南粤大地安全稳定的坚固屏障,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为平安广东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强调,全省政法机关要深入学习“平安之星”先进事迹,大力弘扬英模精神,推进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努力打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要学习弘扬“平安之星”对党忠诚、大公无私、爱岗敬业、清正廉洁的崇高精神,推动铸魂扬威、学有标杆,激励和引领广大政法干警忠诚履职、为民服务、担当作为,争创一流业绩。要统筹“平安之星”和政法英模选树工作,推出一批执法办案、保护群众、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作用,讲好政法英模故事,在全社会展现政法队伍的时代楷模、时代正气、时代风采。要大力关心关爱“平安之星”和政法英模的工作生活,完善选树机制和激励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升他们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推动形成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法治广东。
会前,张虎接见了牺牲或病故“平安之星”的亲属;会上,6名来自政法各部门的“平安之星”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畅谈工作体会。
1
张文超
始终奋战最前线
张文超,恩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曾获评江门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个人、江门市教育转化攻坚与巩固整体仗工作先进个人、江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江门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平安之星”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平安感言:“永远跟党走”是我从事政法工作的信仰和工作行为准则,同样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不能忘记的初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张文超主要负责恩平市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每日连轴转奋战在抗疫一线。
2020年2月29日,张文超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梗塞,被送入医院ICU进行抢救。经过几日的抢救,他才转危为安。3月3日,刚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的张文超听到电话响起,赶紧叫妻子递来手机。看着刚清醒的丈夫又开始执着工作,张文超妻子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3月9日,张文超返回工作岗位,再一次投入疫情防控网格化工作中。“疫情不退我不退!”抗疫期间,张文超冲锋在前,忘我作战,推动全市11个镇(街)174个村(社区)划分防控网格1558个,建立起市、镇(街)、村(社区)、网格(片)、楼栋(自然村)五级网格化疫情防控体系,编织起一道严密的疫情防控排查网,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
在政法战线奋斗了20年,从2015年国家制毒犯罪重点关注地区、省社会治安重点治理地区的成功“除牌摘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涉黑涉恶犯罪的新突破,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张文超始终奋战在最前线,推动工作取得进展,打造了圣堂镇区村、东成镇石桥头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一批工作亮点。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曾连续4年刊登恩平市平安建设工作经验,并到恩平实地拍摄两套平安建设系列短片用于经验推广。
黄海钦
海陆丰卫士
02
黄海钦,陆丰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曾获评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广东省禁毒先进个人、广东最美禁毒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平安感言:始终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真诚、敬畏之心对待群众,把司法为民的使命放在心上,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贯穿于人民司法的全过程。
“刑事法官要有担当,顶得住压力,受得住苦累,秉公办案,惩恶扬善。”这是黄海钦常说的一句话。
2017年,陆丰某特大海上走私毒品案,涉案冰毒达2.9吨,是我国近年来查获冰毒成品最多的毒品案。作为审判长的黄海钦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案件审理工作,还面临着18名被告人押解难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为了能依法从重、从严、从快审结该案,那段时间,他每天翻阅浩如烟海的卷宗材料,详细分析每一个证据、核实每一个细节。2019年4月23日,审判开庭,黄海钦主持了长达3天的庭审,每天从9时持续到20时,几乎没有离开过审判席。一名当事人的辩护律师在庭审结束后忍不住感叹:“该案这么多被告人,黄庭长对每个人的案情都非常熟悉,案卷内容像复制在他脑袋里似的,调取自如。”
黄海钦长期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尤其对毒品犯罪案件深有研究,系广东省审判业务专家,先后参与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00余宗,审核各类刑事案件2000余宗。其中,妥善审结“广东人肉搜索第一案”,被中央电视台作深度报道并入选《广东法院经典百案》;妥善审结国家禁毒委高度重视的特大海上走私毒品案及“雷霆扫毒”系列案,其中洪海沿制毒案入选2016年度最高法院十大典型毒品案例。
3
杨晓蕾
以爱抗“艾”
杨晓蕾,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三大队大队长、四级高级警长,曾获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2021年荣立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个人二等功。

平安感言:我始终相信,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都不算距离。在爱与信任的陪伴下,HIV戒毒人员一定能够重塑生命之花。
从警30年,杨晓蕾心怀“天下无毒”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在教育戒治一线和HIV戒毒人员管理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无论是在HIV戒毒人员专管大队成立之初的主动请缨,还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扛起入所收治大旗的毅然决然,每当关键时刻,她总是挺身而出。
抗疫期间,她连续封闭执勤40余天,累计封闭执勤备勤145天,在“外防输入”的巨大压力下,反复推敲新投队戒毒人员收治流程和应急预案,收治当天连续14个小时现场督战,出色完成了省直戒毒系统疫情期间首批新投接收工作。
正是她的不离不弃,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HIV戒毒人员全员抗病毒治疗率高达93%。她用心用情感化戒毒人员的故事,多次被各大媒体报道传播。
邹国强
广东公安电子取证“第一人”
4
邹国强,广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四大队教导员,曾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第七届广州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

平安感言:大数据时代,赋予了公安网警新的职责使命。我将始终奋战在打击犯罪一线,发挥个人技术特长,奋力争创更优业绩,以实际行动在“平安中国”建设中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2008年,邹国强开始投身公安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工作。13年来,通过勤学、实践,不断思考、总结,从个案独立取证到大型专案集中会战,从学习掌握取证规范到带头创建业务标准体系,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非技术专业的门外汉,逐步成长为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专家及广州公安“电子物证检验”警务专家,也是广东省公安机关首位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技术评审员资格的民警。
邹国强牵头建立了市、区联动电子数据取证业务体系,服务案件打击并取得显著战绩。如带头破解跨平台VOIP语音网关数据恢复难题,为破获“8·20”特大跨国电信诈骗专案作出突出贡献,受到公安部高度肯定;破解短信嗅探设备数据发现技术难题,将“低门槛、高回报”犯罪案件扼杀于萌芽状态。由他负责的广州市公安局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实验室被公安部评为一级实验室,成为华南地区首家通过公安部一级评定的实验室,为公安机关电子数据取证业务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5
崔少波
反诈先锋
崔少波,珠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曾获广东省侦查监督十佳检察官、首批广东省检察机关专门型人才、广东首届“十大反诈先锋”、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珠海政法十大楷模”、珠海市青年岗位能手、珠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业务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3次、个人三等功4次、集体三等功2次,获得个人嘉奖4次。

平安感言:心为民所想,事为民所谋。我将继续“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不断加强业务提升和淬炼,用过硬的执法办案和司法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从一开始对刑事检察工作的新奇,到慢慢转变成自己的热爱和责任,耕耘检察事业19年的崔少波发现,时间越久,越能感受到“检察官”这一职业所肩负的重大使命。
参加检察工作以来,崔少波办理和参与办理各类案件近千宗,包括一批社会影响较大、舆论关注度高的案件。如省公安厅、省检察院联合挂牌督办的“503”首宗入境发展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涉及31万余吨国家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的“3·25”特大走私废物案等。
在参与办理珠海首宗特大跨境电信诈骗“4·30”专案时,他推动形成珠海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工作模式,随后进一步对广东省内不同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逐渐形成“广东经验”。此后,应公安部邀请,为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在江苏镇江举办的“全国跨境电信诈骗侦办工作培训班”授课,为全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引。
梁鼓劲
“问题村”蝶变“领头雁”
6
梁鼓劲,阳江市江城区岗列街道对岸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曾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代表、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先后获评广东省优秀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江城区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平安感言:基层工作,使命光荣,重任在肩。我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为引领,为建设平安村居、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阳江市江城区岗列街道对岸村曾是有名的“问题村”,外地人不敢进村,本村人想办法逃离。2011年6月,在岗列街道党工委的动员和父亲的支持下,在外经商的梁鼓劲回村担任村党委书记,暗下决心改变家乡状况。
2011年以来,梁鼓劲带领村两委干部团结一致,为群众服务,扎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从建设平安和谐村居入手,抓好基层各项治理,建设了阳江市首个行政村级电子视频监控中心。带领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成长达1200米的“一河两岸”工程、文体综合楼、文体休闲广场、党建文化室和“漠阳红”党群服务中心等。
多年来,在梁鼓劲的带领下,对岸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风气明显改善,村场环境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昔日的“问题村”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梁鼓劲抓党建强班子、抓治理稳基层、抓实事惠民生、抓经济促发展、抓防疫助复产的先进事迹,被区、市、省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
全媒体记者 尹利勇 通讯员 粤政宣 刘桂宾 黄炳森 文/图
编辑 贺依茜
审核 张紫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