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村行走,寻访中国最后的山村,这是专业行走关于秦岭柞水胡家沟第3篇图文。

前情提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斜斜地挂在坡上

就在“小岭镇胡岭小学”后面,也就是不到100米的半山腰上,果然出现了一栋二层楼房。这栋二层楼房,应该还是胡岭小学后来加建的一部分。

前往这栋二层楼房的道路,已经硬化成了水泥路。修这条水泥路时,看来用了些功夫,路基做得很扎实,每一块石头,无论大小,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来都来了,去看看吧,这是自然的。只是路很陡,斜斜地挂在坡上,站都站不住。要是当年,放学的时候,一群孩子在这里狂奔乱跑,还真有点让人操心。

如今,在秦岭山中,特别是大山深处,已经没有这样的初小、高小了。现在留守的山里孩子,都在镇上、县上上学,那些学校的硬件都很好,甚至不比城里的一般学校差。

水泥柱早已裂了纹

二层楼房的一楼,有两扇大门和两个窗户。大门上贴着对联,门窗都紧闭着,看来这里早就不是学校了。不过,二楼的铁栏杆尚且保留着,它还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是一所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二楼的楼梯设在户外,支撑楼梯的水泥柱,早已裂了纹,上下两段一长一短,就像是搭在一起的两截积木。侧面有两个大门,一扇门上贴了鲜红的春联,一扇门上已被油烟熏得黢黑。

仔细瞧了瞧,熏得黢黑的那扇门右边墙上,出现了一道明显的Z字型裂纹,裂纹如此深,看来这里的地质情况,有点不容乐观。

查了查当地的教育资料,这个事情果然被记录在案:(胡岭小学)教学楼墙体出现裂纹、倾斜,南部有滑坡体,老教学楼被认定为危楼。

二楼的屋檐很低矮

这栋老教学楼正对面,山坡上长满了并不高大的树木。这个时节,树木还没有完全发芽,有的黄有的绿。在这片山坡的中间地段,开垦出了几块坡地,坡地有的荒芜着,有的刚刚翻耕。

我顺着摇摇欲坠的楼梯,走到了二楼上面,二楼上面的屋檐很低矮,成年人几乎直不起腰。上面这四间房,应该不是教室,有可能另有它用,也许是教师的起居室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四间屋子,都用锁锁着。锁有两种,原先的弹子锁,看来已经坏掉了。现在用的这把挂锁,应该是后来加上去的,直接用铁丝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友人G和友人Y在下面看着对面的山坡,我在低矮的走道里溜达,发现房梁上有几个断路器,生产厂家是一家上海的公司。这个公司的漏电断路器,被指定为农村电网改造产品。

琅琅读书声成回忆

我站在二楼往下看,下面红屋顶那边,就是“小岭镇胡岭初小”旧址,而近处的这栋平房,就是后来的居住者加盖的新房。

顺着那条无名无姓的道路往上看,前面就是胡家沟的中心地带,沟中大部分人家都居住于此,右下角的这个桥,就是前往此处的必经之桥,我们就是从那里走上来的。

“小岭镇胡岭初小”旧址,以及半山腰这栋二层楼房,就是秦岭山中一个完整的村办完全小学。几十年前,每一个秦岭山民的孩子,都曾在这样的学校学习过“人口手,上中下……”。

其实,最晚在10多年以前,秦岭山中这样的小学校,还有学生就读,但最近10多来年,因为人口减少和经济发展,这样的小学校才被彻底废弃了。

今天,我们在秦岭的山沟沟中行走,原先那些琅琅的读书声,已经渐渐成了回忆。看不到儿童和学校的秦岭,到底是好还是坏?

作者简介

专业行走,行走秦岭十余载,边走、边拍、边写,自创“行走体”散文,网络阅读九千万,著有散文集《远村行走》